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历史回顾与思考丨作为商业先锋的美国宣教士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0年12月17日 09:29 |

马礼逊在被英国伦敦会差会派往中国传教的时候,因为东印度公司拒绝搭载有传教任务的传教士,而不得不绕道美国,搭载美国的商船前往中国。最终马礼逊得到美国商人、中国同孚洋行的老板奥利芬的支持,乘坐着同孚洋行的商船抵达中国,开始传教。

这个美国对华商业的重要人物,同样在美国对华传教的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支持了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他同样积极鼓动美国公理会派遣来华宣教士,并支持了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得知裨治文愿意来华的时候,他主动提供了差旅费和部分生活费用。并且,这位慷慨的商人还和公理会达成协议:“凡是愿意来华传教之人皆可以免费乘坐奥利芬洋行的商船,并在中国免费居住洋行的房子一年,而且提供一应设备。”(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第59页)因此,后来来华的卫三畏同样得到这位大商人的支持。除裨治文、卫三畏之外,他还支持了与裨治文一起前来中国宣教的雅裨理以及宣教士伯驾等。奥利芬与美国来华传教士交往甚密,给了他们许多支持。正是由于奥利芬对美国传教事业的巨大支持,因此被誉为“美国对华传教之父”。

美国商业对传教士的支持,不仅表现在在华商人,如奥利芬这样的支持,也表现在国内商人对传教事业的支持。1907年美国“平信徒传教运动”在地毯商塞缪尔·卡彭的领导下,发起大规模的募捐。1910年该组织在纽约一次性募得40万美元的捐款,费城16.6万的捐款,锡拉丘兹3.3万元,里士满3.6万元。学生海外宣教运动领导人也从商人那里募得巨款。(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第59页)

在商人们听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时候,个个兴奋异常,他们以为中国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即将打开,因此鼓动传教士与太平天国接触,并提供支持。

对于传教士来说,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在经济和生活方面都需要商人的支持。在奥利芬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国内在安排上应该尽可能地使传教士能更优越舒适地生活。我认为国内教会要为照顾在华传教士的生活负很大的责任。教会不仅拒绝派遣那些紧需的传教士,而且派遣的传教士数量如此之少,给予的工钱如此微薄,以至于这些传教士在工作中被饿死。我不想把这当作事实,但我有这样一种看法,这是我们的耻辱,让我们忏悔吧,让我们做最初的工作吧。‘看哪,我必快来。’——‘至死不渝,我将给你生命的冠冕。’于是,我在上海的第一个安息日就这样结束了。”(董莉《美国商人奥立芬与早期来华传教士》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因此,传教士在生活上要依赖在华商人的支持。当然商人毕竟是商人,他们支持并不是完全出于传福音的目的,同样有着商业目的。

美国商业对对华宣教运动的作用十分巨大,以至于美国对华公使田贝称“传教士是贸易和商业的先锋,文明、知识、和宗教训导会培养新的需要,而商业可以满足这些需要,……传教士在传教热情的激励下会走向世界各地,渐渐地外国的商业和贸易也随之而来。”(同上书,地58页)

正如上文田贝所言,商业的特性是利润,有利可图是商业的本性,因此对宣教事业的支持,同样是一种商业行为。因为宣教士所带来的不仅是一种福音,一种文化,还有与这种文化相关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是通过生活用品以及衣着等来表现的,因此,新的生活方式之下,必然带来对新生活用品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一种巨大的商业空间。商人正是看到了宣教士所带来这种空前商业市场的潜力,因此才不遗余力地支持宣教运动。

首先,传教士在华传福音的同时,也带来生活观念的改变。传教士作为教会领袖,和掌握现代文化和技术的人,在中国当时的背景下,几乎是一种神一样的存在,尤其在医疗方面,先进的医学技术减轻了人们的痛苦,因此对传教士就产生崇拜,从而也就对传教士的生活方式产生好感。如此,生活方式以及观念的改变,必然产生对西方商品的需求,因此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就打开了中国的商业市场。

美国平信徒运动的发起人卡彭说:“当一个异教徒成为上帝的孩子,改变其内心的向往之后,他便要求外在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与之相适应:他需要基督教的服装、基督教的家庭、基督教的犁耙,以及其它一切有别于封闭堕落的异教生活的基督教文明要素。”(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第61页)美国女记者更是直言不讳地说“每一个传教士都是基督教国家制造商的推销员。”(同上书)

宣教士作为商业先锋还在于,传教士打开了商人需要的中国大门。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禁让一切外来传教士和商人的活动都十分有限,因此,传教士和商人都想打开中国大门,把美国的商品和宗教销往中国。因此,在打开大门这一目的上,他们是坚固的同盟者。甚至他们一起向美国政府鼓吹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传教士对中国的了解可以为商人提供商机。传教士深入中国内部,与民众接触,写了大量的报告,在报纸上刊登出来,这些都成为商业生产的商业信息。他们可以按照中国人的需要来生产产品,从而占领中国市场。这一方面,传教士承担着商业信息员的角色。

传教士作为商业的先锋,打开市场的同时,提供市场需求的信息,这算是基督教对商业支持的回报。当然这其中也不乏那些商人和传教士对福音的热忱,对上帝的信仰。但是这其间所夹杂着的各种目的相互汇合,最终汇成商人与传教士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目的。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传教士和商人都是欧美殖民运动中征服他国和统治他国的手段。

因此,我们对宣教士应该客观看待,不应该神话他们。他们在传福音的单纯度上,也是值得考量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