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微信

从伤害到怜悯:从俄巴底亚书及好撒玛利亚人比喻的反思

作者: 黄嘉汉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16年12月25日 09:40 |

前言:

相信我们都会认同怜悯是一种的美德。然而,我们也要承认在今日的世界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不一定以怜悯相待:我们可能见到国与国之间,强大的国家伤害弱小的国家。就如在叙利亚Aleppo 现在所面对的轰炸与攻击;就人与人之间而言,处于优势的人,也会伤害弱小的人。相信大家熟悉昔日魏国新君曹植丕强迫弟弟曹植要七歩成诗,而曹植因而所作的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弟兄都可以为权力而相残。在人的眼中,施怜悯不是必要的事。那麽,在上帝的眼中,祂怎样看待这种事情?当我们细心研读俄巴底亚书十至十四节和路加福音第十章第廿九至三十七节这两段经文时,我们会发现这两段经文是上帝要我们学习停止伤害,施行怜悯。当我们留心这段经文时,我们会发现三个有关停止伤害,施行怜悯的行动,是我们今天要留心。

从袖手旁观变为上前扶助

首先,若我们要学习停止伤害,施行怜悯的美德,我们需要从袖手旁观变为上前扶助。当我们读俄巴底亚书时,我们都会发现这本圣经内最短的先知书是写给以东这个在犹大以东的国家。其实,当我们细心留意旧约圣经,我们不难发现以色列人及以东人本为「兄弟之邦」,因为以色列国是由雅各而出,而以东则由他兄长以扫而出1。可是,以东与以色列的关系一直都是恶劣的,而且从以色列建国开始,先后有七次军事上的衝突2。因此彼此的关系极差。若我们相信俄巴底亚书是在犹大国及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帝国攻破后十年的处境下写成时3,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俄巴底亚书十至十一节所指的是什麽事情:当犹大国及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帝国攻破的时候,以东人就「站在一旁像与他们同伙。」这就是指这些以东人看到事情这样发生时,他们袖手旁观、漠不关心4。这是上帝使以东人要被剪除、使他们的名号绝迹于世的其中一个原因。

的确,上帝对这种袖手旁观、漠不关心的行为极不喜悦。那麽,上帝希望我们怎样回应?当我们留心路加福音第十章第廿九至三十七节的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时,的我们发现在三十至三十二节中,耶稣以祭司和利未人不去救助,被抢劫、被打得半死而被丢在路上的犹太同胞来指明那些是没有爱心、袖手旁观、漠不关心的人。同时在三十三节,耶稣口中的撒马利亚人,就是被当时犹太人所恨恶的邻舍,以真实的行动关爱这位有需要的人,作为那些袖手旁观、漠不关心之人的强烈对比。当我们将以上对经文的分析所出整理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在上帝的眼中,祂希望我们要从袖手旁观变为上前扶助。

对我们而言,「各家自扫门前雪」是我们常会经历到的情况。有些时候,这可能是我们未信主之时的待人之道。然而,我们今天已是跟随主,与神同行的门徒。圣经提醒我们要用恩慈想待,而且见到需要帮助之人的时候,我们要从袖手旁观变为上前扶助的耶稣门徒。主若不喜悦人对需要帮助者袖手旁观、漠不关心,我们是否愿意从袖手旁观变为上前扶助的耶稣门徒?

从幸灾乐祸到动了慈心

我们的确需要学习从袖手旁观变为上前扶助的耶稣门徒。同时,若我们要学习停止伤害,施行怜悯的美德,我们需要从幸灾乐祸到动了慈心。当我们留心俄巴底亚书经文第十二至第十四节时,我们发现经文一共出现了八次的「不当」,用来仔细说明上帝认为以东人如何向犹大人施行强暴。当我们仔细留意书经文第十二节的三个「不当」时,我们会发现当时的以东人看见犹大国及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帝国攻破的时候,他们「瞪眼」看着犹大的人,这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来看待犹大人的态度5。还有,他们因犹大被攻破而欢乐和大言不惭地说出狂傲的话。因此,当时的以东人以幸灾乐祸的心态对待这些受尽困难的犹大人。这是上帝使以东人要被剪除、使他们的名号绝迹于世的另一个原因。

的确,上帝极不喜悦这种以幸灾乐祸的心态对待对困苦之人。那么,上帝希望我们怎样回应?当我们留心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时,我们会发现在三十三节,耶稣口中的撒马利亚人是因着「动了慈心」,才有行动帮助这位受困苦的犹太人。当我们留意「动了慈心」这个词在路加福音的使用时,我们会发现除了在这段经文出现外,还有在耶稣于拿因城因见寡妇丧独生子而「动了慈心」,使她的儿子复生6。而且,耶稣在浪子比喻中,以「动了慈心」形容代表天父的父亲见到失丧小儿子的心情7。因此,「耶稣刻意用这词去描述撒玛利亚人对这人的爱,就是要说明这撒玛利亚人活出了父上帝和耶稣的爱。」8因此,耶稣强调真正怜悯的行动,必须要有怜悯的心才能成事,而这怜悯的心是从神而来的。当我们将以上对经文的分析所出整理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在上帝的眼中,祂希望我们在面对困苦的人要从幸灾乐祸转变成为动了慈心。

对我们而言, 我们需要反省自己内心深处的属灵情况:一个幸灾乐祸的人是表明他内心深处缺乏了爱心。相反,一个能够种了慈心的人,这表明他内心是充满了爱心。然而,若我们希望能心存爱心,我们需要回归到天父身边,常常透过祈祷、读经及默想,细细思想主对我们的爱,我们才能因体会神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因而能够心中充满着天父的爱,对受困苦的人施怜悯。天父的慈爱才能推动我们这些领受祂爱的人向其他人动慈心、施怜悯。主若不喜悦人对需要帮助者幸灾乐祸,我们是否愿意从幸灾乐祸变为动了慈心,帮助他人的耶稣门徒?

从出手伤害到医治照应

我们的确需要学习从幸灾乐祸变为动了慈心。若我们要学习停止伤害,施行怜悯的美德,我们需要从出手伤害到医治照应。当我们留心俄巴底亚书经文第十三至第十四节其如的五个「不当」时,我们会发现当时的以东人看见犹大国及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帝国攻破的时候,他们不只幸灾乐祸,他们更进到犹大国及耶路撒冷的地土,伸手抢犹大人的财物。而且在路口守候着逃难的犹大人,为要消灭他们。最后将那些剩下的倖存者交给犹大人的敌人9。因此,当时的以东人出手伤害这些受尽困难的犹大人。这是上帝使以东人要被剪除、使他们的名号绝迹于世的其中一个原因。

的确,上帝极不喜悦这种以出手伤害的行动对待对困苦之人。那麽,上帝希望我们怎样回应?当我们留心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时,我们会发现在三十四至三十五节中,耶稣口中的撒马利亚人,他用油和酒倒在这个半死的犹太人伤处,为他包裹好,扶他骑上撒马利亚人自己的牲口,好好在旅店中照顾他,更吩咐店主好好照顾这位受伤的人,亦为这位受伤的人付上金钱,使他可以好好休息。我们见到这位撒马利亚人以细心又具体的行动,医治及照顾这位犹太人。当我们将以上对经文的分析所出整理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在上帝的眼中,祂希望我们在面对困苦的人要从出手伤害转变成为医治照应。

对我们而言,我们需要留心我们的行为。当我们面对着受困苦、受迫害的人时,我们是否愿意用具体的行动,将上帝的爱带给这些有需要的人,使上帝透过我们的行动,可以医治及照顾这些受伤的人?我们会否愿意留心我们的行为及言话,会成为这些受伤之人的利剑,刺伤这些受困苦的人

总结

放眼世界,我们也要承认,今日的世界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不一定以怜悯相待。我们的成人世界都无声无息中塑造了我们,要我们接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损人不理己」等的价值观。当我们成为门徒,与主同行时,今日两段经文提醒我们要学习停止伤害,施行怜悯:在上帝的眼中,祂要我们从袖手旁观变为上前扶助、从幸灾乐祸到动了慈心、从出手伤害到医治照应。请问我们的心态和行为是在施怜悯吗?请问你是否愿意与神同行,求主赦免我们,帮助我们能够从伤害到怜悯?


注:此为笔者在自己所牧养的教会,用粤语及国语宣讲的主日信息,经修改后与大家分享。

注释:

1.参 创25:23 ↩

2.参 撒上 14:47,撒下8:13-14,王上11:14-22,代下20:2;21:8-10;25:11-14;28:16-17 ↩

3.克莱基著、戴哲民译,十二先知书注释上册,香港:文艺,1989年,203页。 ↩

4.黄天相著,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公义与慈爱,香港:明道,2009年,63页。 ↩

5.黄天相著,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公义与慈爱,香港:明道,2009年,66页。 ↩

6.路7:13 ↩

7.路15:20 ↩

8.鲍维均著,天道圣经注释:路加福音(卷上),香港:天道,2008年,496页。 ↩

9.谢慧儿著,俄巴底亚书、约拿书,香港:天道,2014年,79页。 ↩

作者简介:Tony Wong 黄嘉汉
黄嘉汉 (Tony) 毕业于多伦多Tyndale Seminary & University College,道学硕士-主修基督教教育事工(M.Div - Major in Educational Ministry),亦为田纳西州的庄逊大学(Johnson University, Tennessee)领导学哲学博士研究生。Tony 现于加拿大西部牧养教会,亦为加拿大华人神学院-基督教教育学院的特约教学同工。

文章原载自信仰百川网站www.faith100.org,基督时报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