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华北传教士小传(八):季雅各传

作者: 鼓浪隐士 蒙允转载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1年04月24日 11:45 |

季雅各(James Gilmour)为英国来华宣教士,他在蒙古地区传福音,并为此奉献了终生。

1843年,季雅各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附近的凯司金一个工匠家庭。他们全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除了主日礼拜外,季雅各兄弟六人每天早晚都会在父母带领下举行家庭礼拜。19岁那年,他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就读,他表现出极大的语言天赋,拉丁文、希腊文两门学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他被海外宣教热情所感召,加入英国伦敦会,经过2年半的神学训练后,被派往中国宣教。1870年5月,季雅各抵达北京。他在此遇到一些蒙古人,深感很多蒙古人未听过福音,于是立志前往蒙古地区宣教。

早在中古时代景教宣教士就把福音带到了蒙古各部族中,当时很多蒙古人信奉基督,甚至整个部族(汪古部)全民归主。在蒙古帝国时期,很多蒙古皇亲国戚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元朝时,天主教方济各会士来华宣教,也带领不少蒙古人信主。但元朝灭亡,喇嘛教(藏传佛教)兴起,在蒙古人当中广泛传播。到了清代,满清统治者为了控制蒙古,大力推行喇嘛教,加之对教会的逼迫,使得蒙古族中基督徒日益减少,几近失传。

1870年8月,季雅各开始了第一次蒙古之行,他从京出发,经过张家口、库伦、恰克图、塞楞金斯克等地,到达伊尔库次克,再沿原路回到北京,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他逐渐了解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结交了很多蒙古朋友,并跟他们学习了蒙古语,为了日后宣教做准备。回到北京后,季雅各经常挑着两担子的福音书籍,往来于蒙古社区,向蒙古人介绍基督的救恩。有些人很想买书,却没有钱,他就答应他们以货物来交换,所以他经常卖掉了书刊,却又挑着装满了乳酪、大饼、羊肉等食品的担子回来。

1874年,季雅各与一位英国的姐妹结婚。妻子成为他的得力同工。她多次陪伴丈夫前往蒙古,与他一同传讲福音,带领当地人信主。他们在蒙古游牧民中工作,经常以蒙古包为家,时常要忍受草原恶劣的天气。尽管生活很艰苦。但两人没有退缩,满怀喜乐地侍奉。然而长期繁重的工作,使他们的健康受到了损害,在教会的要求下,他们于1882年回到英国休养。

回国后,季雅各将他在华十二年的经历写下来,撰成《在蒙古人中》(Among the Mongols)一书,让更多英国人了解蒙古族,借此激发他们对当地人信仰情况的关注。本书出版后,立刻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季雅各也因此成为英国的名人。有人建议他放弃在蒙古的宣教工作,转行做文字工作。这样可以免去艰苦,又能获得许多名利。季雅各不为所动,他觉得在蒙古宣教是上主赋予的使命,他回国次年就毅然重返中国。但此时一场试炼向他袭来,他的妻子因病在北京安息,他怀着沉痛心情安顿好两个孩子后,继续踏上宣教之路。

在游牧民中宣教取得一定效果后,季雅各把宣教的方向放在东蒙古的农耕民。他以大城子(今北京密云)、朝阳为中心,向周围逐渐拓展。在八个月的工作期中,他一共向二万多人讲道,售出三千多册书刊,赠送四千多张单张,旅行了一千八百多里路,极大促进了福音在当地的传播。

1891年,季雅各在主持英国伦敦会华北区年会后,因过度疲劳而感染了伤寒,虽经多方治疗,病情仍没有得到好转。在弥留之际,他还念叨着到蒙古传福音。5月21日,季雅各停歇了宣教的脚步,安息在主怀里,在世48岁。







福音小册子《历史钩沉——华北24位来华传教士小传》在线发布,欢迎免费阅读下载。

按此 在线阅读或下载pdf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