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微信

你是一个不冷不热的基督徒吗?

作者: 肖朋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6月09日 11:31 |
播放

很多人会在信主之后为着家人和朋友的灵魂担忧和祷告,认为一个活在迷失中的人只有得着救恩才是最重要的。这当然是正确的,可是,更多时候我们缺少思考一件事,就是:“信主之后会如何呢”?

曾经,我去到一座南方的城市旅行,顺便拜访那里的一间教会。在散会之后,我有机会可以和教会里的主任牧师一起吃午饭。这位牧师是我在多年前就已经耳闻并敬佩的牧师。他学富五车,为人谦和,并且有丰富的牧会经验,所以,在我心中一直认为在他大有能力的服事下,这间教会一定是一群十分敬虔并充满活力的群体。

在餐桌边,我问到牧师牧会多年来最有感慨的一件事是什么?牧师回答我说:“令我最感慨的就是在教会中承认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特别多,但是真正愿意作主门徒的人却少的可怜。”他接着说:“你知道吗?我们的教会每年都会有大约30位新人进入教会中,就今年而言,我们的正式会友已经到了155位。但就据我在探访和牧养之后的体会,真正有重生的生命的人可能只有50%的人,而在这一半重生的弟兄姐妹中,真正愿意作主门徒的人可能只有10位左右,因为大多数的人的信仰生活都是处在不冷不热的状态中”。

这令我感到惊讶,特别是当他说在100多人的教会中,只有10位是真正热心跟从,愿意作主的门徒的人时。这让我不得不反思“是否在教会中,不冷不热的基督徒已然成为了大多数,甚至是已经成为了基督徒的生活常态呢?”

的确,这让我想起了曾经所服事的一群年轻的弟兄姐妹们。那时,我刚刚参与服事,带着满心的热忱和美好的期待踏上了服事的禾场。我把每个弟兄姐妹的基本信息、工作时间和家庭住址都整整齐齐地记在本子上,为的是安排好时间来更多的探访,走进弟兄姐妹的生活,并且能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教会生活。

然而,在我按照自己的设想开始服事了六个月后,在探访和与弟兄姐妹的相处中,我惊讶地发现那些在我的眼中已经是很成熟的信仰多年的基督徒,有一半以上的人是没有每天的读经生活的。而当我在探访中发现他们生命中的问题,想要带着爱心来为他们指出,好帮助他们更新、悔改并在主道里成长时,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开始“躲”着我走了。我想,既然私下的探访容易给大家带来压力,那么我就一个月组织一次有关主题式的课程学习和互动,期望大家在真理和关系中一起成长。但我组织了三次,并每次都一个一个亲自邀请后,每次到场参与的人也只有五分之一。

诚实的说,在那段时间中,用心服事所带来的果效却是令我感到灰心。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是否是我的方式不好,没有使弟兄姐妹产生兴趣?还是我的为人有问题,使大家都对我避而远之?

也许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我也在其中为自己的生命和服事祷告,求主光照和引导我,帮助我明白该如何更好的服事主的群羊。然而,在这次和这位牧师的交通之中,他帮助我看到了,即使是在一间所谓“成熟”的教会,其中不冷不热的基督徒也会是占据多数。这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已然成为了一种大多数教会中常态。

主耶稣曾对祂的教会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究竟什么样的人会被主厌恶和拒绝呢?我们看到是教会中那些“不冷也不热”的人。而“吐出去”,也有可能是指向了这样的人是从未属于主的人。

我们看到,在信仰上的“不冷不热”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乎生命的结局、与主的关系的大事。这并不是说真基督徒就不会处在“不冷也不热”的状态中。在彼得的生命里,我们看到当主被钉十字架之后,他也灰心地回去重操旧,难以燃起曾经对主的火热。

真正的基督徒虽会经历灵命的低谷,却会为他的不冷不热向上帝悔改,并且会变得越来越热心;而从未重视信仰的人,才会任由自己活在不冷不热的光景中,并以此自欺,给自己虚假的安慰和盼望。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分辨自己是否不冷不热呢?可以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来反思我们是否已经长期处在了对主不冷不热的关系中,并为此在主的面前省察自己的心,恳求主帮助我们回到起初的爱心。

首先要问自己的是:“我在读经和听道之后,渴望按着主的教导在我的生活中行出来吗?” 当一个人对主的话足够重视时,一定会尽可能地思考如何将主的话行在自己的生活中。而不冷不热之人听到牧师的教导,或是听到有其他弟兄姐妹为上帝做了不起的事情时,心中会很感动,但他们自己却不会去做。这样的人被主耶稣称为是:“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虽然好像看起来有枝繁叶茂的生命,但是走进的时候却发现在这棵树上找不到“果子”。

在教会生活中,很多弟兄姐妹对讲台的道听不进去,认为自己早已耳熟能详了。但看看自己的生活却是一塌糊涂,没有一样能行出来。

接下来,我们可以问自己:“耶稣基督是我生命中的全部,还是只是如一场电影般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呢?”我们知道,不冷不热的人会承认自己爱耶稣,但不可思议的是,耶稣却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是一部分而已。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时间、金钱、思想等等的一部分献给耶稣,但却不允许耶稣掌管他们的生活。我们记得,当有极多的人与耶稣同行时,祂对他们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当我们的心没有将主耶稣视为生命中最宝贵、最不可少的恩主时,我们的心会渐渐地因追逐其他事物而变得对主不冷不热,只是维持在现状而已。很多弟兄姐妹认为:我不求多么的火热,只要能保持平平和和的稳定的基督徒的生活就已经很好了。的确,随着信主时间的增长,我们能始终持守在信仰之中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但撰写《威斯敏斯特信条》的属灵前辈们告诉我们一项重要的真理是:“当我们生命不再主动的追求与主同行时,我们的灵命将有倒退的可能性。” 

是的,一位牧师曾在分享中感叹说:“行走天路如同逆水行舟,一个月后回头看看自己若没有更爱主,就会更远离主”。

最后,我们需要问自己:“我的盼望是投入在今生更多,还是投入在永生更多?”不冷不热之人考虑今生的生活远比天堂里的永生要多。他们日常生活的注意力都在明年是否可以实行更大的收入目标、旅行方案、美食计划等。我的意思绝不是基督徒不可以获取更多的收入,计划旅行和享受美食,而是我们的心视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宝在天上还是在地上?

C.S.路易斯曾说:“当你读历史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此生最尽心做事的基督徒,正是那些最多思考来生的基督徒。”所以,已然蒙恩成为基督徒的我们,究竟是爱主如初,还是已经疲倦麻木,对主的态度是不冷不热呢?求主帮助我们,能在省察中再次回到加略山上,回到祂爱到怀抱里,也再次回到曾经与主肩并肩所走过的那段美好无比的“起初的爱”。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FrankyFromGermany via pixabay.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