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石衡潭影评《借枪》:谁要面子?谁有尊严?

作者: 蒙允石衡潭博士——麦克影评转载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1年03月23日 12:43 |

 《借枪》以一种不同寻常的姿态出场了,最初给人以惊愕,疑惑,让人不知所措,接下来是如梦初醒,如醉如痴,好评如潮,张嘉译红得发紫,姜伟名声大震……

热闹过后,又留下什么呢?

 不可否认,《借枪》在诸多方面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危机四伏杀影重重的谍战剧居然拍的如此幽默风趣,活色生香,担当重任的头号人物熊阔海居然弄得如此潦倒落魄,为15元租金东躲西藏,狼狈不堪。在全力以赴与狡猾残酷的敌人斗智斗勇的同时,还要抖擞精神硬撑贤夫慈父的形象,绞尽脑汁编派说辞不说,还得千方百计保证妻女的安全。还有对裴艳琳的怜惜与救助,对罗成的深情,对老满的照顾,甚至对叛徒的不忍,都显示出熊阔海不是一个单纯的窃取情报的工具,而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成熟温厚的男人。此剧也通过小安子、幸子、陈十三、龟井等人呈现了抗战时期天津城的生活百态,世故人情。

 可是,在此剧的压轴戏上,编导却玩得太大了,想一鸣惊人,结果却弄巧成拙。把一场精心策划的暗杀变成了一场众目睽睽的屠杀,把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变成了一场供人娱乐的演出。且不说这一设计的历史真实性等于零,即使我们把这一荒诞承认为艺术的真实,它的道义性也是很成问题。

 首先,熊阔海的这一荒诞想法就表明自己黔驴技穷,能力不逮。特工工作,无论是窃取情报,还是暗杀敌人,都是要靠智慧勇敢,既深谋远虑,又随机应变。如果计划败露,就只能承认现实,等待时机,或另做打算。用所谓激将法公诸各国媒体,煽动大众情绪,这无异于放泼耍赖,幼稚之极。趋生避死,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而让可以逃脱之人为了照顾你的情绪,引颈受死,实属荒唐。当熊阔海在日本宪兵司令部怒骂加藤敬二贪生怕死懦夫一个之际,后者回应道:“你有枪,我空手,你不无耻吗?”熊阔海无言以对。他确实无言以对,导演和观众也无言以对。这一想法本身就是认输,就是承认日本人比中国人强,非通过人家有意让步的方式,你胜不过他,就像下围棋让子一样,而这里是逼着人家让子,不让还说人家不仗义。这完全是弱者逻辑。

 其次,这一行动究竟是谁有尊严?谁的胜利?大众只是看热闹,且谁赢拥护谁。所谓的赌赔,自然也是毫无悬念。一个手握机枪的人射不死一个不能躲闪的赤手空拳者,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可即使是如同剧中那样地成功射中了,这就意味着胜利吗?不!决不!这是失败,是人性的失败。因为这是屠杀,不是战争。在这场屠杀中,恰恰是爱面子的中国人赢了面子,而输掉了尊严。其实,明眼人早已看出,这个面子一钱不值,激烈的枪声过后,热闹的街道复归沉寂,尊严却一落千丈。在熊阔海扣动扳机疯狂扫射的这一时刻,大义凛然的战士变成了一个不能自控的孩子,而无恶不作的强盗却反倒变成了慷慨赴死的义士;群情激奋的中国民众成为了漠视生命的无聊看客,庄重肃穆的日本妇孺反倒成了敬重生命有情证人。

这一可笑的情节设计充分暴露不少中国人错误的面子观与尊严观。

 所谓的面子就是在别人面前的体面。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他人,即要有旁观者,且多多益善。面子是做给他人看的,如果没有他人,面子做得再大,也是白搭。二是重表面效果,要印象深刻,最好惊天动地,至少也要别开生面,前不久某富豪租借学校场地放大型汽球挂巨幅挽联给母亲做豪华葬礼要的就是观者如堵的效果。而尊严却大不一样,尊严是自我的,是向内的,也是向上的。尊严是对自我价值的确认,珍惜与保护。尊严也在人际关系之中表现出来,但并不刻意追求表面效果。人的价值是神赋予的,只要人坚守神给自己的本位,他人的褒贬论断是无足轻重的。中国古人有唾面自干、胯下之辱,失掉的只是所谓的面子,而内里的尊严犹在。耶稣基督所说的打左脸给右脸、拿里衣给外衣、要一里走二里,这不是软弱的退让,而是尊严的体现。

 以为不择手段只要置对手于死地就是胜利,这是对尊严的误解。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从容镇定,而不是歇斯底里;真正的强者应该给对手充分的自由,而不是别无选择;真正的强者应该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自惭形秽,而不是不以为然,不屑一顾;真正的强者应该是普遍人性的捍卫者,而不是民族仇恨的发泄者。

 在最近发生的日本地震中,出现了不少英勇的日本人,特别是在抢修福岛核电站三号机组的过程中,出现了50名日本敢死队员。他们要冒着被核辐射严重伤害的危险去冷却一直发热的核电机组,因为若不阻止继续发热,核电站就有爆炸的危险,那样的话,遭殃的不只是日本人,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诸国,乃至全世界。可是,有些人却不愿意赞扬这些敢死队员,不愿意称他们为人类死士。这都显示出了非常狭隘的民族观念。只要我们把眼前的现实与剧中虚构的情节稍加对照,就可以看到问题的实质和人性的真相。我们常常太在乎所谓的民族情感与民族利益,而忘记了真正的人性价值与尊严。

 熊阔海真正高大的地方是他对妻儿的护佑与关爱,特别是最后他敢于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嫣嫣和裴小姐的平安。而他与加藤敬二的较量充其量只能算打了个平手,就是一命抵一命。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多少还是有些不值。因为他不只是牺牲了自己,还搭上了妻子。太田的死是用不太正当的手段换来的,等于占了对手的便宜。而且,熊阔海的拼死一搏实际上违背了他一直坚持的原则:不让女人孩子受牵累,不以行动代替情报。此举使得他多年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最后任百般呵护的妻子就死在自己眼前。编导当然给这一牺牲做了许多的铺垫,增加了无数的光环,可仍然遮掩不了党国利益高于个人生命这一理念实质。

 难道非得熊阔海才能完成这一重任吗?难道不完成这一任务天就会塌下来吗?日本人就会永驻中国吗?万一熊阔海仍然是白白送死无功而返,那又该如何收场呢?这都是导演不愿回答也可能没来得及深思的问题。中国人太渴望胜利了,或者说中国人太在乎面子了。可真正的胜利,从来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人性与意志的持久较量。勇敢地承认失败是需要意志力的,圣人孔子早就说过:“知耻近乎勇。”屡败屡战,不屈不挠,这才是制胜强敌的法宝。中国人正是凭着这股精神,才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当然,同盟国的同仇敌忾大力支持也很关键。可是现在,许多中国人恰恰把这种精神忘记了,丢失了,而只追求一种表面高亢而实际浮躁甚至虚弱的东西。这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流露出来,尤其令人倒胃的是《举起手来》,如今这部众人评价甚高的《借枪》也没能脱出窠臼。

 可以说,时至今日,我们大部分人还没有真正明白:70多年前,我们为什么会遭受日本人的入侵?我们到底失败在何处?我们与日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战胜仇敌并非惟一的目标,成就自己才是真正应该关注的。人只有放下自己,才能够成就自己。中国人啊!什么时候放下虚矫的自我,成就真正的自己呢?“如果有人想要来跟从我,他就当舍弃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然后跟从我,因为凡想要保全自己生命的,将失去生命;凡为我的缘故失去自己生命的,将寻得生命。一个人就是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到底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来换回自己的生命呢?”(《马太福音》中文标准译本16:24-26)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