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基督教基层牧者谈:如何发挥社区工作方法在宗教服务中的作用?

作者: 姚红岭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16年01月18日 08:46 |

宗教信仰具有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双重性。就信仰理念而言,它是信徒个体的思想认知。就宗教性而言,任何的理念都将最终呈现为一种认知后的行为选择。故,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就说过:宗教是文化的本质,文化是宗教的表现。有什么样的宗教,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简言之,宗教理念最终体现为社会实践。既然宗教具有社会性效应,那么,宗教就同样具有社区工作的一般性特点,也就是说,宗教的社会性行为,或者宗教本身的宗教服务,就需要借助于社会性的工具和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和宗教的社会服务就有了共通性。

如何发挥社会工作方法在宗教服务中的作用,这是方法论的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做一点管窥性思考。

一、何谓社区工作方法
二、何谓宗教服务
三、如何发挥社区工作方法在宗教服务中的作用

 

一、何谓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关于社区工作的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共同点:

1.它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介入手法;
2.它是一项有计划的行动;
3.它是一种过程;
4.它是运用集体行动的方法;
5.它鼓吹居民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
6.它能找出及满足社区的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促成社区整合,改善社区生活质量;
7.它能发展居民能力,加强其自主性;
8.它能促进社会转变。

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有如下述: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2.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
3.寻求社区需要与社区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或预测社会问题,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进步;
4.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5.发挥人民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
6. 培养互相关怀、互助互济的美德;
7.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社区工作的特征:
1.以社区为对象;
2.结构导向的分析视角;
3.广泛的介入;
4.强调居民参与;
5.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
6.运用社会资源;
7.政治性的特点。

社区工作的模式:
1.社区照顾;
2.社区组织;
3.社区发展;
4.社区计划;
5.社区教育;
6.社区行动。

简单地说,社区工作是献身于增加非专业人士的知识、增强人们应对困难和窘迫环境的能力、使人们能够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有更大控制能力的一种专业;社区工作者激励和支持社区的个人和群体努力改善自己社区生活的条件,鼓励居民互助、自主和解决,提升居民的各种能力;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增加居民信心、技术和社区自组织的权利,促进社区整合,改善社区环境,实现社会公正。

社区工作方法就是动员社区本身的力量,而非行政的,政府的力量,去解决社区自身的问题。这是公民社会成熟的必然标志,也是健康社会必须的形态。

二、何谓宗教服务

宗教服务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承传。就基督教而言,耶稣当年的侍奉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传道、医病赶鬼,以及关心大家的具体物质需求。也就是说,基督教宗教服务对象是人,而致力于满足人身心灵三方面的需要。即灵性需求,感情和道德需求以及身体的物质需求。后来,耶稣将这一理念传递给祂的门徒,从而使宗教服务成为教会的承传。

宗教服务包括了通过教义牧养、建立、提升和归正宗教信徒的价值理念,帮助他们建立起正能量的价值观;通过行为规范建立起高雅的荣神益人的行为模式,提升信徒的素养;同时通过组织宗教团体的人力物力,参与和主动建立对社群的心理辅导,生活照顾,科普宣传,以及帮助解决客观的生活困难,并帮助其建立必须的生活圈子,培训其生活技能等等的一系列服务。这些服务甚至不具有宗教性,甚至不仅仅是由宗教团体、宗教场所、抑或者由信徒参与的服务行为,而是由宗教发起发动或者参与的社会性服务。宗教服务着重从道德和灵性方面去帮助需要的人群,同时也兼顾对方的生活需求。

在国外,宗教服务是社会服务,社区服务最中坚,也是最主要的社会服务资源。政府的行政参与和干预都比较少。实际上,若非特别的天灾人祸,基于一般性的社区问题,宗教服务等社会服务基本可以维系社区的良性运作。我们看到在欧美国家,每当出现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宗教团体往往都比政府反映的要快,服务得也更加彻底。在国内,宗教服务还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宗教服务的深度广度都没有基本的定向。因此,宗教服务还有极大的发挥空间。

宗教服务也有如下特点:
1.非行政的社会性服务;
2.带有人文关怀的服务,超越了一般社会服务的工作性质,宗教服务带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3.宗教服务关乎人身心灵的健康需求,而不仅仅满足某一块的需要,具有全人健康的彻底性特点。
4.宗教服务包括宗教团体、宗教组织、宗教场所,和宗教徒个人的服务。
5.宗教服务的对象包括信徒和非信徒。
6.宗教服务有着教义支撑和悠久的教会传统,是教会使命之实现的一部分。
7.宗教服务在国内有产业化和专业化趋势,亟待政策的适应。
8.宗教服务也有跨宗教趋势,存在不同宗教合作的可能性。
9.宗教服务的专业化,为政府购买宗教服务提供了可行性。
10.宗教服务有社区化趋势,不同服务形态对社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特点,我们看到社区工作方法和宗教服务有着大面积的交叉空间。社区工作方法可以在宗教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社区工作方法在宗教服务中的作用

宗教服务在国内已经蓄势待发,有待政策的明朗化。同时,宗教服务在国内也依旧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尽管宗教服务有着和宗教一样长久的历史,但因为中国过去特殊的国情,宗教服务在国内依旧是方兴未艾,或者说是跃跃欲试,而不知政策给予的许可扶持。因此,即使宗教服务的历史比我们当下的社区工作方法论要悠久得多,但后来者居上,当代的社区工作方法论已经发展为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社会工作理论和体系了。因此,社区工作方法对国内刚刚准备,或者有可能兴起的宗教服务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宗教服务变得更加科学、专业、规范而更加有实效性。

具体而言,笔者以为,社区工作方法对宗教服务可以起到至少以下作用:
1.社区工作方法可以为宗教服务提供科学性的方法论;帮助宗教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
2.社区工作成熟的模式可以对宗教服务起到借鉴性作用。让宗教服务可以借鉴其既有的成熟模式。
3.社区工作既有的规模市场可以吸纳宗教服务的参与,而不是让宗教服务另辟领域。两者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天空,也能起到互补互益互利互惠的作用。从而提升服务效率,拓展服务空间,提升彼此的价值。
4.社区工作可以开阔教会的眼界,让教会借此认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拓展自己的境界。
5.反过来,宗教服务同样可以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所有行为背后都有其动机——价值选择,人们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伦理支持,即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提供能支撑自我人格独立的原因。宗教性的奉献精神,人文情怀,都是作为社会工作者最不可少的精神动机和支持。说到底,服务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没有宗教精神的奉献精神,社区,或者社会工作不过是糊口的工作。你无法在薪水酬劳外享受工作的乐趣。而当工作变为神圣的侍奉,服务成为甘心乐意的奉献。社区服务便有了精神的底气。而宗教服务有了社区服务的方法论,政策支持,成熟模式和市场规模后,我们的服务也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最后,无论是社区工作,还是宗教服务,在国内都不算是一个成熟的传统产业。我们都有许多的路要走,更需要有稳定的政策导向的支持,和社会大众的国际性视野的认知及认可。可以肯定的是,社区工作方法对宗教服务能够起到正能量的积极作用,而后者也能让前者的工作具有精神价值。而这种非行政性的,非政府性的服务,将是构成和保持健康社会的最重要的精神因素和客观性基础。

文章原载自张远来博客,原文链接可按此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