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研究与思考丨教会参与社会服务上的优劣势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8月10日 12:06 |

在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方式中,社会组织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力量。在国家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活社会组织活力”。十九大更是进一步强调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在2016年底更是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了基层政府在当年财政中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财政资金比例底线,《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规定,政府在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的支出,不低于当年新增公共服务支出的30%,由此可见政府对社会组织的重视程度。(以上数据和文件转引自陈锋《悬浮的社会组织》,《文化纵横》2020年第6期)

国家治理模式在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组织逐渐显示出自己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社会治理在国家层面也不断向社会组织开放空间。尽管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空间和资金方面还有些捉襟见肘,但是这种空间的打开已经为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的土壤。

而就在社会治理邀请社会组织参与的时候,社会组织自身却没有准备好,在输出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化、体制化和关系化,显示出社会组织的不成熟层面,告诉我们社会治理的道路中,社会组织发挥其能力,扮演其角色的成长道路依然漫长。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无疑这是社会组织进入公共领域的契机。尤其对于基督教会来说更是如此。

过去基督教会由于种种外在原因,而被排斥在社会治理以外,总是被治理的对象,很少有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现在社会治理已经向社会组织开了口子,那么对教会来说,无疑是一个进入社会的契机,也可以借由向社会输出服务的机会,来展现自己的实力,从而改变社会对基督教的认知。

教会参与社会治理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教会有一个认同感很强的群体,在社会服务项目输出方面,比社会世俗组织有着更优越和稳定的人员组织,从而能提供稳定的服务输出,获得居民的认可。而世俗社会组织则是采取市场化原则,在人员配备上采取招聘的方式,因此不能保证团队的稳定性。人员的流动,威胁着社会组织稳定服务的输出,从而对于居民的服务体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会的优势,是世俗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

其次,教会有着悠久的社会服务价值传统。在耶稣的教导中服务他人是以爱人如己的方式来表达的,并把服务他人上升到爱的层次,正是在这种价值观上,才有了基督教初期的人数增长。耶稣为门徒洗脚,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因此,教会服务社会这个理念是无需强调和培训的,而是根植于信仰价值观中。

第三,教会有着很好的组织。教会能高效率地把成员组织起来,并使每个成员发挥积极的作用。由于社会组织的成员流动,因此在组织成员和输出服务方面,效率就明显降低。

第四,教会组织的低成本运作,能最大化服务资金的匹配。教会对社会的服务输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心甘情愿,用心服务的心态,在输出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节省了成本支出,能把匹配的有限资金,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而社会世俗组织,往往吧社会服务当成一种盈利手段。因此,教会组织更能提高社会服务资金的性价比。从而以更少的资金带来更多的高质量服务。

当然,教会在有上述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劣势。

首先,教会心理上没有做好准备,心态没有转变。教会在心理上,一直有着教会与外邦人之间的源自犹太选民传统的区分。因此,在教会与社会之间有着泾渭分明的分别和张力,在心态上,还没有进入社会并输出服务的心理准备。

其次,身份认同没有转变。教会一直没有把自己看成社会组织,而更多地是把自己看成社会价值规范和道德的高地,认为教会是社会的灯,世界的盐,是社会规范的输出者和守望者。正是出于这种身份定位,教会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社会中的一个组织,而是延续着中世纪天主教的自我认同,是高于社会的管理者和规范输出者。其实这种政教合一的心态,来源于犹太教,是早就该放弃和撇除的历史包袱。

再次,由于历史的原因,教会一直是重组织而轻服务的。教会在与社会的张力过程中,对组织的强调就成为不二的选择。因此,组织一直是教会的优势,这是长时间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但是过于强调组织,并把组织的优势发挥在与社会的张力中,这样就带来重组织轻服务的后果。因此,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是,教会不论做什么社会服务,一定要高举十字架的大旗,一定要把组织放在第一位,而把服务放在第二位。这造成,在社会服务输出的同时,也不忘传教,这一扩大组织规模和增加组织成员的行动。因此很让人怀疑教会的服务输出的目的。从而带来,一旦接受他们的服务就有加入他们组织的义务和嫌疑,让接受服务的人员产生不好的体验。

因此,教会应该放下自己的心态,以社会组织的方式,去做社会服务的事情,参与社会治理,展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和社会责任,也向社会展现真正的基督信仰是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信仰。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