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请勿把宗教狂热和真正的信仰虔诚划等号

作者: 李道南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12月20日 19:06 |

著名的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讲到他一个患者的故事。这个患者因为无法摆脱撒谎的负罪感,而让他们的人生痛不欲生,乃至影响了自己日常生活。

这位病人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家庭十分重视诚实这种品质。但是这位患者却在7岁的时候撒了谎。他把哥哥帮自己写的作业对老师谎称自己所写。这种谎言在我们普通人生活中也许经常发生,但是在他的心理却形成了严重的负罪感,而这种负罪感持续了三年。三年后他向当年的老师承认错误,但是换来的是老师的一笑置之,这种小事,在老师的职业生涯中不知遇到多少,所以在老师眼里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件。

老师的一笑置之并没有减轻他因三年前一个谎言带来的负罪压力,于是他又去向自己的父亲坦白,父亲非常重视,当即表扬了他,还安慰了他。

虽然父亲表示了对他三年前错误的原谅,但是这丝毫不能减轻他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并且发展的越来越严重。

但是这种负罪感并没有让他改变欺骗的习惯,即使在大学他也经常欺骗,尤其在考试的时候他的犯罪感更是增加,根本无法认真学习,但是他的负罪感此时却成为他逃避学习的借口。大学毕业之后,他本想找一个技术性的职业,但是却因为不停的向上帝忏悔而没有时间工作。

他的这种状况让他进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就在大家以为无可救药的时候,他却神奇的好转,后来被认为康复出院。

出院后的他决定去读艺术史专业,在一次考试前期,他突然在周日去了教堂,匍匐于地,五体投地跪拜在众人面前,口中喊着“我是人类中最大的罪人!”这样他就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为什么他要屡屡以出格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负罪感,以特别的方式来忏悔自己的内心的灰暗?

试想,一个不了解他过去的教会,应该会把他五体投地跪拜并把自己看成人类最大的罪人这种行为视为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从而受到牧师的称赞。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他的过去,则未必还继续坚持他的行为是虔诚的表现了。

阿德勒在书中对他行为做了解释。他在家排行老二,哥哥比他不论学习还是身体外貌都要优越于他,所以在功课和社会新引力方面他都自觉不如哥哥,因此这让他的心理产生了失衡。为了获取优越于哥哥的优越感,他必须在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于是在他不停地为三年前的撒谎道歉,以表明自己对诚实这种品格是多么重视,以此博得父亲的刮目相看,从而获得优越感。

而在进入大学之后,这种寻求优越感以平衡自己的心态并没有改变,他还是照样要找其它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于是工作中不停忏悔,在教堂中匍匐于地的跪拜,以及后来在咖啡厅裸体排队,以显示自己健美的身材,都是吸引别人目光,寻求优越感的方式。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他的过去,我们就不会再把的深深忏悔当做宗教的虔诚,而是心理的一种病态失衡,从而也用出格的方式来平衡这种失衡。

宗教狂热者总是试图以一种出格的行为吸引众人的目光,以此证明自己的虔诚,以成功吸引大家关注的目光,从而获得平衡。所以我们对于任何狂热的宗教行为都先不要下虔诚的定论,在我们不了解他过去的情况下,这种虔诚的判断可能并不是恰当的。

法利赛人在犹太人的安息日制定了严格的律法,规定了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甚至安息日那天能走多远的路,能走多少步都有严格的规定,他们以为这些规定即是敬拜上帝的虔诚道路,是获取上帝喜悦的行为。如果不看犹太人的历史,了解他们的情况,也许我们会认为法利赛人是虔诚,正如今天教会里制定的众多严格的年轻信徒的婚恋律法一样。

犹太人尤其是法利赛人,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上帝的选民,而其他民族则是外邦人,自然选民比外邦人更具有优越感。但是面对罗马人的入侵和殖民,选民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心理失衡在所难免,因此希望通过严格的安息日律法来把自己与外邦人再次分离,以此来弥补自己失去的优越感。

所以从历史考察,了解一个宗教狂热行为者的过去对于判断他是否虔诚是个关键的因素。一个在教会里五体投地的信徒,一个在教会里口口声声声称自己是罪人中的罪人的信徒,如果我们单独看这一次的行为,也许是虔诚,也许是信仰的投入。但是正如一个见佛拜佛,见庙跪庙的民间宗教信徒,我们单看他每次的跪拜,也许能说明他的虔诚,但是在了解了他跪拜无数的神灵和偶像之后,那就只能用迷信和投机来评价了。

这就告诉我们,在教会里不能把单一的宗教行为作为判断是否虔诚的标志,进而将他作为教会的榜样,而是要看他的一系列行为,看他的过去,甚至看他的生活。所以耶稣说那些喊着主啊主啊的人并不是都能得救。

上帝考察的是我们的一生,不是我们的单次行为!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