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刘同苏牧师:家庭教会公开化的内部要素(完)

作者: 作者:刘同苏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自作者博客 | 2011年07月14日 00:44 |
 
近些年来,神学在中国教会里面被抬到了难以置信的高度。这一流行潮流忽略了(实质上是根本不知道)神学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系统。如果不是为了建立与理解教义,神学本身对教会毫无意义。“教义”就是在一个具体的时代里面,整个教会关于圣经真理如何体现在该时代的权威立场。圣经不是一个纯粹理性的逻辑体系,而是活的生命的记录。只要把圣经记录的耶稣基督的生命化为一套僵化的理性公式,圣经马上就“死了”,也就是说,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而成为纯粹的理念。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就是为了避免生命之道僵化为“律法”(即不管生命变化的僵化公式),可悲的是人们总想把“道成肉身”的生命之道再一次抽象为脱离肉身的理性公式。

既然圣经所记载的是一个以具象生命彰显出来的道(反过来说,就是彰显道的活生生的具象生命),圣经对每一个时代的人的关系,就不是抽象理性公式对具体事例的关系,而是具象生命(耶稣基督的生命)对具象生命(该时代教会的生命)的关系。圣经的真理必须由每一个时代活着的教会生命申明出来,在每一个时代里面活生生地由教会生命申明出来的圣经真理就是教义。教义的引申原点是不变的,这个原点就是圣经所记录的耶稣基督的永恒生命,如果一个教义所引申的不是圣经所记载之基督生命的永恒本质,该教义就不是教义。教义的落脚点是可变的,教义是一个时代的教会生命活出来的圣经真理,从而,圣经真理的表述形式便具有该时代教会生命的印记。比如,“三位一体”的教义形成于希腊-罗马文化里面的教会,于是,希腊歌剧里面关于“位格”的表现形式就成为了该教义表述形式的一部分(当然在经过诸多教会生活的体验和神学与哲学的提炼之后)。“三位一体”的生命本质是绝对的,但是,“位格”的希腊表述形式却来自那个时代的具象教会生活。
 
除了教义出发点(圣经)与教义落脚点(该时代的教会生命)的直接面对以外,教义还有一个这两点之间的参照系列,这就是历代的教义。既然教义与圣经的关系是引申与被引申的具象生命关系,那么,教义与教义之间也可以具有彼此参照的具象生命关系。出发的原点不能够被取代,所以,教义必须从圣经中引申出来,却不能从教义中引申出来,在这一意义上,每一代的教会生命都必须直接面对圣经记录的耶稣基督本人的生命。然而,教义却必须彼此参照。如果每一代的教义都是圣经真理在该时代的活的生命重申,那么,所有时代的教义都分享了圣经所记录的同一生命本质,并且在本质上具有同样的引申方式。在这意义上,每一时代的教会生命都不是单独面对圣经中记录的耶稣基督的生命,而是并列地面对同一位耶稣基督。

在以下两个意义上,教义的彼此参照是必须的:(1)如果每一代的教义都是同一圣经真理的具象表现,那么,透过每一代的教义,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圣经记录的那一个具象形式中活出来的永恒生命。“道成肉身”的生命既然是经由具象生命活出来的,这生命就不能仅仅通过理性公式而得知,观察和体验具象生命是真正认识“道成肉身”之道的唯一方式。凡一代人认识的圣经真理与历代教义在本质上有区别,就一定违背了圣经中记录的耶稣基督的生命。(2)既然教义对圣经真理的引申是具象对具象的关系,所有教义的引申就具有比照性的统一规律,而不是公式性的硬性规范。公式的适用可以从抽象直入具象,而范例(生命永远是不可解构的个例)却必须逐个观察与模仿。只有参照前代教义对圣经的引申方式,后代的教义才可能比较正确地建立对圣经真理的引申关系。教义的产生就是为了在时代变迁的条件下,以圣经真理为原则而统一整个教会的活生生的生命。没有教义,在整个教会的层面就没有活的圣经真理;换言之,没有教义,整个教会就不可能以统一的生命活出圣经的真理。圣经真理若真的记录了无限上帝的生命,这一位无限者就一定能够在真理上统一具有其生命的所有基督徒。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神学就是关于神的学问。这种说法从根基上去除了神学的生命性质,将神学混淆于宗教学。神学的对象不是抽象的神,而是具象的神,即有形有体地在世界上生活过的耶稣基督;神学所思想的不是空泛的无限者,而是“道成肉身”的具象生命。神学就是耶稣基督学。抽象的神,就可以运用理性抽象地去思想,具象的生命却需要以整个生命去体验。神学也不是圣经学,那种把圣经作为一本书去研究的学问,仍然不是神学,而是“书”学。神学在本质上是教义学,教义就是活在一个时代之教会生命中的圣经真理,更确切地说,教义就是关于圣经中记录的耶稣基督生命如何活生生地活在一个时代的教会生命里面。

一方面,教义的对象永远是圣经记录的耶稣基督的生命,而不是从圣经中提取出来的理念体系或抽象公式;另一方面,教义的要素一定包括本时代的教会生命,教义永远是教会生命在时代境遇里面体验圣经真理的结果。教义必须具有教会性与生命性。生命永远是主体性的,如果我不以我的生命活过,我就无法了解一种生命。教义就是以本时代的教会生命活过了圣经中记录的耶稣基督的生命以后的体验结晶。

教义就是圣经中记录的耶稣基督之生命与本时代之教会生命的相遇。圣经不是一本书,所以,无论每一个人怎么思想圣经,所达到的只是文字和理念,而不是真正的圣经。圣经是被那本书记录下来的耶稣基督的生命,只有活过那生命的人,才真正知道圣经的真谛,从而,不管别人有什么样的理性研究或思辨假说,只有活过耶稣基督生命的教会生命,才有权确定圣经在该时代的意义。惟有在生命的意义上,才可能理解“教会是真理的柱石”。教义是神学连接生命的通道,离开了教义,神学就离开了活生生的教会生命,由此,也就离开了活在教会生命里面的圣经真理(也就是丧失了圣经真理的生命意义)。离开了教义,神学就只剩下学问了。围绕着教义,神学实际上研究的只是一个生命,即活在圣经里面的耶稣基督,活在历代教会生命里面的耶稣基督,活在本时代教会生命里面的耶稣基督。 
 
目前中国教会对神学的热情,归根到底是对教义的需要。在“红色殉道”的时代,教义并不是教会的首要关注。那时,由于尘世的外在逼迫,教会与尘世在外在形体上是截然分离,壁垒分明。因为这种外形上的明晰分离,教会生命无需做太多的自我回观。“我活着,就是基督”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只要坚持基督的生命,尘世立即就将你从尘世领土中排除出来。“活出基督生命”是一个从外在形体就可以分辨的事情,从而,是一个无需反思的经验性事务。在尘世外在逼迫的条件下,鉴别一个人的生命里面是否具有基督生命变得容易了。只要为了基督的名而被尘世外在逼迫的,就是活出基督生命的人。“被尘世外在逼迫”成为具有基督生命的确切标志,所以,“识别基督生命”是一个纯粹经验性的事情,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基督生命是无需反思而直接活出来的,教会的生命也无需权威的立场加以统一,凡因基督的名而被尘世外在逼迫的,就是具有基督生命的人,就是教会的成员,尘世的外在逼迫以否定的方式帮助教会统一了立场。在“白色殉道”的时代,由于教会与尘世共享了同一的社会文化条件,确定基督的生命就不能单单凭借直接的外在经验,只有通过对自我的反思,才有可能在外形混杂的局面中确定活着的基督生命。教义可以说是基于教会生命体验而对圣经真义的共识。凡与教义相违的,就是异端。只有教会与尘世在外在形体方面有所混杂的局面中,才易于产生异端。教义是在教会生命体验的基础上,以理念形式确定的该时代教会对圣经真理的统一理解。 基督教讲道
 
由于率先进入了与尘世混杂的主流文化,城市家庭教会较早地意识到神学发展的重要性;又因为其文化构成上的天然优势,城市家庭教会似乎也处于神学发展方面的有利地位。但是,神学的中心是教义,而教义的基础是整个教会的生命体验;若城市家庭教会不在实际的生命栽培上下功夫,不能真正继承传统家庭教会的传承而且连接其他的教会分支,则无论城市家庭教会有什么样的知识条件,也无法建立真正意义的神学。目前在中国家庭教会里面非常热闹的神学培训,具有两个趋向:一是无视作为神学中心的教义,将神学作为分离于教会生命实践的独立知识体系,可以在教会以外独立教育;二是把教义视作理念公式,可以不管教会生命状态而生吞活剥地硬性灌输下去。城市家庭教会既处于目前神学发展的带领地位,就不得不对上述两种趋向负有责任。
 
五、结语
 
当家庭教会进入与尘世混杂的主流文化,必然会更新自我形态以响应来自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新挑战。首先,由于与尘世同处同一的外在社会环境,尘世攻伐的主要策略不是外在逼迫,而是外在诱惑,从而,教会生命的首要内容不再是回应外在逼迫的“红色殉道”,而变成抵御外在诱惑的“白色殉道”。又由于尘世的外在诱惑是在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里面展开,抵御尘世外在诱惑的“白色殉道”就必须在基督徒的全面生活里面展开,教会在基督徒的全面生活里面培育基督生命的工作就是牧养,所以,牧养是完成“白色殉道”的必须形式。地方教会是基督徒生命得以全面连接从而全面更新的基层生命共同体,而“堂会制”则以系统的结构连接与更新基督徒的全面生命,由此,以“堂会制”建立的地方教会是牧养展开的场所,从而也是“白色殉道”得以实际落实的地方。教义是教会对其生命本质的自我回观,换言之,教义是教会以理性形式对活在自我生命中的基督的统一确认。在教会进入主流社会文化之后,以教义为中心的神学发展正在帮助教会在与尘世混杂的局面中确立自我,由此,也就成为“白色殉道”的形式前提之一。所谓“家庭教会公开化”,除了教会外部关系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上述这些使教会可能响应外部变化的内在更新。城市家庭教会被上帝拣选而成为整个中国教会在新时代中生命更新的先导。

(完)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