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话题】五位不同背景的基层牧者对《泣血的侍奉——一欲辞职基层传道人的心声》一文的反馈与观点

作者: 姚颂恕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7年02月09日 10:37 |

农村春节前,一篇泣血的侍奉——一欲辞职基层传道人的心声的文章在许多基督徒中尤其是牧者中引起微信刷屏,其中作者以亲身经历写到自己所经历的“工人做工与工人得工价”的纠结,其中作者写到:“未曾走入侍奉的人或许永远不会清楚,侍奉上帝之中的艰难,这种艰难在我国的北方尤为严重。曾经我踌躅满志,要与教会共存亡,不管前面有多少的难处,我都想过要扛下来;而如今我踌躇迟疑,前面的路似乎越来越迷茫,令我感到服侍上帝并不是只有一腔热血就可以走得下去的。白天因为四处讲道,所以我尽量不使自己想生活该怎么办,并且我无数次藉着对别人的安慰来安慰我自己,来告诉自己我就是这么安慰信徒的,为什么一到夜里躺下入睡的时间,这样的话再也安慰不了我自己了呢?”

他还谈到,“很多在教会侍奉的人其实都是泣血的侍奉,他们将侍奉上帝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可是回到家里心里却在呕血。或许他们一直在想“子规夜半犹泣血,不信春风唤不回”,终有一日教会会被转变的,然而随着肚腹一天天的干瘪下去,寒冬似乎更加凌厉了。在我打算离开教会的念头说给我的负责人之后,人家并没有任何的怜惜,只是一句话:你难道不怕神么?!你读神学读了这几年,你离开教会神会管教你的!然而我想到的是,教会现有制度对我的管教已经使我顾不得上帝的管教了。”

对于此文在微信中的评论就已数百条,200多人留言和评论,发表了不同立场的态度,有同情、鼓励、反思、抨击,也有反对、劝诫甚至冷嘲热讽。日前,基督时报同工邀请了几位来自不同宗派背景的基层牧者对此文分享了他们的态度和观点。

——西北某三自教会的一六十多岁的牧师: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

我看了这篇文章,也看了200多条评论,同情、理解的不少,但是需要可操作的建议和实质性的帮助。

我曾经对有条件的教会建议,请他们给传道人开资,结果受到攻击,说我无权干涉“别国内政”、手伸得太长。但是终究还是推动了一些,所以需要行动。我们去年就顶着压力给一对传道人夫妻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价值40多万元的房子,推动教牧保障制度建设。

这样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教牧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负责人观念落后且心胸狭窄、信徒们不了解教会的管理情况、传道人本身讲道及沟通能力有限,等等。尤其是教会的负责人,若气量小、胆量小,教会事工就会受影响,很难突破恶性循环。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谁都是弱者,人掉在水里了,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把人捞出来,而不是先教他学习游泳。正是所谓的“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腰不疼。”

同时,灵界有争战,参战需谨慎。既然选择了传道,就要有骨气,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活为主工忙,美仗打过安息矣,死留嘉言在,天堂加冕何哀哉!

——东北某家庭教会年轻师母:靠自己的劳力赚钱是美好的见证
注:目前这位师母是全职传道人

我所在教会的特色是并不要求你必须做传道人,而是可以选择做其他侍奉,比如从事设计、市场等方面的工作。

这片文章的作者遇到目前这样的困境的原因很多。从作者的角度分析的话,从他的表达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倾向于感情化的人,感情化的人看问题多会有敏感与伤感的因素,他的文章让人感受到一种文人郁郁不得志的哀叹。感情化的人看事情、看问题、靠自己,往往都不够客观,会比较自我的解释一件事情:基本没有自己多大责任,都是环境的责任,他人的责任。所以发生这样的结果,和他的性情有一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教会的制度,或者教会的负责人本身存在的问题的确会导致他所说的情况,即做工却难以得工价,我也经历过。在人的需要面前,教会制度有不能被灵活使用的时候。明明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但是有时却好像人是为安息日设立的。

总之,都是有一定责任的,不是完全由某一方的错误导致的。

我同意作者说的——如果自己的自尊不允许自己坦然接受奉献,反而会受伤,甚至受伤之后接受的奉献数目尚且不够自己用的话,不如做兼职,自立传教,有多大的信心,就做多大的事情。我自己就曾经求神给我预备一个在时间和精力上和我的服侍不十分冲突的工作,我希望自己可以供给自己所需。后来神成就了,而且很多次都成就了,那几个工作特别合适——时间、职位、经济上都恰到好处。我如实向神诉说我的软弱和需要的时候,感受到的不是神的责备,而是很大的喜乐和平安,因为若是只靠着我自己的能力,我找不到那么合适的工作。

更何况靠着劳动供养自己,这个并不羞愧,而是很好的见证。但前提是不要自己逞能,而是要靠神的祝福和怜悯。

——华东某教会的中年女牧师:“感到像一个属灵的乞丐”,是因为自己内心是乞丐

我不太喜欢这个文章的作者,这个作者好像觉得自己得到的回报和付出不成正比。既然要侍奉神,那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这一条路就是一条牺牲的路、一条付出的路。使徒保罗在传道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工价,他是靠着自己的一双手供给了同人和他自己的需要。

一个传道人首先得明白什么叫“耶和华以勒”。在干旱之时,先知以利亚不也有乌鸦们给他叼饼吗?上帝也不会饿死他的仆人的。耶稣说,你出来传道的时候,口袋不要装钱,不用拿两双鞋,言外之意就是上帝会随时来供应他的仆人的。

200年之前,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的时候,又有几个能得工资呢?那是中国连个信徒都没有,谁来帮助他们?他们不是也全然地服侍了吗?差会——他们的母会也许会给他一年的生活费,我想也不够他养家的。

我认为如果一个传道人认为传道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的话,是不配服侍的。作者说,他去讲道,对方给他一点工价,他就像乞丐一样接过来,那是因为他的心里就是乞丐,他是以传道为职业的。无论对方给自己多少钱,真正的传道人会凭着爱心和感谢接过来,并相信对方是诚心的。

我认为作者的贪心太大,“泣血的侍奉”,写得这么哀怨会给人造成试探的,这样还有几个人敢走这条道路呢?

——华东某教会网络事工的义工:神看顾飞鸟,人也要改变

因为做教会网络事工,对各地的教会有了逐步了解。许多地方的教会确实在传道人供给上出现了问题。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一方面是教会的牧者对传道人供应的看法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信徒对供养传道人缺乏认识,对奉献更是缺乏认识,因为现在很多的牧者不敢在教会传讲奉献的信息,总担心讲奉献会导致信徒流失。信徒本身领受的不是全备的福音,怎么让信徒做全备信徒呢?

在对供养传道人方面,许多人认为他们接待、供养传道人,传道人应该感谢他们,其实应该是他们要感谢传道人,这奉献不是给人的,而是给神的,神籍此给人参与事工的机会,使人在神家的事工上有权、有份、有记念。尼希米对嗤笑、破坏城墙建造工作的人们说:“天上的神必使我们亨通。我们作他仆人的,要起来建造;你们却在耶路撒冷无分、无权、无记念。(尼2:19-20)”

信徒是否应该为牧者祷告呢?应该。牧者不敢对信徒讲这方面的信息,其实是虚荣心在作怪,并没有谦卑下来,牧者不是更刚强,而是更容易遭受撒旦的攻击:“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太26:31)”所以,教会的牧者是最需要信徒代祷的,而且要主动邀请他们代祷,保罗也说:“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

传道人有辞职的想法,从根本来看是对侍奉的认识不足。在教会服侍,不是凭热心,更不是凭恩赐,乃是需要神的呼召。所以,教会事工不是先“恩赐”、后“呼召”,而是,先“呼召”、后恩赐。如果传道人以恩赐自居,忽略了神的呼召和圣灵的感动与充满,那么他的恩赐将不再是恩赐,而是才能。传道人不要找借口离开教会追随世界,撒旦总是从最小的破口之处,让人逐渐的沉沦;更不要把看顾飞鸟的神看小了。

——西南某教会事工义工:赞成辞职,与其踌躇,不如果断

我赞成该传道人辞职,侍奉的道路本来就漫长而艰辛,若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与其踌躇、迟疑、勉强、作难,不如果断辞职,心不甘情不愿的侍奉必不能讨神的喜悦。

矛盾产生的原因,从传道人来说,也许在于教会现有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但我认为矛盾产生的原因更多是在于该传道人自己。教会是神在掌权,与其找制度的原因,不如找自身的原因,对于当初的“踌躅满志,要与教会共存亡”服侍教会的期待与目标,以及作为一名传道人将会遇到的种种艰难认识得不清楚,所以才导致如今想要辞职,侍奉的道路走不下去。

他在文章中提到,他觉得自己有讲道的恩赐口才,但是不见得别人也这样认为。感动人心的讲道才是最有力量的,服侍得对了,其他的自然水到渠成,金银都是神的,祂要赐予谁就赐予谁,相当的简单。

教会应该如何做呢?牧者应当辅导该传道人认清自己的目标,认清内心对工作和生活的期待,并帮助该传道人调整好心态,鼓励他自由选择是否辞职。

我自己作为义工服侍教会几年,因为一开始就没有想有什么收入,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感觉到什么落差。生活方面,有教会、弟兄姊妹的奉献,没有任何缺少,也从没有想与其他人的生活比较。做神要我们做的事情,神自会有供应。

(本文根据五位受访者对此话题分享的要点进行整理刊登。对其中各自观点,本站保持中立。)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