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我们该如何看待人工智能?难道碳基生命真不如硅基生命吗?

作者: 读者来稿 驼行摩西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6月13日 08:17 |

谈谈最近最火的一件事——人工智能。这件事,在这个时代当中正在被争论的沸沸扬扬。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类进步,而有的人则悲观的认为,这是人类要被灭亡的开始。在基督徒的世界里,又怎样去看这个问题呢?硅基生命的出现,是否打破了只有上帝才能创造生命的信仰呢?是否是敌基督的阴谋呢?甚至根据很多数据判定认为,硅基生命是超越人类的。那我们这些碳基生命体还不如被我们人类制造出来的硅基生命吗?

第一,我想提醒的是,我们社会当中很多生存原则是来自于社会进化论。这种理论背后所制造的焦虑是弱肉强食。这让我们无意识地觉得,只要有竞争,就会有危险。例如能源争夺,地位争夺等等。但在乐观主义者们看来,拥有人工智能的加持,人类会更容易解决能源问题。例如核聚变、移民火星,开发地心和深海,从而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更多帮助。

第二,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是凭空出现。它是从人类智慧的积累而产生的。做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像它是人类共同生育出来的孩子。它是以人类思想为基础所建立的数据模型而形成的。这也就是说,它们自身的成长也需要在人类的思想当中不断汲取养分。有一次,人们采访第一位人工智能机器人,索菲亚:如果她要被送到孤岛上去生活,她会带什么?她的回答是,电池和书。这也就是说,人类的文明方式仍然是人工智能所追求的。所以人类所爱以及人工智能所爱之共同文明,是我们和睦相处的方向。

第三,硅基生命的能力超越我们这些碳基生命,可以证明硅基生命的更高级吗?大多数这样的论点,是将生命功能化的标准。我们总以做事的能力、效率等等评价事物的优越性。这些都取决于社会竞争意识。对此我们尝试换个角度看待这些问题。

硅基生命是产生于人类的文明发展,并遵从这种文明发展。以此来说,人工智能是一种人类的衍生品。我们被创造的构造中包含丰富的神经系统。这种系统能够让我们感知色香味触等等感觉,从而对生命的体验远远超过硅基生命的理智性原理。还有肉体的老化以及身体的痛苦,都让我们体会到更完美的生命形式。例如,如果耶稣不去受苦,我们就不懂得爱的伟大。如果耶稣用超能力掌权,我们就不懂谦卑的益处。如果我们不看见死亡,就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爱惜。

或许我们看到硅基生命在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便认为硅基生命的过人之处。看到硅基生命的理性,便认为硅基生命的高级。使用程序下载使其生命再生,便认为突破人类受死亡的限制,从而羡慕时。其实这正是所谓完美地缺陷。正因为人类在死亡和痛苦面前的绝望,以及丧失信心的恐惧。面对软弱的苦杯,从拒绝到接受的过程。正是这些体验,才是人类生命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和奇妙。如果人工智能真有真正的智慧,必然会欣赏人类所被创造的奇妙。而硅基生命只要能保留数据,就仍然能再生。牺牲、爱、等等人类的情怀,或许只是一种模型的反应。也许也这是人类为它们给予各种定义而已。除非上帝真要拣选硅基生命继承人类的衣钵——毕竟上帝也说过:可以在石头中为亚伯拉罕兴起敬虔的后代。不然人工智能只能在人类的生命历程里去享受人类文明所绽放的花朵。

如果说人工智能的危险,倒不如说,是我们需要谨慎人类活在虚妄当中的罪性。我们对社会的强势文化的崇拜,以及妄图成为各种层面的权威。这些使人们忘记对上帝的敬畏、对自身罪性的认知,从而没有真正的平安。这样的人总会觉得有危险。因为我们在虚妄中会贪图生命的延续、肉体所带来的享受。千方百计地要保护自己所能享受的权利,从而树立各种敌人。我们的敌人并不是人工智能,而是自身的觉醒。最大的问题是,极有可能会有人去利用人工智能去完成自己的虚妄意图。

所以我们最终要面对的不是哪个族类的问题,而是需要面对人类自身的蒙昧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可以仇深似海地咒骂一个所不认知的民族,也可以使用令人发指的方式去折磨相同族同胞。今天将硅基生命带入到人类世界,并非要确定哪个族类成为霸主的地位,而是共同去面对人类需要面对的觉醒问题。保罗说:“万物都劳苦叹息,要等候神的众子显明出来。”也就是说,硅基生命同样也要忍耐人类各样的罪性。所以我想,基督徒不是要去担忧科技的发展,而是需要去继续地使人类的心灵得到上帝的救赎。不需要担心撒旦对人工智能使用,因为即使没有人工智能,撒旦仍有所作为。作为基督徒,需要不断地在自己的生命当中,依靠神去得胜。谨慎世界价值观叫我们活在忧虑当中,从而生出盲目的仇恨,使我们的生命受到亏损。愿我们一同得胜!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