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少年的你》热映,家长要如何跟孩子谈校园霸凌?

作者: 耶雅亿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19年11月14日 20:05 |

陈念,一个孤僻的高三复读女生。

母亲为躲债逃遁他乡,留她自己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在学校里,她性格内向,只求自保,拒绝了遭受校园欺凌的同学胡小蝶的友谊,在胡小蝶最需要温暖和帮助的时候逃避了,最终胡小蝶在高考前两个月选择了跳楼自杀。

小北,是一个社会上的小混混,父母离异,母亲要改嫁遗弃了他。

他13岁混入社会,吊儿郎当、又痞又野,浑身像裹着沙砾,他的世界就是打打杀杀,就是满身伤痕累累,硬得像块石头。一天晚上,陈念遇上了正在挨打的小北,他俩在这个世界上有了交集。

 

两个少年在彼此孤苦伶仃的人生里,在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里慢慢靠近。“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陈念对小北说:“只要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改变。”

小北遍体鳞伤,对陈念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疼不疼,你是第一个。”

魏莱,一个家境富裕的复读女生,陈念的同班同学,成绩很好,一颗蛇蝎般狠毒的心。她是校园欺凌的主使者,把胡小蝶逼死之后,又把矛头对准了陈念。

数番受辱之后,陈念选择了报警。由于没有直接证据不能定罪,最后校方只以停学来处理魏莱,允许她参加高考。这样的结果换来的是对陈念更严酷的凌辱。

在遭受了一次次欺凌之后,陈念问小北:“你能不能保护我?”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句话成了这个少年心中最坚定的信念。

无论清晨还是夜晚,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陈念的身后总晃动着一个人影,那是她心里最踏实的保障。小北破烂寒酸的家,那是看得见阳光的地方,可以让她放下所有的戒备,可以让她笑,让她为实现自己“保护世界”的理想而专心学习。

高考前两天,小北因为其他案件牵涉而没能在陈念放学路上保护她,就在那一晚,魏莱纠集了一帮子男男女女把陈念拦在小胡同里暴打了一顿,剪了她的头发,拍了视频和裸照。小北回来后得知真相要去报仇,陈念拦住了他。

下着大雨,小北在高考的考场外看着陈念走进去。

魏莱的尸体被人发现,考完第一场,陈念作为嫌疑人被带到警局,但没有证据证明陈念是凶手。警方放她回去继续考试,各种调查的焦点慢慢集中到了小北身上。

事实真相其实是这样的:魏莱去找陈念,求她不要报警,陈念本来已经饶恕了她。

这个可憎的女孩子得寸进尺,一直用高傲的口气说一些侮辱人的话,陈念恼怒推了她一下。魏莱滚下高高的台阶,头部撞在水泥护栏上死了。小北为保护陈念替她顶了罪。俩人在分开审讯的时候,都死死咬定跟对方不认识。

陈念考出了632的高分,赴京上学前,负责这起案件的年轻警官郑易告诉她小北并非未成年,他被判了死刑。陈念崩溃了,大声哭喊着:“我们出去一个就这么难吗?”

事实上,是警官诱导她说出了实情。警官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让她的余生生活在愧疚里、悔恨里。最终,陈念去看守所看望了小北,选择了自首,因为她未成年和长期受欺凌的事实,从轻判刑四年。

在影片结尾,陈念已经成为一所民办学校的英语老师。放学路上,她陪在一名小女生旁边。身后,是小北不离不弃的身影,他们大大方方的走在了阳光下……电影结束,字幕划过——“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

电影的定位是反映校园欺凌问题。

什么是校园欺凌?指由少数人组成的群体,对个别人进行围攻、羞辱、孤立、毁谤,并对其身心进行持久的伤害。被欺凌的为什么会是ta?不知道,或许ta太漂亮,或许ta学习太好,或许ta太懦弱,或许ta出身卑微,或许ta怎么都叫人看不顺眼,但是,这都不是ta的错。

陈念在受审时曾质问怀孕的女警官:“我是被欺凌者我有错吗?我寻求过帮助,可是有用吗?如果是这样一个不安定的社会,你放心把你的孩子生出来吗?”这些话说到了关键点上,那就是在校园欺凌发生的时候,家庭教育很重要!

大美女魏莱何以成为校园欺凌者,她家境富裕,她的妈妈言语中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认定自己的女儿是最优秀的孩子。因为高考失利,魏莱的父亲一整年都不跟她说一句话,她来到这个学校复读,不允许别人比她强。所以,她欺凌成绩优秀的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楼自杀后,她继续欺凌成绩好的陈念。

她像恶魔一样狠狠地捅人一刀,又像天使一样带着笑容去安慰,这难道不是父母教育的失败吗?为什么貌美如花的女孩内心阴暗,而父母就一点都没有察觉呢?

学校方面只注重升学率,一个孩子自杀,学校赔了些钱就了事。警察到学校调查,当上课铃响时,校领导说:“让她去上课吧,她们高三的时间耽误不起。”难道一条生命不及几节课重要吗?还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出了问题呢?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经常存在取证不足、缺少直接证据的情况。即便陈念报了警,警方也无法对欺凌者给予惩处。中国法律无底线包容未成年人犯罪,这是很有问题的!

再说我们对于霸凌心理的认识,也有局限性。先科普一个词——阿斯伯格综合征。

一种较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发育行为疾病。据统计,每一万名小孩里就有7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这种高功能的“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并不像普通自闭症孩子那样表现明显。

一般来说,这种孩子看起来像正常孩子,语言及智力水平发育大多正常。这类孩子的社交困难在早期不易被察觉,但是在进入中小学之后很难融入同龄人圈子,经常同龄人遭到鼓励、言语攻击、甚至是身体欺凌。

医学上对“阿斯博格综合征倾向”的孩子,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国外的教育工作者对这类孩子会进行“社会意识技能”、“实用语言能力”、“行为问题的控制”等训练。但在国内,这样的孩子很多都会沦为被孤立、被嘲笑、被欺凌的对象。

青春期的少年,是非观尚未完全树立。“合不合群”就成了判断行动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无论是旁观者的集体失声,还是一群施暴者无意识的疯狂残酷之举,都成了校园暴力的诱因。

影片从一开头,众多学生对跳楼者冷漠地窃窃私语;再到陈念脱离小北的守护,施暴者们集体而上,暴打、撕衣服、剪头发、拍裸照……一群少年却进行了一场最无耻的施虐;最后,借另一位曾经的施暴者之口,说出了真相:“如果我不这样做,她们就会欺负我……”青春期的少年们内心躁动不安与缺乏自我认知,才是校园暴力的祸因。而这个祸因,是需要家长在每天都告诉孩子:“你是上帝的杰作,你是有价值的,爸爸妈妈站在你这边。”

教孩子立界限是给孩子一道隐形的保护墙,知道何时要求助、何时要妥协(甚至逃离)、何时要坚定地据理力争,使自己的尊严和安全感不受到侵犯。

家长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逃离暴力”,引导孩子发掘自身的力量、寻找伙伴的支持与结盟,让内心逐渐强大起来。雅亿推荐美国教育学家《如何让孩子不被欺负》的书。

再介绍几个很实用的方法:

首先,“立刻道歉”、“妥协迂回”等的实用的交际技巧,避开触碰到别人暴怒的心理开关。

比如教孩子学习着说:“我很抱歉,我不是故意让你这么生气的”;“我可以做什么事情让你感觉不要这么生气吗?”;“你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呢?我现在脑子很乱,但是我真不想让你这么生气!”……当然,这类话语只适用于咱们的孩子真做了错事、或者冒犯了他人的情况。对于那些故意挑衅、无理找茬的校园小霸王,这一招是毫无必要的。

其次,应对那些嘲弄他、挑衅他、故意要来欺负他的人,我们教他一些应对欺凌的关键词:“我很……”、“一点不好笑”、“请你走开”。

很多孩子可能胆小怕事,说话唯唯诺诺,很容易激起那些人继续嘲笑、触怒、甚至打他的欲望。家长可以演示:直视对方的眼睛,语气坚定而友好,既不要唯唯诺诺,也不要怒气冲天;音量要适中,不要大吼大叫,但要让对方听得很清楚。教孩子表情要严肃,让对方感觉到你很认真。说的话尽量简短,不用发挥,讲完之后立刻离开。

界限”是立在自己身上,而非对方身上的。训练孩子告诉霸凌者,如果他进一步怎么样,你就会做出什么反应。比如:

“如果你再碰我一下,我马上去告诉老师。”
“如果你不停下来,我就叫让老师来评理。”
“我很生气,请你停下来!不然我就报警”

家长可以像导演一样给孩子做示范,纠正他的语气和表情。因为绝大多数容易被欺负的孩子自身的表情和语气,透露出软弱和惧怕。只要孩子自己底气充足,意志坚定,那么挑衅者就自觉没趣。

再次,教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与好朋友。

教孩子分清楚“告知”和“告状”的区别:前者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别人不受到伤害;后者是为了给某人带来麻烦和报复。在向老师或法律寻求帮助的时候,教孩子知道:证据最重要!要积极保存证据!懦弱和暴躁都是无能的表现,“对的方式”应该是平静而坚定地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达自己界限,维护自身的权益。

一般来说,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他们世界的游戏规则。一个有特长、有朋友的孩子,就比较不容易受到欺负。交到一个真心舍命的好朋友,比滥交100个朋友更有用,因为对方也会在他与小朋友发生摩擦的关键时刻,站出来帮他打圆场或是保护他。

在影片结尾处,银幕呈现近年来针对校园暴力的各种法案、条例。上映次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曾经的《我不是药神》推动了国家医保制度改革,今天的《少年的你》会成为推动未成年人保护进步的新契机吗?

咱们拭目以待!但也要肩负责任,用祷告来捆绑暴力欺凌的邪灵,让孩子常活在安全自由的氛围中!

努力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雅亿为你祷告,成为好的训练者与代祷者!

祝福你与圣灵同工,让孩子健康成长!


原文刊载于“耶雅亿的后花园”微信公众号,本平台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