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试探与救赎——论奥古斯丁的“人生岂不就是一场试探吗?”

作者: 作者:卓辉立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21年04月19日 14:25 |

奥古斯丁作为早期最伟大的教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历来为教会所推崇,也对世俗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他的《上帝之城》与《忏悔录》不仅在信徒之间经久不衰,也被奉为世界名著广为流传至今,影响甚巨。这其中不仅包括他的神学理念、政治哲学的观点,也包含他的世界观与个人对人生的见解。学界对奥氏神学方面的讨论已经硕果累累,但对于其人生观的讨论则鲜少提及。2

对于人生观,奥氏在《上帝之城》中曾屡次提到“人生在世,岂不就是一场试探吗?”3究竟奥氏为何会有这种感叹,其说法有何依据?又包括哪些内容?面对试探,奥古斯丁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对当今的教会有何意义?本文试图以奥氏的《上帝之城》与《忏悔录》为主要讨论对象,对以上几个问题略作管窥之见。

奥氏的人生之试探之依据

对于拥有虔诚信仰的信徒而言,人生在世,不过是一场寄居的旅程,而真正的家乡是永恒的天国。作为早期教会的重要教父之一,奥古斯丁认为尘世并没有真正的幸福,尘世不过是通往上帝之城中的永恒幸福的工具和手段。今生的旅程必然充满试探与磨难,只有经得起试探的人才能获得至善与永福。

奥氏在《上帝之城》中屡次提到“人生在世,必然是一场试探”。4作为早期教会最为重要的神学家,奥氏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他在著述中多次提及圣经中有不少关于人经受试探的例子。撒旦有时候会把自身改变成光明的天使,来试探那些不守诫命或本就应该欺骗的人。5

回顾圣经,我们不难发现,人类从受造之后,便常常遭遇试探。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面对蛇的引诱吃下分别善恶树的果子,约伯经受的考验,到耶稣受魔鬼三次的试探,6这种试探不仅体现在一种试探普遍性的临到多人,也意味着一个人可能面临多种的试探。

魔鬼第一次试探耶稣,是希望耶稣“可以吩咐石头变成食物”。7在耶稣禁食40天的背景下,这样的试探无疑充满诱惑性。这次的试探与食物有关,许多著述理解为这种试探与人的谋生相关。值得留意的是,魔鬼对夏娃的试诱也与食物相关,或可表明人的生存必须依附于食物,食物则是人最直接最切身的诱惑。魔鬼对耶稣的第二次试探是希望他从殿顶上跳下去,以证实他是神的儿子。魔鬼提醒他:“你若是神的儿子,就去…行神迹(变石头为饼或从殿翼跳下去)”。值得留意的是,魔鬼前二次的试探,都是希望耶稣脱离属人的地位。

第三次魔鬼试探耶稣,是以属世的荣耀为诱饵,引诱耶稣拜他。若耶稣拜他,虽然在今世得着荣华,却会失去永恒的幸福。魔鬼试图引诱耶稣以永恒换今生,而耶稣在今生与永世的选择中,总是选择舍去今生的荣华,去换取永恒的荣耀。正如耶稣提及“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永远的)生命呢?”8这种见解,也表明出他“以人生为客旅”的人生观。

这种“轻视今生,重看来世”的精神,借着圣保罗一直延续下来,他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9因此,“我们原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才是永远的。”10指明今世不过是通往永世永恒幸福的短暂的苦难旅途。

奥古斯丁对人生的看法与他早年摩尼教的经历不无关系,他深受摩尼教二元论的思想。认为“人既不仅仅是灵魂,也不仅仅是身体,而是身体和灵魂的结合。”11在二元论的视角中,灵魂与身体、属天与属地、恩典与律法、新约与旧约、永恒与短暂等,都构成了这种正负对立观念的组成部分。负典是短暂的、消极的、必朽坏的,今世作为负典的一部分,在此生获得永久幸福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奥氏嘲讽哲学家们的虚妄,因为“他们竟然认为幸福在此生,要凭自己寻求幸福”。就像旧约的先知曾嘲笑他们说:“耶和华知道人的意念是虚妄的。”新约的使徒保罗也赞同说“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12

因此,相比永恒的幸福,人生在世不仅是短暂的,也是充满磨难与考验。由于亚当与夏娃犯罪所拥有的原罪,罪过无处不在。只要人还活着,这种“灵肉之争”便一直进行。“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13在奥古斯丁的眼里,人生的时时刻刻都充满着二元抉择,每种抉择从消极一面而言就是一种试探。人生在世,必然是一场试探,人间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人间目前这种和平当作利用的工具,而不能当作安享的目的,因此,“一切都要朝向上帝之城中的永恒幸福。”14

奥古斯丁的个人经历与面临的试探

一个人的人生观的形成,显然与他的成长有关,尤其与他的原生家庭密不可分。奥氏也是如此,他对人生的看法,也与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父亲是一名异教徒,懒散偷安,贪恋世俗。而母亲莫尼加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为他在神面前长期痛哭流涕代祷。奥古斯丁遗传了父母双方的品性,他寻求真理,但又贪恋世俗,无法摆脱情欲的困扰。在某种程度而言,他的内心成为灵肉之争的战场。

由此,他比别人更能体会人生试探带来的挣扎与纠缠。他也更相信在上帝面前没有一人是纯洁无罪的,即使是出世一天的婴孩亦然如此。15“因为人是在罪业中生成的,在胚胎中就有了罪。”·16

如他自己所言:“我年龄虽小,但已经罪大恶极,确应受刑罚。”17“我从十九岁到二十八岁,九年之久,陷溺于种种恶业之中,自惑惑人,自欺欺人。”18纵观其个人经历,他所经受的试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他在童年时期喜爱打架、戏剧、竞技表演和小说。“我是在犯罪…我违反父母师长的命令而犯罪。不论他们要我读者有何用意,以后我却能好好用我所学。我的不服从,不是因为我选择更好的,而是由于喜欢游戏,喜欢因打架胜人而自豪,喜听虚构的故事,越听耳朵越痒心越热,逐渐我的眼睛对大人们看的戏剧和竞技表演也发出同样的好奇心了。19我背弃了你,却去追逐着受造物中最不堪的东西;20我童年时爱这种荒诞不经的文字过于有用的知识,真是罪过。”21

此外,奥氏所犯的罪还有欺骗和偷窃。“在你眼中注有什么人比我更恶劣呢?由于我耽于嬉游,欢喜看戏,看了又急于依样葫芦去模仿,撒了无数的谎,欺骗伴读的家人,欺骗教师与父母,甚至连那些称道我的人也讨厌我。我还从父母的伙食中,从餐桌上偷东西吃,以满足我口腹之欲,或以此收买其他儿童从事彼此都喜爱的游戏。在游戏中,我甚至挟持了求胜的虚荣心,往往占夺了欺骗的胜利。但假如我发现别人用此伎俩,那我绝不容忍,使疾言厉色地重重责备,相反,我若被人发觉而向我交涉时,却宁愿饱(报)以老拳,不肯退让。”22

另外,奥古斯丁十七岁左右,至迦太基求学期间,结识了一个女子,并与她同居,放纵情欲,23并有了私生子。这对奥氏是极大的试探,他在自传中反复提到这段经历:“我十六岁无耻的人们所纵容的而你的法律所禁止的纵情作乐,疯狂地在我身上称王道寡,我对它也是惟命是从。情欲的荆棘便长得高出我头顶,没有一人来拔掉它。”24
“我在污泥中打滚,好像游入玉桂异香丛中。无形的敌人要我胶着在这个泥沼内,越来践踏我、诱惑我,因为我极易受诱惑。”25
“我把肉欲的垢秽玷污了友谊的清泉,把肉情的阴霾掩盖了友谊的光辉;我虽如此丑陋,放荡,满腹蕴藏着浮华的意念,还竭力装点出温文尔雅的态度。”26
“罪恶是丑陋的,我却爱它,我爱堕落,我爱我的缺点,不是爱缺点的根源,而是爱缺点本身。我这个丑恶的灵魂,挣脱你的扶持而自趋灭亡,不是在耻辱中追求什么,而是追求耻辱本身。”27

金钱、权势、地位对他也是一种严重的试探,“美好的东西,金银以及其他…肉体接触的快感主要带表了同情心,其他官能同样对物质事物有相应的感受。荣华、权势、地位都有一种光耀…对于上列一切以及其他美好的东西,假如漫无节制地向往追求这些次要的美好而抛弃了更美好的,抛弃了至善,抛弃了你、我们的主、天主,抛弃了你的真理和你的法律,便犯下了罪。”28

他相信人的自然中有两方面,身体与灵魂,在二者之中,无疑灵魂是更好的,在所有方面都宝贵得多。29他也曾寄希望于摩尼教来解决人生中之试探与罪的问题,去面见一位摩尼教的大师,但最终失望而归。他说,“我本希望他能解决我疑难的问题,至此我开始绝望了。”30

虽然奥氏最终脱离了摩尼教,但依然受摩尼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受摩尼教的影响,认为肉体不仅带有负面的标记,而且成为考验的工具。“由于人是身体和灵魂的结合,这种试探主要是指人内部的诱惑,引诱人照着肉体而行,而不照着德性或灵而行。德性虽然是人自身的至善,罪欲是人自身的恶,二者无时不刻在进行长久的争战。这不是外部的争战,而是在人的内里进行,不是别人的,而是我们自身的。”31

救赎之路:奥古斯丁的解决方案

基于这种二元论,奥氏认为人是身体和灵魂的结合,灵魂是向善的器官,而身体往往沦为罪的工具。与肉身的生命相比,德性无疑是更重要的,“我们宁愿听到或看到我们所爱的人的死,也不愿听到或看到他们丧失了忠信和善良的品德,即灵魂死亡。”32 “德性善于利用自身的好,以及别的能使人幸福的好。但如果没有德性,无论有多少善好,都不是这个人的好”。33

人作为身体与灵魂的结合体,无时不刻处在善恶、好坏、灵肉的二元争论之中,“坏就是对罪的认同,好就是不认同罪的欲望。肉身的欲望越是多对抗灵性,肉身越是少服务于灵魂。只要我们当中有这种软弱、这种疾患、这种疲倦,我们怎么会得救?如果不能得救,我们又怎敢说得到了终极的幸福?”34而“战争(灵肉之争)的胜利是人选择照着灵而行,而非顺从肉体的欲望。尤其要靠节制来完成,约束肉身的欲望。”35

为了胜过罪与试探,奥氏认为应该加强人的德性,使身体臣服于理性和心灵。“心灵命令身体,理性命令罪过都是值得赞美的;但是,如果心灵和理性都不能像上帝命令的那样侍奉上帝,那么,心灵就无法正确地命令身体,理性也不能命令罪过。如果心志不知道真正的上帝,不服从他的命令,而是沉溺于最深的罪过,做了腐蚀自己的鬼怪的娼妓,她就会成了身体和罪过的怎样的主母?”36

然而,理性虽然能命令罪过,但是罪过不会甘心被命令,而无冲突,一次灵肉之争的胜利并不代表永久的胜利。“某些罪过总会在人的软弱之处潜伏下来,哪怕人能很好地抗击,或者能战胜和压服这些敌人,把他们置于自己的统治下。所以,哪怕这罪过不会立即变为行动,还是会出于唇舌,发诸思想,使人犯罪。因此,只要需要命令罪过,就不会有完满的和平,因为只要有罪过反抗,战役就充满危险;至于那些被战胜的,也不会是永远高枕无忧的胜利,而要用警醒的命令来遏制。”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人生在世,岂不是一场试探吗”,不仅仅是意味着人生的试探数量之多,无处不在,也同时意味着这种试探,即这种灵肉之争之漫长,伴随一生之久。“直到永世里,我们的自然才会被不朽和不腐所治愈,我们不再有任何罪过,也就不必再和外来的或自己的罪过斗争。我们在王道和幸福中生活,我们的遵从也充满甜美,毫不费力。”37

奥氏认为人在试探之中,必须谦卑下来,全心仰赖上帝。“谁会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试探,从而不必对上帝说‘免我们的债’?除非是自我膨胀的人。他并不真的伟大,而是膨胀和自大了。此世的正义,就是上帝命令遵从的人,心灵命令身体,理性命令顽抗的罪过,无论是征服还是阻挡;就是人祈求上帝,因他们的品德赐给恩典,赦免他们的罪,为了所接受的一切好处而谢恩。”38

但堕落之人无法胜过试探,甚至难以倚赖上帝,因而需要救赎。如果没有救赎,怎么会有幸福?“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奥氏认为保罗的这句话不是针对不明智、无耐力、不节制、邪恶的人说的,而是对那些按照真正的信仰生活,所拥有的德性是真正的德性的人说的。39

这意味着救赎是所有人的需要。他认为“如果我们有救赎的希望,那么我们就有对幸福的希望:救赎就是幸福,我们不必得到当下的幸福,而要希求未来的幸福。这里说‘忍耐’,是因为我们在坏事当中,所以要耐心地忍受,这样就能到达那完全好的生活。这样的救赎会发生在未来的世代,本身就是终极的幸福。”40

余 论

因着人被造时的灵魂的善,与堕落后与生俱来的罪性,天然的人是善恶的结合体,也是撒旦试探与上帝救赎的对象。从夏娃、约伯到耶稣,试探与救赎成为圣经的重要线索之一。奥古斯丁的“人生岂不是一场试探吗”不仅意味着试探之多,人随时随处、无时不刻都在面临试探,同时也隐含着人被救赎的需要。根据奥氏的经历,这种试探包括金钱、情欲、贪婪、荣华富贵、权势与地位等等。

同时,奥氏的观点勉励人以一种禁欲和克制的态度面对尘世生活中的种种试探,并以将来上帝之城永恒至善终极的幸福与盼望引导人们耐心地忍受尘世的生活。奥古斯丁的这种理论在中世纪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禁欲主义和苦修主义的发展。

在今天的华人教会乃至全球教会中,许多教会乃至著名牧者的丑闻时有耳闻,一面令人震惊,同时也令人惋惜。奥氏所言“人生不就是一场试探吗”依然提醒着我们人生时时刻刻充满各种各样的试探,因此需要谦卑与依靠,他所指出的救赎之路对今天的教会与社会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END -

脚注
1 卓辉立,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生。
2 以知网为例,仅以“奥古斯丁”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论文达9600多篇之多,大部分研究讨论其神学思想,对他的人生观涉及较少。
3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23、141页。
4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23页。
5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41页。
6 参见《创世记》第3章、《马太福音》第4章第3—10节(和合本,下同)。
7 《马太福音》第4章第3节。
8 马太福音第16章26节。
9 哥林多后书第4章17节。
10 哥林多后书第4章18节。
11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29页。
12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31页。
13 罗马书第7章18—19节。
14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23页。
15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1页。
16 《诗篇》,第50篇7节。
17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5页。
18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51页。
19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3页。
20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7页。
21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7页。
22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3页。
23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52页。
24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7页。
25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9页。
26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6页。
27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0页。
28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0页。
29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29页。
30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78页。
31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32—133页。
32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40页。
33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30页。
34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33页。
35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33页。
36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65页。
37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67页。
38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66—167页。
39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35页。
40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36页。


本文原载于“信仰和学术”微信号,本平台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