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叙利亚山区讲基督教古语的居民

作者: | 来源:环球游报 2010年文章 | 2012年02月18日 09:40 |
编者按:因为叙利亚局势的持续紧张,当地基督徒也受到很多影响。中国基督徒日前也非常关注这个地区的弟兄姐妹。到底当地的基督教气氛如何,较难得知。我们寻找到一篇2年前有人去叙利亚的游记,与大家分享。
 
 叙利亚山区讲基督教古语的居民
 
 我们在大马士革感受了浓烈的伊斯兰教气氛,但要想感受叙利亚的另一种宗教——基督教的气氛,就要到距首都大马士革东北约60公里的马卢拉村。我曾经在国内进过几所教堂,这次能看看坐落在中东这个伊斯兰世界中的教堂,也算是给自己增加一个有趣的人生回忆吧。期待着! 
 
  导游在车上骄傲地说起了耶稣。他说耶稣其实应该算叙利亚人,因为以前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好几个国家都属于叙利亚,那时称为大叙利亚,只是后来的战争把这些国家独立了出去。 
 
  只离开空气中都弥漫着安拉的诵经声的大马士革几十公里,景致就大不一样了。前些天里看多了石头和戈壁,一看到山区丛丛的新绿竟有些感动。路边的松树据说是很受政府重视的。由于是沙地种树,水源很少,政府就经常用车拉来清水浇树。这树,也真够“腐败”的了。 
 
  叙利亚著名的基督教村庄马卢拉村坐落在卡勒蒙山区,位于东黎巴嫩山的东部山下。卡勒蒙山像一堵由主基督幻化成的高墙耸立着,远远望去,山崖上镶嵌着一排排如鸟巢一般的洞穴,有点像中国陕西一带的窑洞的变异,只不过材质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黄土和坚石,所以能留存的时间自然大不相同。马卢拉全村的大部分房屋悬建或雕凿在陡峭的山岩上。奇形怪状的巨大岩石被凿出一个个洞穴,一层高过一层,下面一层的屋顶就是上面住户的走廊或庭院,形成壮观的阶梯形建筑群,同大山融为一体。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就居住在保持着远古风格的洞穴式房屋中。这种建筑形式又和中国云南一些地区的石头村子有异曲同工之处。 
 
  我们在圣塞耳日教堂被允许不开闪光灯拍照,这是对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客人最大的关照。这个教堂的规模和北京的几家教堂比起来真是不大,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古老的阿拉米语祈福使我们这些远方的游客瞬时感受到了神圣和庄严。 
 
  我在小卖部品尝了免费提供给客人的当地的葡萄酒,很甘甜,像干红。基督教除了一个特别的教派外是不忌酒的,但也不主张酗酒。 
 
  别看地方不算大,马卢拉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前2000年这里曾属霍姆斯王朝,从阿拉米时代到罗马时代和拜占庭时代,这个小村在传播宗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4世纪至17世纪,基督教主教府曾设于此地。这里不仅基督教教堂、修道院随处可见,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宗教的传说。
 
  从教堂出来后,我们徒步走进了这里的古老传说中。 
 
  村中有一个著名的自然景观“一线天”,即两山之间一条近百米的狭窄通道。传说公元1世纪,圣保罗的女弟子塔克拉为逃避她的异教徒父亲及随从的追杀,逃到马卢拉村,遇到高山挡路,她祈祷于山前,山即裂开,形成一条狭窄通道,使她安全脱险。此后,她在这个僻静的山口,修建了一座修道院,并隐居于此。她死后,人们把她葬在其居室的石洞穴里,泉水从山顶的岩缝滴到墓旁的水池内。马卢拉人将塔克拉视为保护神,把水池内的泉水当作圣水。每到基督教节日,塔克拉修道院成为西方游客和基督教徒参观和礼拜的场所,人们来这里参拜塔克拉墓,再喝上一口圣水。 
 
  走在那狭窄的山缝中,仿佛又回到了佩特拉,只是小路上多了一股清亮的泉水潺潺流过。 
 
  马卢拉村的居民,绝大多数仍然可以讲早已在世界其它地方失传的阿拉米语。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阿拉米语曾是西亚各国商界和政府的共同用语,后来成为传播基督教时使用的语言,所以也可称其为“古基督语”。目前只有马卢拉及附近的两个小村保持使用这种古老的语种。阿拉米语有28个字母,同古希腊文相近,现在只有马卢拉村的基督徒和近邻贾布尔丁村及巴赫阿村的穆斯林约1万来人会讲阿拉米语,这种山村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结果就是有效地保护了这种语言。 
 
  马卢拉村的另一处胜迹马尔·萨尔基斯修道院,位于1622米的山顶处,是一座建于公元4世纪的拜占庭式建筑,其外表朴实简单,院内珍藏着许多绚丽多彩的古代画像和雕塑。修道院居高临下,马卢拉村全貌尽收眼底。这座以叙利亚著名骑士萨尔基斯名字命名的修道院,每逢9月14日圣十字架节、9月22日圣塔克拉节和10月7日萨尔基斯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演出民间歌舞。1994年圣诞节,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祷告仪式,主教自始至终使用阿拉米语作祷告,西方各国驻叙使节及教皇特使都亲耳聆听了当年耶稣传教的语言。 
 
  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一一朝觐这几座教堂和修道院,我想这样也好,距离产生美,给下次来留一个念想。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