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特稿】面对贫穷传道人的呼声,我们捐还是不捐?(上)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02月17日 08:47 |

最近,从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来的一条图文信息,让一个教会的基督徒路加姊妹很是纠结。

信息其实很简单,一位边远山区的传道人说自己的教会是危房亟需修缮,呼吁弟兄姐妹们爱心奉献,同时还附上了几张教会的照片,照片中的教会内景虽然不算触目惊心但十分简陋,让人看了着实于心不忍。

朋友热心转来,呼吁伙伴们要不要一起奉献。可是这条简单的信息却在路加姊妹心中引起了一连串的涟漪。

事实上,路加姊妹并非是吝啬之人,反而十分慷慨。从2006年开始到今天,她一直没有停歇得给各地不少苦于贫穷的传道人常年资助和奉献。只是因为她习惯“默默的、尽量不让人知道的奉献风格“,周围很少有人晓得此事。

也正是由于差不多9年的资助经历,并且自己也去这些传道人服事的地方探访,由此她陆陆续续真实接触了很多广西、云南、贵州等偏远山区的不少传道人。而朋友转来的信息中的那位传道人恰好她认识:她不仅给过对方长年的资助,还亲自去探访过。

可她接触和了解的结论是,这位传道人所在的教会建筑的确是破旧的,但真实情况却是多年来这位传道人以此呼吁各地奉献;不仅仅她,各地还有其他不少弟兄姐妹寄去奉献,也还有其他人定期奉献供养这位传道人,但奉献并没多少用于教会修葺,反而是这位传道人家里面盖起大房子,路加姊妹不敢随便猜测她和其他人的奉献是否大多都被这位传道人用于自己家的盖房和生活了,不过看到的是这位传道人的生活水平“和当地做生意的人差不多“,反而是周围的普通信徒显得寒酸不少,反观临县的传道人则是实打实贫穷与艰难,“房子的墙壁都好像风一吹就倒一样“,让她着实心酸。

正是如此,她停止了对这位传道人的奉献。可是,故事并非结束,她仍旧常常在微信圈等社交媒体上看到别人转发的这位传道人多年来内容一样的呼吁信,“这个信已经好几年了“,这让她颇是为难,“我不想站出来说这信的很多内容是不真实的,毕竟这样会直接伤害到这位传道人,也会寒了不少弟兄姐妹的心。”而这次,是朋友直接转来信息说想奉献还问她要不要一起奉献,更是让她有口难言,心中十分纠结。

“我只能含糊得跟朋友提醒说,‘热心和智慧是不一样的,我们奉献前需要好好祷告和了解‘。“路加姊妹说。

而这也是路加姊妹资助9年,经历不少真实案例带来的困惑后,得到的最后的结论,在与基督时报同工叙述她的故事的1个小时里,这句类似的话她说了不止20次。她说,这也是她最想提醒许多弟兄姐妹的。“我们如果只是凭着血气和热心奉献,没有智慧、没有了解,不仅是我们自己会伤心,也许还会害了一些传道人,让他们有借口贪婪以至于跌倒。”她不无感慨地说。

事实上,路加姊妹的遭遇并非一个没有代表性的个案,它触及了一个中国教会不可忽视的群体:“贫困传道人”。

时下,虽然中国教会面临向城市教会的转型,愈来愈多的人涌现城市,城市教会也越来越成为中国教会的主力,但从数量上说,农村教会仍旧占据庞大的比重。因为传统教会供养传道人观念淡薄等各种原因,不少农村教会的传道人十分贫穷,偏远地区的更是如此,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偏远山区。

来自这个群体的呼声值得我们关注,但同时也切实存在着路加姊妹的遭遇反映出来的负面问题。

因此,到底面对来自贫穷传道人的奉献呼声,我们捐,还是不捐?或者说,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回应这些真实的呼声?

围绕此话题,基督时报邀请了不同地区的信徒和同工分享,其中有常年资助传道人的平信徒,也有接受稳定资助的传道人,接触过多位贫穷传道人的同工,创立捐献事工的负责人,地区堂会的牧师等,盼望藉着不同角度的观点和探讨,让我们更好的关注与思考这一话题。

让路加姊妹五味杂陈的捐助经历

说到最开始是如何走上甘心乐意资助传道人之路的,路加姊妹回忆起2006年和教会牧师一起前往云南少数民族教会的一次探访,看到当地一个传道人辛苦服事,但却因为没有工资和收入,3个孩子没办法正常上学读书。“传道人悲惨的生活就在你眼前,让你实在放不下”,于是她提出以后每个月供应对方800元人民币。

 800元当时在那个地方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当时那个县城公务员的月工资也就500元,200块就可以请差不多20个人在县城最好的饭店饱饱吃一顿了。生活消费很低,所以,就想让他把这800元用于自己的生活和给孩子上学的费用上面,自己可以安心服事。”

出乎她意料的是,一年之后,她偶尔从再去那里探访回来的一位牧师口中得知,那位传道人反而拿她资助的钱租了个店面,开了个店卖些零食杂货,也不传道了。“知道之后,真的很伤心”,但路加姊妹觉得对方一定也是有很多艰难的现实情况所以如此选择,“而且,我想到是,我给他的奉献,不是我的事,是上帝的事”,带着这样的信念,她继续没有中断每个月的定期供应。

之后再1年多之后,这位传道人来了电话联系,告诉说她自己把资助开小卖部了也不传道了,后来一场洪水把他的店面和家都冲跑了,“神管教了我”,没了店面的他又回去传道了。

他对路加姊妹说:“对不起,我忘记你最初给我钱是给我生活和孩子上学用的。这是神给我的教训。你以后不要再寄钱给我了。“

这事让路加姊妹反思良多。“后来我反思,我觉得这是我自己的错。首先,我对他并不是了解很多,我对他的爱心和热心反而害了他。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他也是挺可怜的,就这样奉献了,但其实当时800元对他来说,是很大的试探。我其实可以直接给孩子交学费,这样也许更好。”这样的结论,让她念叨许久。

类似的经验积累多了,她后来形成了“只是给对方寄圣经”的一种资助方式。她曾经给一个县城里自己没见过的贫困教会寄圣经,那个教会有一位很老的牧师。“后来听说这个老牧师把奉献过去的圣经都卖了,我知道了之后很难过,但是想也许他有他的艰难吧。”路加姊妹猜测说,因为教会穷到没有钱付电费,也许这个老牧师把圣经卖了是为了给教会付电费吧,“即使是卖了,也是有理由吧。“

过了很长时间以后,她去了当地一次探访见到这位老牧师。老牧师非常亏欠的说:”我把你奉献的一些圣经都卖给下面的教会了。“路加姊妹没想到老牧师会主动提到这个事情,她没有打断和质问,只是继续默默听着老牧师接下来的解释,“因为我把生活费都拿去付教会的电费了,我的儿子们需要钱用,没办法所以就只能卖了圣经。”路加姊妹听了很心痛,说:“您不用告诉我您怎么用的。我奉献给的是神,我不用问你怎么用。”

“其实做传道人不容易,有时候他们没有人帮助他们。”路加姊妹讲到这里,不禁感叹说。

比起类似这种因为无奈而做出的举动,路加姐妹无法理解一些的是:有些传道人以一些借口募集比实际需要多几倍的奉献。她遇到过一位西南的传道人分享说爱人要生孩子了,自己在教会里面没有工资、也没有收入,很艰难。路加姊妹打听了一下,在当地最好的医院顺产的话是1000-1500人民币的花费,剖腹产是3000元,“我问对方生个孩子大约需要多少钱,对方跟我说得5000到6000块吧。我说我打听的是最多3000就够了”,于是她给对方寄了3000过去,后来她听说这位传道人还给另外两位牧师发了短信,这两位牧师也都分别寄了生孩子的钱给他。“这样的事情,让我不知道怎么说,我只能说‘这是他的事情,至于他怎么用,是他对神的事情‘。“路加姊妹对基督时报同工感慨说。

让她一直放在心头的类似事情还有很多。她回忆说,曾经她发动自己的教会给边远山区一个教会寄衣服,因为当地传道人说信徒很缺少衣服。“我从我周围的信徒发起,然后是整个教会。我们连续好几年全教会捐衣服,几千几万件的衣服,就这样一车车的运过去,运费都是我们自己掏。可是,后来我过去发现那个村子村民本来就很少,我们捐的衣服一定够用,可是他们穿的并不好,没有人穿的是我们捐的衣服。反而我听说的是,我们那些被捐的衣服都被卖了,这些钱可能都是用在了传道人自己家里….“她的声音里难掩失望和不解。

“我周围也有弟兄姐妹遇到类似的情况:哪一个牧师说教会房子快要塌了要捐款,大家就马上给,其实捐了几年,教会还是没有建起来;还有的拿着教会有裂缝的照片去找捐款,但最后教会的裂缝没有修,反而是自己家几十万的大房子先盖了起来;还有的圣经学校号召给上学的孩子们奉献被子,弟兄姐妹们奉献了一床又一床,可是我们过去看发现,孩子们的被子都那么薄….”

有时候不是单个传道人,而是整个教会有时会弥漫一种“张口要捐献“的气氛让路加姊妹觉得不健康。

最给路加姊妹留下深刻印象的的是一次她和各地同工们去探访西南某个少数民族贫困的教会。“到了那个教会,对方见到我们告诉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需要电子琴、电脑和照相机‘,一张口就要东西。”

“当时,和我们一起去的一位传道人通过直接告诉他们说’我们来不是给你们送东西的‘。”不过,同行之中仍有姐妹很想给予捐献,对方要的也是没有理由的理直气壮,“对方一张口就要1万块的电子琴,我所在的几十年的大教会的电子琴也就三四千块而已,问他们为什么需要这么贵的,1万块已经算是比较顶级的了,对方也答不出来,只是说‘我们要最好的’,其实他们教会没人会弹电子琴,还不知道要去哪里先学。”

“为什么要照相机呢?”路加姐妹问到对方,开始了这样一段对话。
“因为我们唱歌跳舞。”
“唱歌跳舞为什么要照相呢?”
“因为照了相可以发到网络上让更多人看、关注我们,就会有更多人帮助我们。“帮助你们做什么呢?“
“帮助我们把孩子送出去。
”把孩子送出去做什么呢?“
“学习。”
“学习什么呢?“
”不管学啥,反正之后不要再回来了。“

一连串的提问带出来的答案让路加姊妹心惊,只能回复对方说:“你们唱歌跳舞是为了赞美神,不是为了照相让别人关注的。“

还有因为一下子给很多钱让本来合一发展的教会陷入分裂的。路加姊妹回忆说,曾经有工商团契帮助了一个少数民族教会建堂,本来这个教会是很虔诚的、大家也很合一、单纯爱主。但是一下子很多钱进来,矛盾、纷争也开始了,领袖从包工头那里拿回扣、彼此争权夺利的各种事情都来了。“最后教堂建起来了,教会分裂了…”

_page_break_tag_


到底该如何智慧的捐献?

说完这些五味杂陈的捐助经历,路加姊妹的声音透出一种无力与疲惫之感。这些经历压在她的心头,也让她一遍遍地反思。

不过虽然挫败,但谈到她的反思中,她没提过一句“不该奉献,不要继续捐献”。对她来说,“到底该不该奉献,到底要不要继续捐献“这样的问题并不在思考之列。“的确我遇到过让我伤心的传道人,但我真的看到很多传道人真的很穷,手电筒就是家里面最值钱的家具了…….”

“做传道人不容易,有时候他们身边真的没有人能帮助他们。”路加姊妹相信,有无数处于贫困艰难中的传道人亟需我们伸出援手。

但重要的是,我们值得反思的是到底该如何捐献?

自己和周围人挫败的经历激发路加姊妹许多反省。“有的时候,这些传道人跌倒,是我们的错。“她说,“因为我们常常是凭着人的血气捐献,只觉得自己有爱心就够了。但我们的爱心常常会让人陷入罪中,越来越贪婪……”

“我们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主啊,我愿为你做’,但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按照神的旨意去做事?“

“常常是对方一说,我们就给。有时候我们帮助他们也不能无节制。我常常想的是:如果我们不给他们那么多,他们也许就不会那么贪。透过这些经历,我看到的是:有时候不能给对方贪婪的机会,不是一要就给,不要凭血气,先要祷告。“她反复告诫。

“毕竟传道人也是人,也有软弱,在一种环境下也难免会改变。”路加姊妹分享说,她看到一些情况是有些传道人在神学院本来过得是很朴素的生活,可开始服事进入社会后就觉得要和周围的人一样,难免就产生了攀比之心,“现在一些传道人很喜欢攀比,他会跟信徒比较,‘你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

“中国真正需要帮助的传道人有很多,可有时我们不知道怎么帮助他们,我们只是觉得他们很可怜,觉得尽可能给他们捐助就是帮助他们,觉得都是为主做,可并不是这样。反而适得其反,让传道人越攀比、越在乎钱;让他们觉得赚钱原来很容易啊,我随便说一句、甚至一个小的谎言,钱就可以过来,这样会越来越陷进去。”

路加姊妹发现,贫穷传道人中有两极分化的现象,一种是很会给自己做宣传,所以得到很多资金、资源、电脑、电子琴等各类东西,而其他更多的传道人则没有多少渠道为外界所知道,很难找到人帮助。她曾经去过一次云南,发现她去探访的那个传道人很富有、房子也很大,“因为他很会给自己做宣传得到很多奉献,但旁边的传道人的家很破,生活很苦,墙壁基本上是一吹就倒了的样子。”

“我不觉得传道人一定要过很清贫的生活。但问题是这个传道人以让大家给教会破旧的方式给他奉献,可是教会好多年不去修,自己先盖起了大房子。而且因为他会做宣传,帮助他的人越来越多,他觉得赚钱也越来越容易,他觉得这样收奉献是应该的,产生一种习以为然的心理。”

“需要帮助的传道人很多,云南、四川、贵州…都有,我们帮助不到位反而因为我们害了他们。“路加姊妹说,“因为他们得到钱,他们变得富裕了,不传道了,不好好服事了,或者拿着教会的钱给自己家用了…..周围的平信徒也受到试探。”

“当然传道人也可以过很好的生活,可是在周围你的村民都很贫穷的环境下,你那样生活,别人家很破,你家很奢侈,你怎么给别人传福音呢?”

那么,如何如何更好的捐献和帮助呢?路加姊妹反复强调,千万不要凭血气、冲动,而是要凭智慧。“有时候爱心和血气、火热与智慧是两回事。

她不无遗憾地说:“我常常告诫周围的人你们奉献时要有爱心、智慧、和眼光,可常常我自己也忘记了。我们应该奉献,因为我们赚的钱并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是管家、要管好而已,但常常我们管理不好钱财,常常我们的奉献是靠着血气。”

“每个基督徒都有帮助其他基督徒的使命,每个教会也都有帮助其他教会的使命,可有时我们还是凭着血气、而非智慧。”路加姊妹强调说,“无论个人还是教会,都不要靠着血气去做。”

那么,血气是什么呢?路加姊妹介绍说: “血气是‘啊,好,我马上打给你钱‘,没有祷告、没有核实和考察。“

路加姊妹说:“给他们帮助的时候要有智慧。“她一一分享她自己透过教训总结到的经验:
“不要只是通过他们的图片和信息就贸然给钱。必要的话一定要去那里真实的了解和考察一下,或者找可靠的人去那里真实的看过。”
“如果真的去了解了,那么提供帮助是可以的。当我们没有去过、没有亲眼见过、没有真的了解过,我们最好不要随随便便的给。“
“我的原则是如果对方有了新的供应和收入,我就不再供应这个人,而是找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了。”
“杜绝给对方贪婪的机会。比如捐衣服,我会让当地的同工发过来一个个孩子的照片,然后再寄钱,一个孩子200元,然后每个孩子拿着钱再找一张相,确保钱真的到了每个孩子的手里。我也直白的跟当地的同工说这样做的理由,对方也很是理解。这样做的话,这个同工就没有了贪婪的机会。”
“有的教会有特别想资助的教会,那么,教会需要派人去,要好好考察和了解。多看多听,教会不要随便的把钱捐过去,让人跌倒。不少弟兄姐妹就是因为后来知道所捐非人,信心变得软弱的。“
“不要一下子给一个教会很多的钱,不能一下子给对方几十万。也不要一下子给一个传道人很多的钱,可以每月定期供应。几万块对一个教会来说不是小数目,需要有智慧的去做,免得对方跌倒,不要给他一个贪婪的机会。.“

说到最后,路加姊妹也坦言,自己在捐献上遭遇的一些挫败多多少少跟她的捐献风格有关,”我是个人性的捐助,不太想让人知道”。不过,她无奈地表示,的确她也觉得透过教会或事工做,或者请当地教会更多监督,或许会避免很多问题。“通过事工走,也许效果会好些。”

但现实是目前在国内很难找到做资助传道人的成熟事工,“经历这么多,我感受到你捐助的那个教会的传道人很重要,最好是有教会和事工跟这些传道人建立联系,真实的了解对方。但我周围没见到过这样的事工。”而且常常偏远山区就那么一个教会,那个传道人就是那个地区的领袖,很难监督。

“监督是很难的。往往这些地方非常贫穷落后,教会也是非常艰难,还怎么提健全透明的管理制度呢?“路加姊妹慨叹说。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使用化名。文中观点属受访者意见,基督时报网站保持中立。独家稿件,欢迎个人分享并注明来源与链接,其他媒体与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