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亡者说:请记得我——《寻梦环游记》影评

作者: Contra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8年03月23日 08:05 |

电影《寻梦环游记》(英文片名Coco)刚看完,我的评价是:年度第一,没有之一,温情与爱,逝去亲人,此生来生,感人至深。青春梦想,家庭事业,爱情友情,一剧看尽,以12岁男孩的慧眼、真情、勇气,戳痛不惑之年的观众。

墨西哥制鞋家族作坊的小男孩,自幼喜爱音乐,但是整个家族对音乐的厌恶如同瘟疫,甚至如同对死亡的恐惧。恐惧以爱的名义,压制男孩的音乐梦,然而逝去远祖的歌声,跨越时代,引领男孩穿越人世与阴间,寻回自己的梦想,与逝去的祖先共叙亲情。拉美风情,吉他伴奏,歌唱爱与温情。在亡灵节这一天,阴阳不再相隔,因为音乐,因为梦想,因为家族的亲情。自由与梦想,价值与信仰,一切因爱存在。

电影情节还没发展到生离死别,猝不及防之时,我已不知何由眼泪纵横。在阁楼模仿偶像弹唱,即使远离家庭,即使赴死,男孩也要决绝追求自己的梦想,心灵深处的召唤远比那初恋的忠贞还要强烈。为自己一哭,比之片中祖母、父母以爱的名义的规劝阻止,我们的梦想在哪里,在放下世界,有多少人只是活着,哪里有什么梦想。你听到自己心灵的呼唤吗?能有些许让自己战胜恐惧的自由,使自己去追逐心底的梦想吗?你或许觉得,看似合情合理——一切已命中注定,人如同单行轨道的火车,只有一个方向,快慢不同而已。你的生活原不属于自己,只是时代梦的一个小小的配角演员,支线情节,如同《西部世界》里不同的机器人,看似自由,却已经有写好的剧本,各种死法无关大时代的宏大叙事。

关于死亡,死后去哪里——人死如灯灭,还是有那个哪怕是虚幻的主义或天堂,每个人都在坚信,或拒绝思考,或半信半疑,或自欺欺人的相信。本片对阴阳之隔的描绘匠心独运,万寿菊铺就的奈何桥,辉煌、宏伟、美丽、温馨,如闪电击中人心。影片的世界观温情幽默、意蕴深长,唯有阳世亲友相念,才能继续活在阴间,阳世的亲友既已去世,阴间的亡灵也灰飞烟灭,不留一丝痕迹。本片出奇制胜的设定是给死亡设置了一个缓冲区,如同老旧笔记本上的字迹,泪水渐渐让它湮没不知所终,阴间的亲人,虽有祝福的权力,却依赖阳世亲友的记忆而存在。爱能让人回味,却仍然无法打破阴阳相隔,如牛郎织女,短暂相聚,只是每年一天,剩下的日子,是无尽的思念,片刻的温存,长久的回忆,美好总是转瞬即逝。

片中构建的幽默绚丽的亡灵世界,和温情的眼泪,化解了悲伤,勇敢的面对了《我只认识你》那样国产片众所不能面对的分离。本片导演如是说:死亡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人们总是忽视它的存在,不敢相信。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我们都要面对它、经历它。这个既残酷又很有力量的现实,我很自豪我们从来没有隐藏过它。

没有奈何桥、吊死鬼那样戏剧夸张的装束,花瓣铺就的路上,欢声笑语,阴阳相隔的人与鬼仍在期待每年一次的相逢。欢乐虽然短暂,亲人相逢,共享美食美酒,总是温馨感人。总有新生,总有故去,生生不息,爱与温情不断传递。然而请记住片子里强调的只有见面的亲人,才真正有这种爱的桥梁联系,隔空遥寄的温情无法送达。真实的活生生的去出现在亲友身边吧,不要电话微信问候,珍惜相聚时光,不要让温情消散。

亲情友情,跨越时代地域,跨越种族文化宗教,墨西哥亡灵节带有印第安色彩,天主教有诸圣节/诸灵节,甚至佛教盂兰盆节,中国有清明祭祖,类似却又不同。东方式的死亡是永远离去,毫无片中温情的过渡,所以死亡来临,迷醉慌乱,如同肝昏迷或低血糖噩梦中的异象,荒诞错乱,灵魂离体,智力渐渐丧失。革命的死亡观更加变态和恋尸癖,纪念的只有弥赛亚的尸体,冰冷肃穆,当我们共叙革命洪炉的家庭价值时,后来的世代会不会看精神病一样看我们。死人的世界原与活人阴阳相隔,我们逝去的先祖,只需纸糊的金童玉女,仙鹤车马,并不能回到我们梦境的体验,只在牌位上享受香薰。我们的祭祖,冷凄凄荒郊外磕头烧纸而已,纸糊的东西用来哄鬼,还要求荫庇子孙,并没有本片中祖先与后代美食相聚的温馨。

也许这是理智,是现实,苍老民族饱经风霜不需要童话,只要冰冷现实今生享乐,理智有什么用,解构一切,存在主义,再拉上一些西方负典,就活的透彻了?既然生命都是几十年,人生意义何在?各自各取所需,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即使没有最后审判,即使不在乎后世是否记得。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生活依赖于爱与温情,爱与温情能让我们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本片超越一般迪斯尼影片在于对死亡的理解与描绘,童话般的温情化了死亡,假如成人的童话是骗人,那不要爱情,也不要武侠小说,不要一切温情,只需片中delacruz那样活着。

温情之余,缓冲之余,其实这部影片也是现实而意味深远的,你的亲人会渐渐老去不再记得你,你也终会不知所终,如光芒散尽的“终极死亡”。心理学家埃里克.艾瑞克森曾列举人生不同阶段的八种危机,人在老年要逐步接受身体健康的下降、独立性自我的消失、最后乃至生命本身的消失。虽然不舍,虽被怀念,终有离去,会去哪里?恐怕只有宗教有终极答案。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