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教会中公众祷告具有诸多非凡的意义

作者: 温良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4月20日 10:22 |

在日常团契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见,有弟兄姐妹在讲员授课前公开祷告的情况。这与我们个人性质的祷告有很大的不同。个人私下的祷告往往侧重于与神甜蜜的亲近和私人事物的祷告,而公祷则是为了万邦、万国、万民代求,更侧重的是集体的利益。

无论私下祷告还是公祷都是我们在团契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一种方式,因为我们父的殿本就是祷告的殿,是需要我们众人一同在合一中祷告、在相爱中祷告呼求上帝的名。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在教会中公祷的时候特别地紧张,因为担心自己的祷告被他人不接受。所以在第一次公祷之前的几天我就在计划,祷告的时候要说什么,要用怎样的措辞去表达的内容等等,就是不断地设计。等到开始祷告的时候还是在讲员的催逼之下进行的,当时脸涨得通红,声音也有颤抖,很多计划都没用上也就草草的结束了祷告。

虽然第一次的公祷很让人紧张,但是当听到众人一同答“阿们”的时候,有一种非常亲亲切的被接纳的感觉;并且感觉到刚才我所说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在说,更是我们所答“阿们”的人一同在说,一同在向上帝呼求。

尽管第一次公祷让人很紧张,但是对我自己来说,却带来了非常与众不同的经历。在此之后也逐渐操练公祷,慢慢的发现公祷有很多智慧和意义在其中。

经上说:“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 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虽然也可以称赞神、歌颂神,但是当我们在众弟兄姐妹中间一同表达对神的赞美和尊荣的时候,所带来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私下的咱们就好比一个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但是在数百位弟兄姐妹中间,我们通过公祷的形式向上帝抒发赞美之情,然后众人同答“阿们”。这就好比我们众人如同一人般尊崇至高者,是公开的一种承认、是在众人面前的一种称颂,这就好比天上的敬拜一样,整齐化一、圣洁而端庄。

公祷同样能帮助我们圣徒之间带来更亲切的相通。“我信圣徒相通”这是在使徒信经中的教导,其实表达的则是我们在基督里互为肢体、不能分割。而在祷告中,则将这种相通的属灵含义更具体地落为实际的感受。

就像当我一人在祷告时诉说自己的难处、自己的悲伤,好像只能一个人默默的经历。而在公祷中,我们在向上帝倾心吐意的过程中弟兄姐妹也能了解我们的苦情,他们也能感受我们的感受、悲伤我们的悲伤,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和真实的相爱,同时也能为彼此献上代求。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有团契生活。现在很多地方进行网络聚会,但是我们通过手机完全无法想象彼此的真实感受,更难有同心合意的一同敬拜。虽然我们也可以一同看圣经、做同一件事情,到那时我们想要心一同被恩感却并不容易。而当我们在实体聚会中,借着公祷、借着神话语的分享,则能增进我们弟兄姐妹相爱的关系,更能有肢体的连属感。

从另一个角度看,公祷也能让我们归回到祷告的本质中,让我们看清自己祷告的本来目的。就像我自己的见证一样,第一次公祷的时候其实想的并不是神自己,而是想的别人会怎样看。所以有一些人在公祷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人的想法而并非是上帝的旨意,这就是一种目标的偏差。在公祷中有人会展现自己的口才、有人会展示自己的知识、也有人会借此攻讦人、当然也会有人单单的亲近神。

由此可见公祷也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生命的本来面貌和自己的所存的心态,因此当我们越认识自己的时候也能有深刻的转回。

谈到公祷,我想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有人迷恋某人的祷告。比如有些人特别喜欢某牧师的祷告,认为“这个人的祷告特别有能力,听了他的祷告特别舒服”。我们不能否认有些人的祷告会带给我们很激励的感觉,但是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喜欢某人的祷告层面上。因为我们所有敬拜的目标乃是上帝,神要的乃是我们能单单敬拜他、单单侍奉他,否者我们就进入到了私欲的牵引中。

当然公祷还会让我们增加对上帝敬畏的心。我们信主时间长了的时候,对上帝敬畏的心好像就会慢慢的失去。对我个人而言,记得刚刚得救的时候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祷告的时候都要穿戴整齐,好像面见重要人物一样。但是慢慢的就觉得上帝那么慈爱也不会挑剔我,久而久之在祷告中就失去了敬畏。

而公祷则会让我们重拾对上帝的敬畏,因为当众人在肃穆的环境中敬拜神,则通过环境约束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更敬虔、敬畏的面向神。

公祷对我们生命中的好处有很多,其实不仅仅对我们自己,对其他的弟兄姐妹也有帮助。有些弟兄姐妹心中苦闷不知道如何向上帝表达,但是碰巧我们就祷告了和姊妹相通的情景,以至于姊妹也知道知道如何呼求上帝。有些弟兄姐妹心中不得安慰,但是碰巧我们感谢上帝的时候,也能借着我们的祷告使她的心得安慰。

也许很多弟兄姐妹并没尝试过公祷,那希望当实体聚会恢复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公祷。因为父的殿就是祷告的殿,我们会在为万国、万邦、万民的祷告中得到更多的祝福。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