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
微信

谁是你生命中的保罗、巴拿巴和提摩太?

作者: 信望爱阅读 | | 2012年04月26日 02:40 |
播放

         任何用过刀的人都能理解这句箴言的含义。当铁器变钝的时候,就要用另一块铁来打磨。这个过程必然会发出热量,产生摩擦和撞击。如果两块铁相距很远,就永远不可能磨出斧子来。只有紧紧贴住,才能迸出火花。
       同样,一个人也可以“磨砺”另一个人,但只有两个人相互亲近才能产生火花。这意味着两个人要彼此坦诚,有谦虚受教的心,并愿意听取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霍华德·亨德里克斯(Howard Hendricks)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保罗、一个巴拿巴和一个提摩太。”保罗代表生活中可以为你提供精神引导的人。他(或她)总是督促你向着生命中上帝为你设立的标杆直跑。扮演这个角色的,可能是你的丈夫或妻子,也很可能是你的密友或者同工,更有可能是你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者。当你的生活混乱不堪之时,当你陷入背水一战的困境时,当你面对未来举棋不定时,“保罗”就是可以让你满心指望的那一位。如果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身边有这样一位能给你中肯建议的人,那你的生命就会成长、成熟得更快。
       巴拿巴代表你生活中最好的朋友,这位朋友比你的亲兄弟还要亲密。你的“巴拿巴”可能不会给你很多建议(除了间接地之外),但只要他一出现,你的生活就会重放异彩。你的“巴拿巴”可能是你的丈夫或妻子,但更有可能是能为你的失败哭泣、为你的胜利喝彩的密友。他真的是你的“劝慰之子”,在默默陪伴之中分担你的重担。我们都需要“巴拿巴”,因为生活本来就很艰辛了。
       提摩太代表在生活中尊你为“保罗”的那个人。他(或她)可能是一个初信者或年轻的基督徒,你可以体会到他(或她)对耶稣基督的急切渴慕。当你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你会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对上帝的理解以及如何每日与主同行。你可以让他(或她)非常亲近地了解你,而你也毫不掩饰地展现真实的自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将你的“提摩太”培养成耶稣基督的精兵。你们可以采取比较正式的方式,如每周聚会祷告和查经等,也可以相互交流近来生活的状况,这些都能达到建造生命的目的。你的生活中需要“提摩太”,好使上帝曾教导你的道理不至于就此停止,而是得到传扬。
       那么……
       谁是你的“保罗”?
       谁是你的“巴拿巴”?
       谁是你的“提摩太”?
       你需要一位导师和一位亲密的朋友,也需要一位期望得到你引领的人。换句话说,你要效法保罗,成为巴拿巴,并寻找你的提摩太。

       祈愿
       主啊,我看到自己生命里有许多迟钝生锈的地方。求主磨砺我,好使我在你的手中成为合用的器皿。阿们!

       默想

  1. 对以上三个问题你是如何回答的?
  2. 谁在看顾你生命的成长?
  3. 如果你的回答是“没有人”,那你对此有什么打算?

(以上内容摘自《所罗门的智慧》

雷·普理查德牧师(《所罗门的智慧》作者)对大家的勉励:

       在此,我很荣幸地向中国读者问好。我曾经两次拜访中国。这里有太多的事情让我牵挂,让我学习。我的三个儿子都在中国教过书。中国在我们全家人的心中很重要,也很特别。我希望你能喜欢《所罗门的智慧》这本书,能够从中有所收获。请接受我送给你们的这份特别礼物吧!
       三千年前,以色列的智慧之王所罗门写了一卷名为《箴言》的书。这位人类历史上的智慧之王以简明扼要的话语道出了对世人的训诲,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抚养孩子的方法、勤奋与律己的重要性、乐善好施的价值、拥有知足的心、单纯的心态,以及如何让我们的言语成为他人的祝福,等等。
       研读《箴言》,我常常惊诧于其中的教导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竟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三千年前的所罗门王似乎对我们21世纪的生活状况了如指掌。仔细品味,我们便可从所罗门三千年前的话语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想想看,《箴言》是所罗门在三千年前做以色列国王时写成的,而《所罗门的智慧》这本书是我在美国写的,你们将在中国读到;从以色列到美国再到中国,时空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真理却没有因文化和语言的不同而有丝毫的差异,人心的诉求也同样不会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改变。今天,构筑人类智慧和品格的基石与三千年前毫无二致。
       中国的朋友们,再一次向你们致敬,让我们一起坐在这位先贤明君的脚前聆听他智慧的教诲,让我们在所罗门智慧的话语中共同成长!
       愿上帝祝福中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