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刚刚过去,但其所产生的影响并未褪去。历史虽然不堪回首,但真相足以再次引发当今人们的反思。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学作品数量屈指可数,《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是其种之一。
该书1999年出版,其中收录了十位美国传教士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信、日记及其他档案资料。贝德士、费吴生、福斯特、麦卡伦、马吉、米尔士、史迈士、华群、威尔逊等传教士都属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这个外籍人士群体,他们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撰写的最为详尽的实录,其公正性、真实性与严谨性是任何人也无从否认的。
这些用血泪融铸而成的文字,清晰地再现了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烧杀淫掳,制造惊世骇俗的“南京大屠杀”的经过,揭示了这些披着人皮的野兽的凶残,暴虐和无耻,这一页页的血腥历史至今仍然会引发读者心灵的震撼。
作者章开沅曾发掘并整理《贝德士文献》,弥补了南京大屠杀证据链缺陷的。而且他还撰写《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并编译《南京:1937.11—1938.5》,当时这些书籍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但也引来日本右翼学者的攻击。
后来,章开沅前往耶鲁神学院图书馆查阅资料,将当时留在南京的9位传教士及1位在南京大屠杀之后到南京的传教士共10人的原始资料编译成册,即《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一书。
目录:
序
编译说明
历史背景
美国传教士文献
贝德士
南京一瞥(1937年12月15日)
致日本使馆函(1937年12月16日-27)
金陵大学登记后果注解(1937年12月26日)
致朋友函(1938年1月10日)
致美国使馆阿利森函(1938年1月14日-6月16日)
致妻子函(1938年2月1日、13日)
田伯烈致贝德士函(1938年2月17日)
致田伯烈函(1938年3月3日)
致朋友的传阅函(1938年4月12日)
关于慰安妇的新闻发布稿
致日本驻南京总领事花轮函(1938年5月11日)
关于毒品问题的公开信(1938年11月22日)
致朋友的传阅函(1938年11月29日)
贝德士夫妇致国外朋友(1939年11月28日)
在纽约的演讲记录(1941年6月25日)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的证词(1946年7月29日)
费吴生
日记(1937年12月10日-1938年1月下旬)
致朋友函(1938年1月6日)
致施彼得函(1938年2月14日)
福斯特
致妻子函(1937年11月23日-1938年2月13日)
致家人函(1937年12月7日)
致朋友函(1938年1月14日)
致家人函(1938年1月21日)
致家人函(1938年2月10日)
致主教函(1938年2月10日)
致美国大使馆函(1938年3月10日)
马吉
麦卡伦
米尔士
史迈士
史德蔚
华群
威尔逊
大事记
附录
后记
章开沅:浙江吴兴人,1926年生,肄业于金陵大学历史系。1951年至今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华中师大校长。 主要从事辛亥革命研究。著有《辛亥革命史》(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辛亥前后史事论丛》等。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