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毕德生著作《返璞归真的牧养艺术》读书笔记:何为“牧师”?

作者: 小斌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11月22日 09:21 |

前不久刚去世的尤金·毕德生牧师,是加拿大维真学院灵修神学教授,与傅士德牧师并列为北美两大最具影响力的灵修作家,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称。

牧者中的牧者,这个称谓对于基督教的牧师而言,算是相当高的评价了。但,笔者相信,所有阅读过他著作的基督徒都会认同这样的称谓。

毕德生牧师著作颇丰,本文和大家分享《返璞归真的牧养艺术》,三年前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冲击真的颠覆性的。

一、

本书开篇毕德生牧师就重新定义了“牧师”一词。按理说,这个词本不需要什么修饰,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牧师”所传递的不再是对神有热心,对人有怜悯的意义了,相反有一点软弱无力,有一点嘲讽,有一点轻薄。

所以毕德生牧师提出三个词来澄清“牧师”一词。

1. 不忙碌的牧师

忙碌的牧师并不是什么褒奖的词汇,却是代表着失职。牧师忙碌的背后是因为爱慕虚荣,显的自己是个至关重要人物。更是因为懒惰,不愿意花心思去做决策,定方向和目标。让自己陷入忙碌中,让信徒误以为自己很尽职。

牧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祷告,去传道,去倾听。充分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做合理的安排。牧师常常觉得自己是教会的核心,是最被需要的。而毕德生牧师却说,试试看从教会中抽身,其实没人会在意你。

2. 颠覆性的牧师

牧师所从事的工作是破坏自我的国度,并建立上帝的国度。这一切需要隐藏起来,不被识破。牧师的形象很古怪,除了在一些宗教仪式上被注意,很少在其他场合露面。虽然好像被尊重,但在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层面,牧师是没有影响力的。通常人们认为牧师是多管闲事的好人,讽刺的人甚至觉得牧师是寄生虫。所以做一个颠覆性的牧师是很不容易达到的,每个人的自我国度都是严防死守的,很难被入侵。所以牧师应该采取迂回战术。

首先要学习耶稣,善用比喻讲论。比喻和祈祷,这是牧师的必备的颠覆技能。但是很少有牧师具备这种技能,他们通常只会教义知识。牧师的虚荣和天真让他们丢掉了颠覆的方法论。

3. 末日启示性的牧师

上帝的国度和这个现实世界是格格不入的,所以牧师需要不断的强调上帝国度的真实性。而牧师要做的就是顺服约翰的末日启示,认识到末日的危机与迫切。然后祈祷、诗歌和忍耐。

二、

主日崇拜对于牧师而言,是轻车就熟的,但是主日之外似乎变得模糊和扭曲。事实上,除了主日,另外六天也是同等重要的。

牧师的工作方式,如今正在经历一场变革,重要性不亚于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基督教新教现在变成一架巨大而笨重的低效率机器,每天隆隆作响,所做的事情不过是日常琐事。

1.
几个世纪以来,牧师在主日从事的事情从未改变,解经讲道,主持圣礼。但是主日之外,已经变质了。一百年前,牧师在主日之外还是在努力传讲福音,解释圣经,建立祷告。但是今天,牧师做的却是经营教会。经营一间教会,所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做什么能使教会正常的运作起来?而牧师更应该考虑的是此时此地,上帝正在成就什么?经营一间教会就好像在照看一座房子,而牧师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家庭。

2.
关于祷告到底是应该睁眼还是闭眼,毕德生牧师引用了狄勒德的观点。狄勒德通常被和亨利梭罗,沃尔多爱默生和约翰缪尔归为一类。不同的是,他们三位从来不上教会。教会被他们视为腐旧而伪善的古老宗教,他们总是刻意的保持距离。他们宁可去大自然,上帝创造的天然教堂敬拜上帝。但是狄勒德会去教会礼拜,很有意思的是,她把去教会当成是一种探险。教会蹩脚业余的敬拜令她深为苦恼,非常荒唐可笑,还不如高中生的舞台表演。

狄勒德的祷告很不一样,她张开双手,抬起头,睁着眼睛。毕德生牧师称之位正向的祷告,是一种被我们遗忘的祷告方式。睁眼和闭眼两种祷告方式应该取得一种平衡才好。


3.毕德生牧师早年在牧会,像一个大学教授一样,教导大家圣经,新教神学和旧约考古学。这是一种被世俗化学校深刻塑造的教育理念。几年之后,毕德生牧师才意识到,教会其实应该是敬拜的中心,而不是一间上课的教室。首先应该教导的是祷告,这不意味着蒙昧主义和反倾向。

我们有生以来学会的第一语言是关乎亲密和关系的。起初是完全听不清的吱吱呀呀,但是父母和婴孩竟然可以交流起来。词汇很有限,却非常适合表达爱意,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语言。

第二语言关乎信息,需要准确的表达,是解释这个世界的语言,也是学校采用的语言。

第三语言关乎动机。语言是带有能力的,可以促成某些事情的发生。例如婴儿哭声可以带来食物,父母命令可以制止孩子哭闹。小孩子撒娇可以驱使大人做那些费力的事。这是广告和政治领域普遍使用的语言。

我们能熟练的使用第二,第三语言,却忘记了第一语言。而祷告正是要使用第一语言。

4.
青少年总想着做点什么来表现自我,结果就是多愁善感,矫揉造作,难免浮夸乏味。真正的工作不是自我表现,卓越的工作者操练的是自我抑制的能力,以便工作可以自行开展。如同施洗约翰说的“他必兴旺,我必衰微”,工作的人是一个谦卑隐藏自己的人。过分自我炫耀只会破坏工作。

希腊文语法除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还有中间语态。主动语态表示我对他者发起一个行动,被动语态表示我接受他者的一个行动。而中间语态表示我主动参与由他者发起的某项行动的结果之中。毕德生牧师写道,中间语态的动词,描写的是主体对一项行动结果的参与,这不就是基督徒的祷告吗?一方面我们不掌握这项行动,反过来我们也不被这项行动掌控。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是进入创造并救赎我的主所发起的一项行动之中。

所以基督徒不是对上帝发号施令,也不是在上帝面前卑躬屈膝,而是在主被动之间,用中间语态祈祷。

5.
牧师的工作不应该只关心灵魂的事,只处理一些圣礼的事工,也应该关注日常生活的领域,那才是多数人大部分的时间。

通常牧师只要一聊天,不自主的就会聊到灵魂救赎的事情上。如果是聊一些世俗娱乐,他们会显得很不耐烦。牧师会强调讲道,护教和辅导之类的优先性。毕竟这些是牧师的专业领域。但是这种强势的谈话方式表示牧师并不在乎其他人的平凡真实的生活。牧师如果忽略了闲聊漫谈这种语言,这其实是对福音的曲解。

6.
会众和牧师总是在进行着较量。人们来到教会希望满足人性的需求,纠正道德的缺陷。但牧师的眼中,这些都是远离上帝,需要生命重整的罪人。

需要强调的是,“罪人”是神学界定,不是道德判定。事实上大多数“罪人”都非常友好。

而牧师常常陷入矛盾之中,一方面强调他们是罪人,另一方面又对他们各种不满。假如牧师接受了大家都是罪人,那么专心传讲耶稣的救恩就可以了,没必要抱怨会众糟糕。

除了神学上的界定,牧师必须有一种洞察力,去发现人们究竟怎样成为罪人,必须去洞悉罪的表现形式。关注细节,区别对待,才能带来最佳的牧养效果。

人们往往误以为牧师是脚踏实地,活的清晰明白的人,认为牧师有能力处理有关上帝的事物,是这方面的专家。然而,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骗局,是一种伪装,这是很容易做到的。我们可以冒充一个牧师,而不需要真正成为一个牧师。

如果牧师只追求让会众感到满意,那真是轻松愉快的工作。但这和牧师起初立下的心志就相去甚远了。在最初被按立为牧师的时候,是面向圣道和圣礼的侍奉,作为牧师,这最初的使命,也是一生的使命,不应被时间消磨忘却。

三、

本书最后,记述了毕德生牧师和妻子的安息年。在这一年里,他们远离教会,远离尘嚣,专心祷告,写作,敬拜,行走,阅读,回想和归正。这一年后,毕德生牧师发现教会也并不是离不开自己,事实上,他们已经成熟到没有他也可以的地步了。作为牧师,毕德生没有感到不被需要的沮丧,他为这种情况向神感恩。这样一来,牧师和会众都更加自由了,不再是神经兮兮的彼此依赖。自由的彼此理解,相互欣赏,真正可以彼此服侍了。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