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微信

基督徒,当褪去虚伪面对真实的信仰与生活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2月22日 19:11 |
播放

每天我们习惯于打开手机,在屏幕前看别人的圈圈,看他们发的动态,看他们的快乐,看他们生活中有趣的事,看他们晒的幸福。我们喜欢看他们的状态,也喜欢把自己生活中最美好的点滴分享在屏幕上,等待着别人的浏览与点赞。我们期待点赞的心情远胜于那些不留下痕迹的浏览,我们不需要多少人看,关键是点赞,因此有人说,点赞就是发圈者的信仰。

这期待点赞的背后,是希望我们的幸福被认可,也是告诉别人,我一直都是这么幸福。

然而,屏幕上的状态只是剪辑之后的艺术,并不是生活本身。

我们大都看过英雄电影,也基本熟悉英雄电影的剧本套路。主人公出身贫穷,基本没有资质,但是梦想远大,为了成功勤学苦练多年,终于有机会参加一个大型的比赛。但是刻苦的自学并不能保证他在比赛中的胜利,在没有专业教练指导的情况下,他胜利几乎渺茫。情节到此,如果说贫穷是成功路上的第一道坎,那么此时专业教练的缺乏就是第二道坎。

于是一位隐居多年的邻居竟是退隐多年的国家冠军。终于,在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之下,这位邻居答应无偿指导,只因为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于是情节峰回路转,开始向着成功进发。然而对手实在强悍,自己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此时情节开始走向低谷,为下一个高潮奠定基础。但是,赛场上,因为对手是三连冠,所以傲慢的他根本没有把主人公放在眼里。正是高傲给主人公提供了机会,于是主人公小心谨慎,最终取得成功。

几乎所有的英雄电影,都是挫折-转折-挫折-成功的套路。然而,纵然经历很多挫折,最终主人公都成功了,所有的失败都是成功的垫脚石。

但这些坐在荧幕跟前的观众,也都知道这是电影,是剪辑之后的艺术品,浓缩了他成功路上的漫长,省略了成功路上的艰辛,以及那摧残心灵的挫败感。

正如我们看到别人的圈圈里发满幸福的照片,就充满羡慕一样,我们在对英雄电影主人公的成功充满羡慕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他们让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生活的剪辑,只是把生活的不愉快剪辑掉,只留下最美好的几个瞬间。

这些电影与圈圈所剪辑掉的生活边角料,才是真实的生活。

一位妈妈,每天对朋友圈里那些拿奖的孩子充满羡慕,喜欢与那些做家务、做饭的孩子对比,因此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无奈与失望,在她看来,她的孩子为什么没有这么优秀,为什么不如这些圈里的孩子懂事;一位刚毕业的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与那些发圈晒奢侈品的同学相比,他觉得自己很失败;一位从事零售业的个体户,总是羡慕那些在圈里晒钱的微商。

如果我们把屏幕上的生活当成标准,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堆的不堪。

我们生活在被媒体剪辑过的世界中,如果我们一心沉醉在媒体上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会产生两个世界的分裂感。一个是媒体编织的天堂,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天堂里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只有幸福没有苦难,只有聚光灯的璀璨,没有辛勤付出的汗水。媒体剪辑的世界,让我们看到我们想看的,要我们感受我们想感受的,满足我们内心的欲望,当我们沉浸在此的时候,我们对于那些媒体来说,就变成了流量,我们仅仅是流量而已。只有在现实的世界,我们才是我们自己。

信仰生活同样是如此。

每周礼拜日出现在台上的牧师,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容光焕发的一面;每周见一次的信众,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信心满满的一面;每周的团契,听到的永远是为主发光发热的一面;朋友圈里,看到的是永远是基督教兴旺发达的一面。然而实际情况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我们把这些当做全部的真实,从而对他们崇拜,那么我们生活的事实,就只能不断被否定。

当然,我并不否定任何一个认真实践信仰的牧师或者信徒,我相信这样的基督徒很多。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恰是我们自己,不要在羡慕别人的剪辑生活中失掉了自己,失掉了真实。

耶稣在门徒心中是个有大能力的神,但耶稣没有因此迷失自己。当门徒向他祈求左边或者右边的位置时,耶稣没有迷失自己;当耶稣在客西马尼园被抓捕,门徒武力反抗的时候,他没有迷失自己;当他被审判被毒打,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没有迷失自己。耶稣始终活在真实中,他不羡慕谁,也不贬低谁,他只就着事实谈论和批判。

正如耶稣平静地面对风浪一样,他平静地面对耶路撒冷道路两旁夹道欢迎的人们,平静面对五千听他讲道的听众,平静面对那个膏抹他的女人,更平静面对祭司文士的陷阱,耶稣在辉煌的时候很平静,在低谷的时候也没有迷失自己。

一个基督徒效法耶稣,就是要效法耶稣这份真实,这份不迷失自我的坚韧。短暂的、剪辑之后的生活片段,不足以成为让我们羡慕的标准,要知道上帝在审判的时候,是看你的全部。

信仰,让我们面对真实的生活与自我,而不是让我们羡慕别人编制的天堂中,失去自己。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