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微信

请不要忘记,婚姻家庭也同样需要奉献精神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4月01日 06:29 |

在无数的基督教作品中,记载了祷告对基督徒生命的重要。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祷告之于属灵生命,犹如呼吸与脉动之于肉体生命”,祷告对基督徒的生命有如生命的气息一样,贯穿始终、不能逃脱。

当然这不是一种宗教仪式的束缚,相反是一种属天生命的自然反应。因为基督徒的生命唯有在靠近基督的时候才能得到更新和成长,而祷告的时候正是我们在神面前省察我们自己的生活、思想神永恒话语、脱离这有限世界的时刻,唯有我们经常借着祷告的方式亲近神,否则我们无法脱离这世界的辖制和影响。

当然,祷告的影响力乃是对我们全人的影响,无论是事奉、生活、职场、家庭等等,在祷告中神都会带给我们更新。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如今必须要重视婚姻对我们的价值,不得不说如今的社会对婚姻越来越忽略,甚至可以说弱化婚姻的盟约性。就如同婚前行为、婚外产子等行为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的时候,我们就更要归回到基督的里面看待婚姻。

如果我们今天在婚姻这件事上忽略了祷告,那么我们就会在婚姻中吃到失败的而果子。因为现在很多基督徒与外邦人一样看重眼前的利益、在意自己的感觉、推崇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神对我们婚姻的教导。如果我们没有在祷告中对自己的行为有省察、没有对神的话语有思想,那么我们只会一味的破坏神所设立的婚姻。

正如经上记载说:“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教你 们的祷告没有阻碍。”

前两天接到一个姊妹的电话,姊妹说到现在自己的情况。她说现在自己得不到丈夫的帮助,在一个姊妹的服装店里打工,然后一面学习药理知识,希望能考一个药师资格证然后做相关工作。

然后我就问姊妹:“为什么得不到丈夫的帮助呢?”姊妹说:“丈夫感觉全职在家不赚钱,现在孩子上了大学,不用我在家里全职带孩子,然后就用这样的方式让我上班。”我们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已经脱离职场十多年的人而言,在此进入职场有多不易。当然,工作对于这位姊妹而言或许也是一种选择,只是她的丈夫用这样强硬的方式处理或许就太过偏激。

因为弟兄也是基督徒,所有后来我们就在基督徒里和他有沟通,谈到这节经文:“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教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弟兄很诚实的说:“因为自己在世界生活久了就羡慕别人的富有,也希望自己的家庭能有钱,渐渐忘记了神的话......也太长时间没有聚会......”

圣经的教导绝不是宗教的条例,相反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道理,唯有当我们踏上其中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生命之美。

尤其在今天的这个世界,如果我们失去了祷告、失去了与神之间的沟通,我们很自然的就会被世界吸引,因为这个世界的王想尽一切办法要牢笼人。而在此之后,我们的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很多对我们极其宝贵的关系就会遭受到破坏,唯有虔诚的跟随神、祷告主,才能保守好婚姻的关系。

记得有一位弟兄,在加入教会服事团队之前是一个厨师,虽然也参加过神学培训,但是对知识内容记住的却不多,然而他却是一个非常有爱的弟兄,他善解人意,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有需要的人,同时对传福音充满了热忱,凡是交给他的工作他都会殷勤做好。

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有一次我们到他家中去的时候,他的姊妹说:“我家弟兄是一个真实的基督徒,虽然学识不多,但是他在努力按照神的教导生活。”其实听了她的话我产生了深深的反思,我就想,我记得妻子会说:“我这个做丈夫的是个真基督徒么?”我想应该不会,因为我生命中有太多不完全的地方。

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牧师正在讲台上酣畅淋漓证道的时候,师母忽然将被褥扔上讲台,正当大家疑惑之余,师母说‘我巴望你一直活在讲台上,永远不要下来’。这的确是个有趣的故事,当然也是个略带讽刺性的故事。讽刺的乃是牧师讲台上可以夸夸其谈,而在生活中却得不到师母的承认。

什么样的生命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当我们在神的面前立志过一个奉献的生活时,也就意味着这种奉献不仅仅时在教会中,在婚姻家庭中同样需要奉献。

耶稣说“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 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 献礼物。”如果你想要祷告无碍、想要自己得父得喜悦,那么就需要认真的处理婚姻关系。

曾有人说:“裁缝师的本分是制衣,补鞋匠的本分是修鞋,而基督徒的本分则是祷告”,可想而知,婚姻中的祷告更是基督徒不可推脱的责任。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