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第六届爱德孤独症国际研讨会暨实用技术培训班10月将举行

作者: 郑欣荣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5年09月18日 12:00 |

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近年来,中国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到这一群体,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怀和治疗称为愈来愈多的慈善公益机构的话题之一。
来自爱德官网的消息,第六届爱德孤独症国际研讨会暨实用技术培训班将于2015年10月24日至25日在南京举办。

此次活动是由爱德基金会与南京脑科医院联合主办,香港协康会协办。本届研讨会邀请到了来自两岸三地、美国和英国的孤独症领域的数位知名专家,就“资源取向:孤独症学习特征”这个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参会者将有机会开拓视野、了解国际前沿理念和方法,并与国内外专业人士建立长期专业联系。同时,研讨会也鼓励与会者提交论文,总结和分享本机构或本学校在孤独症教育康复专业领域内的理念和经验。

研讨会结束后,南京脑科医院和爱德基金会还将在10月26日至27日在南京举办“SCERTS – 「社交沟通-情绪调节-协作支持」教学模式”培训班。

爱德基金会官网也列出了此次的会议内容,如下:

地板时光:有效地自闭症治疗方法
报告人:Dr. Diane A Cullinane,医学博士。

美国帕萨丹那儿童发展协会创办人,执行主任。美国发展与学习多学科委员会地板时光学院教员;南加州ICDL地板时光地区学院导师;加利福尼亚地板时光联盟主席。具有非常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治疗经验,尤其是在自闭症核心问题社交障碍的干预方面。

 征服自闭症之旅

报告人:Joel Anderson.
三岁被诊断出自闭症,但是乔的家人和他自己一直在努力康复,并没有被自闭症打倒。2009年乔从高中毕业并取得了高中毕业文凭。目前乔在大学里学习动画专业,并且自己制作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和漫画书。他的梦想是在纽约开办一次画展,并且在2011年这个梦想成真了。乔的经历鼓励了很多自闭症患者和家庭,他也在美国一家自闭症之树基金会的支持下成为了一名社会倡导者,给成千上万的孩子开讲座,有小学生也有中学生和大学生。他还出现在广播和电视节目里。他做这些工作目的是告诉人们自闭症患者也有自身的价值,社会应该更好地理解他们。

家长如何提升自闭症孩子的学习潜能

报告人:Sandi Anderson,桑蒂有两个孩子都是自闭症谱系患者。
她在27年里不断帮助她的孩子开发潜能的同时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养育和康复技能。她一直在研究不同的康复方法,并且用这些方法来帮助她的孩子更好的学习。她还撰写了一套星期日学校课程去帮助残障人士。她是一个杰出的社会倡导家,并且自创了“运动艺术”的日间训练项目帮助高功能的自闭症青少年,训练他们的生活自理,社交,学习和商务能力。安德森女士还是其它自闭症孩子父母的榜样。她与她的儿子乔一起创办了小型的组织去支持乔开展绘画,动画和演讲的活动。她和她的儿子的故事在美国激励了很多相同经历的家庭重新面对自闭症,乐观地生活,为自己的家庭和特殊的孩子创造更加和谐,包容的生存环境。

孤独症婴幼儿早期介入丹佛干预模式
报告人:徐秀 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到香港大学儿科学系、英国牛津大学JohnRadcliffe 医院儿科进修学习;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儿科学会儿保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委员、上海市精神残疾康复专家指导组成员,以及《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华实用临床儿科杂志》和《教育生物学杂志》编委。

从事儿童保健、儿童发育和行为领域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营养及饮食行为等儿童营养与发育行为问题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康复干预、以及对孤独症的发病机制、以及促进早产儿认知发育等领域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尤其致力于孤独症幼儿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至今已承担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多项,包括参与二项国家973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科研项目。发表国内外专业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9篇,参编专业著作12本,主编科普专著2本,并担任多家科普杂志的专业顾问。

《知情解意》自闭症儿童综合教育模式介绍

报告人:罗婉萍女士(教育心理学家),拥有香港理工大学教育及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学位教师教育文凭(中学)、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学士后文凭、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社会工作)荣誉学士学位,亦为澳洲昆士兰大学认可合资格3P亲子正策小组课程导师。罗小姐曾任职于国内的国际学校,多年来为香港及国内主流学校提供校本教育心理服务,为有特殊学习需要之学童提供心理评估、个别辅导和小组训练,并为学校、老师及家长提供专业咨询及培训。

台北市自闭症儿童学习策略及现况

报告人;郭色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教学硕士。第一行为工作室行为辅导员,台北市教育局特殊教育专业辅导教师,台北市立大学兼任讲师。擅长情绪行为问题处理、特教班级经营、特教课程教材教法、亲师沟通。

“公立机构在孤独症诊治中的责任与义务”专题研讨

主持人:柯晓燕,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精神病学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孤独症等儿童发育障碍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诊治。

 
“社会团体及组织在孤独症干预中的贡献与前景”专题研讨

主持人:王宛馨,爱德慈佑院/爱德儿童发展中心总干事,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具有十一年公益机构从业经验和五年民间康复机构管理经验。策划和督导爱德自闭症能力建设项目,爱德面包坊智障青少年职业培训项目,与香港、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国际NGO和专业协会建立了良好地合作关系。主要工作方向:孤独症等智力障碍的专业康复和社会倡导。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