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9日
微信

宗教社会学者讲座分享:中国当代基督教形象的学术建构研究

作者: 舒念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9月06日 09:29 |

2021年7月16-18日,中国社会学会主办2021年学术年会在重庆西南大学举行,其中宗教社会学的分论坛于7月17日举行,主题是“新时代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本土议题与话语建设”,论坛以主题发言、评论和自由讨论为主,共有20多位学者参与。

此次宗教社会学的分论坛为期一天,邀请了21位学者,就宗教社会学理论、宗教现状及关系、宗教治理和宗教与生活世界共4个主题进行发言。

在宗教社会学理论主题讲座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海波分享了题为“中国当代基督教形象的学术建构研究——基于新世纪以来实证研究成果的综合性文本分析”的讲座。

黄海波,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宗教社会学理论与实证研究、宗教慈善研究、当代基督教研究。

“形象建构并不是对某种事物形象的一种简单的复制,”黄海波解释说:“而是在现有的知识框架下结合传播的目的,对真实存在的各个事物的各个特征进行选择和强化、屏蔽和突显等操作,形成的形象。”

黄海波从基督教形象建构的历史与现实、对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实证研究和实证研究中建构的当代基督教形象三个方面来进行分享。

一、缘起:基督教形象建构的历史与现实

“在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传播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黄海波简单地回顾了一下从基督教入华以来的基督教形象建构。

从明代的传教士开始,以耶稣为符号象征,想要把耶稣的原貌展现给中国人;而反教士人和奉教士人则在儒学中阐述了自己对基督教的理解;民间社会则流传很多关于耶稣形象的各种变形。

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媒介的发达,基督教的形象发生了各种很丰富的变化。特别是在反基督教的运动中,基督徒知识分子为基督教的辩护而塑造耶稣的形象。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基督徒知识分子用民族主义重新诠释并论证了耶稣的“爱国者”形象;而教外的只是分子也有一些批判。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一些作者对基督教的形象进行了阐述和塑造。

总体来说,基督教形象建构的特点共有5点,分别是:
1.形象建构的主体丰富多样,有西方传教士、反基督教群体、奉教士大夫、近代知识分子等等。
2.形象建构的依据,一般是基于《圣经》的文本和教义,也有一些基于基督教群体及其活动。
3.形象建构的目的有宣教、护教、反教和借教言事。
4.形象的传播范围,有知识界、部分民众、全社会。
5.基督教形象之情感唤起,是形成从最为积极正面的形象到最为消极负面的形象的连续统。

二、 对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实证研究:基本特征

黄海波主要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当代中国基督教实证研究的基本特征,因为学术研究会影响到社会的一些政策和民众对基督教形象的理解等。基本特征主要有:

1.阶段性特征,分为酝酿期、启动期、成长期和调整期。

2.研究所设计省份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督教的区域分布在其不同省市的活跃程度。其中,涉及云南的论文最多,主要以少数民族基督教的研究为主;河南、江苏和浙江这三个省基督教状况的论文仅次于云南省,这四个省份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基督教论文研究。

3.论文涉及主题丰富,并明显向若干群体集中。除了综合分析和综性类的研究和调研报告外,大部分研究都有明确的主题,涵括了与基督教及其制度、活动相关的各个方面。

三、实证研究中建构的当代基督教形象

黄海波选取了农村基督教形象来进行重点分享,并从相关的当代农村基督教经验研究论文中总结概括出了6大类形象。

1.发挥积极功能的正面形象。基督教的积极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积极功能包括:心理或精神调节功能、道德功能、交往或整合功能、无知需求满足功能、文化娱乐功能和秩序稳定功能六大类型。

2.实用理性驱使下信教的功利形象。乡村信徒为什么信教,是关注度排名第二位的话题。所有有关皈信原因的话语压倒性地指向功利性,认为乡村基督教皈信主要是基于实际利益的考量。

3.在自我改造与自我维持之间努力平衡的本土化实践者形象。基督教如何与乡村环境下的传统礼俗、生活方式以及关系模式等相适应。

4.乡土社会中的边缘者形象。基督教在乡村虽然人数有一定规模,但影响力和吸引力都非常有限,事实上无法取代乡村既有的组织,也没有能力改变诸多导致信教的根源性问题。

5.作为一种“民间宗教”的形象。乡村基督徒中很多人在信仰心理上与民间宗教信仰者并无本质差别,都将灵验作为核心信仰要素。

6.作为有害事物的形象。在个人层面,乡村基督徒表现出迷信和非理性的特征,参与基督教过于频繁也影响了生产生活,社会层的不良影响和危害更受关注。

最后,黄海波提出基督教形象的学术建构、社会中基督教形象的大众建构、基督教的自我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