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多来,无论是线上或线下,常能听到一些同工抱怨所在教会或团契的事工,总是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比如有位姐妹在一个接待组服事,可同工由于工作变动、信仰软弱甚至回到天家等原因,从原来的十几人,下降到现在的两三人,而新的同工未能加入,导致了事工的同工的不足。
其实这种情况在一些教会是存在的,这其中的原因较为复杂,比如,所在城市发展规划,有些同工迁居他地;同工因为工作变动而离开事奉岗位以及某些教会对于事工缺乏重视等等有关。但这些都属于客观因素,然而有一种看似很属灵的举动,却可能成为教会人才短缺的重要因素。
有的同工恩赐特别多,能力非常强,个人就能处理事工的不少事。而他们也对事奉格外热情,经常是大包大揽,在团契中做了不少事。可是由于他们长期负责一些事工,又不给其他弟兄姐妹机会,这样就导致同工缺乏培养,而出现人才断档的情况。如果这些同工能够一直在教会事奉倒也还好,可一旦离开了,大家就会无所适从,导致事工出现问题。
就像有位姐妹在真理上颇有造就,是某查经班的负责人。每周的查经几乎都是由她负责,有的同工即使有能力,也无法带领弟兄姐妹的查经。可她在结婚后,因着丈夫工作变动,只能前往外地,离开了事奉岗位。可由于同工长期没有带领查经的经验,就导致查经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人负责。直到教会牧者亲自带领,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教会历史上,即使能力再强的同工,也会培养接班人,让教会的事工得以延续。比如使徒保罗就大力培养提摩太,让他逐渐成为教会的领袖。当使徒保罗被关入监狱,并最终殉道后,提摩太马上就担负起牧养教会的责任,让福音得以传播,信徒得以成长。教会能发展到今天,除了上帝的带领,同样离不开历代圣徒对于同工的培养。
有些同工能力很强,担负许多事工是好事。可千万不要忘了培养新的同工,让他们负责一些事工,逐步锻炼他们,最终能够成为教会的中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会事奉中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让各样的事工得以发展。
对于同工的培养也能惠及其他教会。比如有个教会非常重视信徒查经的造就,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就有不少弟兄姐妹具备了带领查经的能力。而他们当中有些人由于工作、生活等等原因离开了所在城市。可当他们回到老家或在其他城市奋斗时,都能成为当地教会查经班的重要同工。
由此可见,对于同工的培养不仅能解决教会青黄不接的问题,也能让其他教会获得有用的人才,从而促进教会总体的发展,是一件蒙主喜悦,也能造就信徒的美事。因此教会要十分注重人才培养,避免事奉岗位被少数人大包大揽的情况,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教会事工的发展。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