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天堂:信仰》:一部以“上帝”为视角的电影

作者: 李哈拿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2年09月04日 00:10 |

尤里西·赛德尔的新片《天堂:信仰》近日再次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这部深入探讨宗教和信仰的影片让尤里西·赛德尔再一次在威尼斯大放光彩。

影片围绕着一个女性角色展开,主人公安娜·玛利亚是一名医院的X光透视技师,回到家中她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天一板一眼地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安娜把漫长的假期也全部奉献给了传教工作,认为也许这样奥地利人就能回到道德之路上。

她在维也纳的朝圣之行便是抱着一米来高的圣母雕像挨家挨户地进行传教。有一天,离开多年的丈夫——一个下半身瘫痪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埃及人,突然回到家中。就这样,伊斯兰圣歌和天主祷告互相开火了……影片叙述了十字架对婚姻的影响,以及人对爱的渴望。

这部《天堂:信仰》是导演尤里西的“天堂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这部《天堂:信仰》中尤里西对宗教信仰的现代解读赢得了掌声。

这部影片最精彩的地方是导演选取的摄影机角度非常独特,他似乎是在用一个上帝的视角来叙事的。电影以一个漫长的固定镜头开场,安娜入画,跪在耶稣圣像前祷告。整部影片都采取这种稳定的中、全景镜头刻意保持着摄影机与主角间的距离。虽然影片表现了安娜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但镜头始终都持冷静的态度、远远地目睹一切,却从不参与其中。

这种客观叙述视角一开始只是体现了影片的叙事风格,并不能让人将其与“上帝”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而影片中间的一场戏却故意将这种联系完全暴露出来:安娜和几个信徒围坐在长方形的桌子旁,一起对着耶稣祷告、唱诗,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齐齐地将虔诚的目光投向了摄影机。此刻,摄影机无疑成为耶稣的化身。这一场戏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片中始终是主人公出画、入画,而摄影机永远固定不动,从来不会跟着角色走;同样也解释了片中为什么有大量从主人公背后拍摄的镜头。

《天堂:信仰》以宗教为主题,对神的形象塑造就不单单停留在安娜家墙上挂的大大小小的十字架和耶稣像这些道具和布景上,更是由摄影机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整部影片的每一个镜头中,这样独特而富有新意的设计让观众们在欣赏影片时,潜意识里有种神无处不在的感觉。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