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做财主还是拉撒路?基督徒如何做到内外都丰富?

作者: 祝剑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9月23日 23:53 |

耶稣所讲的“财主和拉撒路”比喻里面,我们要做财主式信徒还是拉撒路式信徒呢?有人想,做财主呢?虽有丰富的财物、无尽的享乐,但不能进天国。作拉撒路式的信徒呢?虽能进天国,但生前活得太苦。那就“活着做财主,死后做拉撒路”,是不是就两全其美?

网友“香柏树”对照此段比喻中的三个人物,“财主”、“拉撒路”和“亚伯拉罕”,体现现基督徒的三种不相同光景:外富内穷的财主;内富外穷的拉撒路;内外丰富的亚伯拉罕,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内外都平衡丰富的基督徒。

我们不要把焦点只放在财主和拉撒路,拉撒路和财主的比较上,也不是放在二种的光景的选择上;要跳出做财主、还是做拉撒路式的信徒这个圈子;要追求成为亚伯拉罕式的基督徒,里面蒙神赐福,外面也蒙神赐福,作个“里外平衡丰富的基督徒”。

一、    外富里穷的财主

这个财主外富――拥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内穷――没有神,没有基督,活在世上没有指望。

在圣经中有很多财主:有智慧的财主(例如:旧约中的亚伯拉罕、新约中的撒该),有无知的财主(例如:马太提到的少年财主、路加在12章、16章、21章中提到的三个财主、)。不同层面的财主,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其不同的追求目标。 

随着外在物质条件好了,生活就会奢侈起来。财主的无知,会带出一种错误的人生理念,只讲究肉体的享乐,以吃吃喝喝为最高追求(这里的财主与路加福音12章中提到的无知财主是同类),加上心中没有神、没有基督、对将来的结局没有知识,就更加注重肉体的享受。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宴乐,是罪中之乐,只会带来苦中苦、愁上愁。他的财物无法给他的人生增添快乐和幸福。

而面对贫穷可怜的拉撒路,则显出财主的吝啬与冷漠。在圣经可以知道拉撒路当时的情况,从外在的条件看,他是世上最贫穷,最可怜的人:身残、贫穷、没有社会地位。这样可怜的人放在他的门口,天天如此,天天相 见。他有没有生发怜悯之心?有没有伸手给他一碗饭?有没有伸手给他一件旧衣服?没有,他尽愿用饭去喂自己的宠物狗,也不赐予拉撒路一口饭。

总之、他是没有一点爱怜之心的。所以,在百年之后,灵魂落在痛苦的结局里面(路16:23-26)。

二、    外穷里富的拉撒路

拉撒路是外穷——一无所有的可怜人;里富——得蒙救赎恩典,享天国祝福的人。

“又有一个讨饭的”,这句话反映出拉撒路的现状;第一、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第二、衣不遮体,饭不饱腹。

而且他非常痛苦――“浑身生疮”;行动不便――“被人放在财主门口”;没有地位——“要得财主桌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

他虽然可怜,但又是世上最蒙恩的人。虽苦又甜,虽穷又富。因着他信靠神,在神 面前是得到了荣耀的地位和恩典。

他死后,他可以坐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路16:22),因为人他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这样的结果,在圣经中有明显记载的惟独他一个人。

拉撒路对神的信靠与追求,是我们要学习的,外在的贫穷不是基督徒要看齐的。如果都是象拉撒路那样的信徒,自身靠周济过日子,就谈不上显更多的爱心了,教会无法开展各项事工,就谈不上发展。我们要学习的不是拉撒路的穷;而是要学习拉撒路在艰难的环境条件下,仍能跟从主的信心。

三、    里外丰富的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在圣经中是一位极具典型的人物,是历代圣徒学效的榜样,是我们追求的一个表率。里面有丰富的灵性;外在有丰富的生活。

1、    亚伯拉罕的内富

首先,亚伯拉罕的信心真是非同一般,堪称世界之最“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他在主面前作我们世人的父。(罗马书4:17)”

其次,亚伯拉罕的内心有向上帝的顺服,“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罗得也和他同去。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亚伯兰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就到了迦南地。”这便是亚伯拉罕顺服的具体表现,及时行动。

再次,亚伯拉罕的爱心也得神的见证,“你们务要存弟兄相爱的心。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说的就是亚伯拉罕。而且他恳切为所多玛代求的爱心也让人感动。

2、    亚伯拉罕的內富

他的财物极其丰富,“亚伯兰的金、银、牲畜极多”。亚伯拉罕富有首先是因亚伯拉罕是勤奋的人;其次,因为他有内在丰富的前提,这前提带来外在的祝福。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