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网上有个当前基督徒人数减少的文章引起了不少弟兄姐妹的关注。而有位传道跟我说:“当前教会在教导上很难吸引年轻人,尤其是过度宣扬神迹的情况,正在让不少年轻人远离教会。”
对于这位传道的看法,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如果从教会范围内看,一些强调灵恩的教会中,年轻人确实不少,他们对于神迹同样热衷。可如果从整个社会角度看,这种教导确实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吸引人们信主了。
重视神迹一直是中国教会发展的动力。根据一些学者调研,改革开放以来约有七成的信徒归主是与经历神迹分不开的。他们大多以老人、病人为主,且基本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因此从教会发展角度看,神迹确实对城市年轻人吸引力不强。
而从笔者接触看,在灵恩色彩较淡的教会中,青年团契的肢体更重视圣书的学习、教理的探讨,而不是各种神迹奇事。他们虽然也认可神迹的存在,但认为信仰的核心乃是遵行上帝的旨意,而不是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年轻人普遍受过较好的教育,即使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也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在看待问题时,会较为理性,而不会把所有事都往神迹方面联系。比如很多年轻人认为生病基本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而不是邪灵的攻击。他们虽然也认可祷告的必要性,但同时也强调看病治病的重要性。
基督徒尚且如此,更何况非信徒了。当他们看到教会在教导中强调神迹的时候,自然也会感到不可理喻。很多在他们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怎么就与神迹挂钩了呢?如此一来他们自然是对教会敬而远之。
从现实需求的角度看,年轻人对于神迹的追求肯定也低于老年人。毕竟他们年轻,身体都较为健壮,极少出现体弱多病的情况。因此在他们看来医治的神迹离他们非常远,并不是生活中常会遇到的事,因而对其自然也就不热衷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现实的工作、婚恋等等问题,而不是去追求各种神迹。因此他们更为关心信仰能给他们带来的现实需求,比如如何在职场上遵行上帝的旨意,如何找到上帝所预备的另一半等等。
宣传神迹虽然可以在一段时期里对老人、病人有吸引力,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导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尤其是在年轻人的牧养、福传上。因此教会需要加强的乃是对真理的教导,尤其是如何解决年轻人面临的具体问题,让他们在社会上得胜有余。
而从非信徒的角度看,神迹很难得到他们的共鸣。教会要吸引他们,乃是在教理上的精进以及基督徒的美好见证。只有这两者并行,才能更好地见证福音,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来到教会,从而获得美好的祝福。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