2024年11月10日
微信

从圣经看《巴莱》彩虹真意:不仅精神图腾,更是上帝应许

作者: 郑欣荣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5月10日 04:10 |

今日,台湾著名导演魏德圣生命力作《赛德克巴莱》在内地正式上映。此片从台湾走到内地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虽然迟到其中的信息却仍旧被许多已经一睹为快的国人直呼震撼人心、是难得的灵魂大片。

其中许多意味深长的台词如“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深得人心,而影片中另外一个极具象征含义的标志——彩虹,亦是给许多观众留下沉思。

虽然因为资金的欠缺,其彩虹桥的场面在拍摄中未能完美的展现,这也受到一些讲求效果的观众的苛求和诟病。但不理解彩虹桥对原住民的重要与意义,是很难理解他们之后的坚守与殉死。

影片《赛德克巴莱》非常突出彩虹桥,事实上未删节版的《巴莱》分为“太阳旗”与“彩虹桥”上下两部,太阳旗是侵略的日军所崇拜的图腾象征,而彩虹桥则是朴素的原住民赛德克人的心灵图腾。族人相信猎过头的男士,他死后的灵魂可以进到祖灵的居所;也就是说:这些勇士们死后,灵魂将可以平安的越过彩虹桥,到达祖灵的居所地。正是因为这些原住民对于自己信仰的持守,才有着他们对于侵略者暴行的控诉和反抗。

对于结尾处,牺牲的赛德克族人出现在彩虹上,导演魏德圣说,影片有不少赛德克族人出演,走过彩虹桥是他们的信仰,对他们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影片中,主演莫那鲁道和儿子一遍遍的吟唱《孩子,看见彩虹了吗?》中正是到处他们对于人生终极的向往和追求。

而导演魏德圣作为一个基督徒,不仅表现了彩虹桥这对原住民的特殊含义,同时亦从圣经和他的信仰的角度来对彩虹这一象征进行了升华。因此,亦有台湾的影评人士赞赏说,魏德圣导演用基督信仰等又重新去看待原住民的信仰并且在影片中进行了很好的处理,否则的话,影评中也许充斥着过多原始迷信的东西。

影片去年于台湾上映时魏导就解释过,在《圣经》创世记里,“彩虹”代表上帝对人类永恒不灭的许诺;而对魏导来说,则是“和谐共存”的一种表征。当不同颜色并在一起,原来可以呈现出这么美的画面;若单一颜色分开来看,不免单调,若把所有颜色搅和在一起,就如同一团烂泥。 他希望影片更多传达的是一种和解和共存,而并非仇恨和侵略。

魏德圣导演所提到圣经《创世记》对于彩虹的记录具体是上帝说:“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我便记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再不氾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虹必现在云彩中,我看见,就要记念我与地上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约。”

彩虹从哪里来?当时处在挪亚时代,人类在神的眼中罪大恶极,神用洪水来毁灭世界,只留下挪亚一家八口。当洪水过后,神给挪亚一个应许:从此祂不会用洪水来毁灭这个世界。这个应许是透过天空美丽的彩虹为记号来向世人显示。神的保障不仅及于挪亚一家及他的后人,当神在云彩中看见虹,便会按“彩虹之约”,施怜悯宽恕人。而彩虹则是神慈爱应许的象征。

在圣经中,上帝应许我们:“信祂〔耶稣基督〕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透过祂独生子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代死,赦免我们的罪过,并因着祂,我们获得重生。重生的经历就是出死入生的经历,重生的经历也正如雨后的彩虹一样高挂于天空,向世人见证神的慈爱与恩典,在软弱的人身上彰显出完全和美好的人生。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