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有学者称现代企业呼唤诚信和信仰

作者: 彭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1年04月25日 00:56 |

在中国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在市场上,很多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迅速兴起。如今在这个只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而道德文明建设尚未健 全的国家,出现了很多不法商人、企业,违反诚信原则,这些企业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危机。作者官景秋在价值中国的一篇文章《现代企业需要诚信与信仰》中呼唤现代企业要重视诚信和信仰。

 日本的地震毁了许多企业,中国的一场接一场食品安全“地震”同样也毁了中国许多企业,唯一不同的是,前者是天灾,而后者更多的是丧失了道德的天 良,人为酿造的一场场“人祸”。如果我们把企业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天灾也许是一场严重的虫害,经过治疗疮伤,它还能继续繁衍生息。而“人祸”的可怕之处 在于它使参天大树的根慢慢腐烂,是一种不见却又潜藏着严重的危机,消费者对其心寒至极,这样的企业还有救吗?

 现代企业危机如斯,该刮骨疗伤的,绝不能头痛治头,脚痛医脚,饮鸠止渴的做法只会让企业更加地麻木,反而治标不治本。不是说经营一个企业最需要的 是诚信与道德吗?这么肤浅的道理相信没有人不懂。早在中国的明清时期,经商者都把“儒家经典”奉为自己的至尊法宝,商者以“以义取利”思想为准则,这样的 商号才能不断传承延续。经济学家郞咸平也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西方商人的故事,在古代西方,教会庞大的产业一般都交给商人来打理,而这些商人也多是教徒,因为 心中出于对神的崇敬与膜拜而用心经营,从而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两个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一份心中神圣的信仰。

有这样一句话“诚信是市场主体的立身之本”,这是非常正确的,但一个企业除了基本的诚信与道德之外,还需要有企业的信仰,诚信与信仰是互为依托的关系,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将他们有机结合,才是构成企业立身之根本。

 也许有人要问,中国企业的诚信与道德都到哪里去了?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很多企业钻法律空子,靠投机倒把发家,试问这样的企业能做成百年的品 牌吗?答案是很显然的,因为没有诚信与道德,经营者经常把不信守合同约定当作家常便饭;从而也谈不上公平的市场竞争了,并且还会因此产生内部交易并滋生腐 败。更有甚者,弃消费者生命、健康于不顾,唯利是图,心里只有眼前利益,只要挣到钱,什么企业的品牌、诚信、道德都可以弃之不顾,大不了他们可以打一枪换 一个地方,重新出来害人。

 所以,中国的企业首先需要诚信与道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只有靠诚信才能生存,才能与国际接轨,才能获得其它企业的尊重。因为诚信是企业 的无形资产,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杀手锏,是企业的品牌与实力的外在表现,是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其二,是企业的信仰,信仰是什么?就古代而言,信仰多为宗教 信仰,宗教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现代社会的信仰是什么呢?南京黄浦再生能源的陈光标用他的行动给出了我们想要的答案,他始终 将老百姓、将消费者视为他心目中的“神”,不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以消费者的要求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更能无私地将企业赚来的利润通过救助等形式回到消费者手 上。

 那些将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弃于不顾的企业应该受到道德与法律的鞭挞。只有做到了诚信与信仰的结合才能经营好企业,为百年品牌的创立跨出坚实的第一步。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