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潘知常:重读安徒生童话 原来这是爱的童话

作者: 潘知常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14年10月14日 08:23 |

他们在哪里?
那些沉默在黑夜里的水手和船长。
 ——雨果

( 重读安徒生童话——在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报告)

各位同学好!

安徒生(Anderson,HansChristien,1805—1875) ,他以及他的童话,无疑应该是我们中国学者、中国学生最最熟悉的。我知道,世界有三大童话,但是如果每一个中国人只要一说到童话,我们往往就会首先说到安徒生童话,甚至,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说到西方的童话,其实就是在说安徒生童话。

当然,即便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把西方童话与安徒生童话等同起来,应该说,安徒生童话也完全当之无愧。在这个世界上,他的名字就是“童话”。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安徒生本人出生在一个西方小国,而且一生潦倒,终身未娶——他也努力过,可惜,没有赢得任何一个意中人的芳心。然而,也就是这样一个来自小国的作家,这样一个非常弱势的人,却偏偏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就是他的作品风靡了全世界。我经常想,有四个字,是中国的一个成语,应该说最适合描述安徒生的作品的风靡世界了。这就是:不胫而走。安徒生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的故事是从来不要人久等的。安徒生的童话没有改变世界,但却带来了永恒的美丽。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确实,他所隶属的国家没有可能为他的作品提供什么推力,他本人也毫无自我炒作的可能,他的作品也没有飞毛腿,但是,非常神奇而且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的作品却偏偏就走遍了世界。

试问一下,当今世界,翻译到中国的作品以谁为最?据统计,排名第一的就是《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然后,就是安徒生的作品了。而且,屈指算来,安徒生到现在,已经诞生了200多年,被介绍到中国的时间也已经有了一百年,从1912年开始,安徒生的童话开始被介绍到中国,但是,却能够经久不衰。我们也许不知道莎士比亚,却一定知道安徒生;我们也许不知有“儿童文学”,却一定知道安徒生的童话。前一段,我注意到国内曾经评选过“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很有意思的是,安徒生的作品就享受了这样一个荣誉,被评选为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之一。看来200多岁的安徒生真的还依然年轻。在当今世界,在中国所有人的精神生活里,都还在发挥作用。

可是,今天我想借助这个场合提出的是,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和熟悉安徒生的童话,但是,是否熟悉就意味着懂得?黑格尔说过,熟知非真知!其实,这句话用在我们国人对于安徒生童话的解读上,应该是最为合适的。因为,坦率地说,我认为在中国基本上是没有人真的读懂过安徒生的。周做人最初说:“幼稚荒唐”,在读了西方的介绍后,才发现了其中的美。但还只是“儿童性”与“诗性”,孙毓修说是“神怪小说”。再从徐调孚到叶君健,又变成了为人生、为社会的童话解读模式,但是却始终没有发现其中呈现的是一种终极关怀的爱。是爱的福音。我知道,当代中国从小就读安徒生,在小学的课本里,三年级是《丑小鸭》,六年级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到了初中,是《皇帝的新装》,而且,在辅导教材里,还有《光荣的荆棘路》,还有《海的女儿》。可是,如果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在解读安徒生的时候都南辕北辙似懂非懂,那岂不是更误人子弟?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今天要冒昧地重读安徒生,要为各位展示一个全新的安徒生,真正的安徒生。我猜想一定有人会私下说,何必呢?如此一来,势必得罪那些吃安徒生饭的专家们,而且也势必因为与大多数人的对于安徒生作品的理解相悖而激怒很多很多的人,干嘛要向那么多的学者扔白手套?好像要去跟人家决斗似的。但是,如果转念想以想,安徒生的作品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徒生的作品,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中国人精神成长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可是,假如我们的解读是错误的呢?那是否会贻害一代代的青少年?设想一下,现在到处都在查有毒的牛奶,为什么要查呢?据说因为它有三氯氢氨。这样的牛奶,无疑是有害的。人的身体是绝对不能喝这样的牛奶的。但是,人的精神是不是也有一个不能喝有害的牛奶的问题呀?如果我们过去对于安徒生作品的解读是有害的,那么,我们现在是否也需要检查一下?

安徒生的作品有四大经典:《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下面,我就以这四大经典为例,谈谈我对于安徒生童话的重读。

首先,我们来重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要重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想各位肯定有可能会非常不屑一顾,也肯定会嘀咕说,这个作品我肯定知道啊,《卖火柴的小女孩》,从小我的父母就给我讲了,甚至都不用到中学售后老师再给我讲了,这个作品我就已经熟知了。可是,真的熟知了吗?现在我来考验一下各位,请问,《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什么呢?相信我们中国的学生一定会抢着回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结果,在被加以“中国特色”的“改造”之后,《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就成了丹麦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故事,成了被压迫阶级的“现身说法”,成了控诉资本主义的罪恶的有力佐证。可是,在中国,又有几人能够注意到:安徒生并非丹麦的杜工部(甫),就像杜工部(甫)也并非中国的安徒生? 

在这里,我想冒昧地说一句,可能除了中国之外,全世界的孩子们都不会这样回答。甚至,我还想冒昧地再说一句,安徒生如果知道我们中国人是这样理解这篇作品的,他很可能在坟墓里夜夜难以入睡。他很可能会跑出来,会长途跋涉到中国,来为自己的作品予以澄清,因为他的这篇那么美好、那么深刻的作品,竟然被我们解释得如此不堪。

现在再回过头来重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不难发现,我们过去的阅读,都是一种带了有色眼镜的误读。这里的“有色”,就是中国人经常挂在嘴上的“为富不仁”。类似《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题材,中国人往往轻车熟路地按照阶级对立的模式去解释。那就是为富者一定不仁的坏人,穷人一定是被富人剥削造成的,也一定是好人。可是,这正是我们与安徒生之间的差别。因为在安徒生那里恰恰没有这个观念。在西方美学里,没有“为富不仁”的观念,也没有穷人都是来自富人的剥削的观念,更没有穷人天生就是好人的观念。对于西方人来说,穷永远是值得诅咒的,穷人却是值得同情的。而且,穷人与富人中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所以,由此入手,我们应该会恍然领悟:安徒生一定不是为了对我们进行阶级斗争教育,也不是为了对我们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所以才写这个作品的。我们误以为是,那是我们中国人习惯了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也是因为我们如果一旦离开了这个角度,也实在没有了其它的角度。

再拓展一下,在中国,当我们面对社会上的贫困现象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悲剧灾难的时候,往往会归咎于富人的不仁。我们对地主有一种天生的仇恨,我们觉得地主就是导致中国社会落后、导致中国社会动乱、导致中国的穷人的贫困的总根源。但是,果真如此吗?实际上,这是一个虚假的说法。今天,心平气和地来讨论这个问题,我必须要说,我宁肯说,在历史上,地主真的阻碍过中国社会的进步吗?我个人认为,基本上没有。要知道,地主和农民的矛盾从来就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你们去看一看所有的农民起义,应该就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规律性的奥秘:所有成功的农民起义都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和农民相互结合的结果;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都是知识分子不跟农民结合相互结合的结果。换言之,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根本找不到地主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的例证。

贫困的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往往把私有制看做罪恶的源泉、贫困的根源。中国的地主也因此而倒霉。其实,在中国社会里,阶级对立并不明显,而主要是官民对立。即便是贫穷,也是地主与贫民的同步贫穷。倘若一味在其中做人为划分,并且蓄意去激化仇恨,捏造出阶级仇恨的理论,就会走向以仇恨立国、仇恨立家、仇恨立人的错误道路。

以中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四大地主为例,这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四个人物。第一个地主,是周扒皮。可是我们而今冷静想想,就不难发现,周扒皮怎么能被叫做地主?我可以断定:高玉宝根本就没有见过地主。其实,中国到底有几个人见过地主?一个省里,又有几个真正的地主?我是文革中的最后一批下乡知青,1975年去的,我插队的那个村就只有富农,没有地主。那么,什么叫富农呢?因为全村只有他们家在春节的时候能吃上白面馒头,他们的富裕,也就仅仅如此了。再看周扒皮的“半夜鸡叫”的故事。其实,这真是一个蓄意的捏造。我下乡两年,应该说对此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那时我在生产队当计工员,同时还负责敲钟催大家干活。可是,我以敲钟,全村人就都不开心。为什么呢?队长敲钟的时候,在早上的时候,用过去的文学语言叫“看见天空泛鱼肚白”的时候,他就去敲钟,敲完以后,家家户户都开门,每个人都揉着惺忪的睡眼出来,等他们到了村口,我就在那儿为他们计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给他们打卡,然后他们就往地里走,一到了地里,天也就大亮了,正好开始干活。可会死,我可没那个本事啊,我当时才十八九岁,还挺小,让我去敲钟,我可做不到大半夜就开始瞪着眼等着天开始泛鱼肚白,不可能的,所以,我就干脆用闹钟,凌晨四点就闹。可是,闹钟毕竟是个机械的东西,每天都是四点闹,但是天气可就不是这样了,有时候四点我去敲钟,因为天气正常,大家到了地里,就开始干活,可是,有的时候四点的时候天气很不好,我把大家赶到地里,但是天还是没有亮,结果,他们出村以后连路都找不着,到了地里,天还是一片漆黑,根本干不成活,于是,他们就坐到地头,大家一起骂我,直到天气放亮。而周扒皮的故事也是一样,任何一个对农业社会稍有了解的人就不会办这种蠢事,想让长工多干活,就让公鸡早点叫,可是,天气如果没有亮,到了地里也没有办法干活呀。因此,说周扒皮是地主,我根本不信。

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大地主是谁呢?黄世仁。黄世仁是大地主吗?我们是过去没见过大地主,因此也实在弄不清楚什么菜叫大地主。可是,现在有很多先富起来的人,怀揣百万、怀揣千万、怀揣亿万,我们倒是见过了。那么,这些人如果想得到一个美女,难道还需要强暴呢?应该不会吧?!我们就是用脚趾头也想得出来,一定会有很多美女想嫁给他的。那么,黄世仁如果真是个大地主,他难道还需要强暴别人吗?那可就完全没有了大地主的范儿了啊。我有一次在南大上课,有女生过来跟我说,潘老师,你平常还挺时尚的,今天怎么那么传统?我说怎么叫“那么传统”呢?她说:您想想,喜儿会是真实的吗?我们女生在宿舍里早就总结过了,不可能有喜儿这样的人,有钱的找她,她偏偏不要。也不可能有黄世仁这样的富人,还要靠去强暴才能得到美女。当然,这种看法也有点太偏激了,所以,后来我就批评她说:你们现在这些女生,眼光有点问题,你们看男人,看到的都不是男人。当时,她把眼睛瞪大了问:那是什么呢?我说:是动物。她又很吃惊地问:什么动物呢?我说:豹子。她立刻就恍然大悟了,是金钱豹。确实,这个女生的看法不太正确,但是,她也发现,黄世仁根本不是什么大地主!

第三个大地主,是南霸天。关于这个人的原型,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他姓周,是当地的一个读书世家,没有任何血债,,也很能够善待村里的百姓。而且,在他死后十几年,红色娘子军才成立。所以,显然,他不是南霸天,而且,看来,海南也没有南霸天。

第四个大地主,是刘文彩。认真说起来,刘文彩倒真是大地主,可是,他却没有什么欺压百姓的行为,什么狗屁水牢,原来都是后来的宣传部门杜撰的。至于刘文彩本人,他可要算是希望工程的最早的发起人了。他当时就捐了两千亩地,办了一所学校,而且专门立了家训:子孙后代不得收回校产,而只能一年参加核查一次校产的核查。更有意思的是,有一年,某电视台采访刘文彩当年的小老婆,记者以为这个小老婆肯定恨透了万恶的大地主,一定是天天把牙磨得霍霍响,恨不得咬他一口,以解心头之恨。因此。他们就顺这个思路问,你现在还想不想刘文彩呀?他们以为,答案肯定是“我恨死他了”,这个回答可能是让记者措手不及,可是他还是没有反应过俩,于是,就又接着问道:“怎么想他?”当时,我就看到那个老太太又很羞怯地想了一会儿,那个时候,我相信在镜头前面她一定是脸红红的,然后说了一句让记者更加意外的话,她说“我到现在还爱他”。你们看,这就是小老婆心中的中国20世纪最为著名的大地主。

弄清楚中国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四大地主的真伪,非常重要。因为假如连我们作为典型天天挂在嘴上的四大地主都是假的,那么,地主在全国各地压迫穷人,而且导致了穷人的贫困,也就站不住脚了。同样,中国的那种处处区分好人坏人之类的脸谱美学也就没有了市场,因此,蓄意去激化仇恨甚至捏造出阶级仇恨的理论并且走向以仇恨立国、仇恨立家、仇恨立人的错误道路也就此路不通了。

更何况,如果处处带着“富人即坏人”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世界,或许,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时候还不要紧,但是,一旦转而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就会读不懂了。什么叫“读不懂”呢?因为在西方“富人即坏人”的说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在西方美学里面也是没有好人坏人之类的脸谱美学的。要知道,在西方,富人与坏人从来就是不能相等的。就以安徒生自己的经历为例,他14岁时去哥本哈根打拼,一开始,只落得流浪街头,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和开办歌唱学校的消息,于是,他就擅自跑到了歌唱家的家。当时,歌唱家家里有很多客人,他们都被他的经历和歌声打动,于是决定解囊相助,安徒生就是这样才终于如愿以偿进入西博尼的歌唱学校的。又到后来,1822年,17岁的安徒生又得到剧院导演的资助,被送到一所法文学校学习,继而又有人出面,为他申请了一笔皇家公费以支付用度。更不要说,他一生没有成家,而是长期借居在一个富人的家里。由此,不难看到,在200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穷孩子安徒生所遭遇到的,却是富人的善良,也是富人的无私资助。无疑,安徒生本人的经历也足以揭露“为富不仁”的谎言。

显然,善恶是无法以身份地位或贫困富裕来加以区分的,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身上都是善恶同存,他究竟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还是要看他去自由地选择为恶还是选择为善。换言之,好的富人与坏的穷人以及坏的富人与好的穷人,都是同样存在的。

那么,《卖火柴的小女孩》究竟是写的什么呢?其实,写的是:穷人应该怎样去面对贫困。

不过,要看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所思所想,却还是要继续从我们中国人戴的有色眼镜开始。

我们知道,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一个人的快乐是一定跟他的成功直接相关的。我们中学和小学的老师们,也都是教育我们的学生说,要好好努力,万一考不上大学,将来你的一辈子就完蛋了。也即是说,成功即快乐,致富才快乐。然而,万一不成功呢?万一没有致富呢?是否就不能快乐了?我们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可是,难道人人都可以成功?难道人人都可以致富?在这里,我必须要举我在南京大学的所见所闻作为来做个佐证了。我在南京大学工作二十多年了,各位知道,南京大学的学生应该都是各个中学的尖子学生了,那么,既然后来又经过了南京大学的培养,是否他们就肯定都成功了、都致富了呢?我必须说,在我的学生中,成功了的和致富了的,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一生都只是普通人,阿门一旦毕业,就永远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可是,他们快乐吗?或者,难道因为不成功,他们就没有了快乐的权利?

顺便提一下,我刚才说的这些话,倘若实在多少年前,无疑就是连我自己也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即便是我自己,在若干年前,也是认为每个人都会成功,也是认为每个人都会致富的。因此,所谓的快乐,也必然是与成功、致富如影随形的。我要说,是事实教育了我。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有一个口号,叫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毋庸置言,对于这个口号,我一开始也是由衷赞成而且深信不疑的。我一直以为,致富有前后,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就该轮到我们这些人了,然后,最后就是所有人的共富。可是,到了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终于发现,所谓的共富,其实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和必要的奋斗目标。事实上,犹如富人永远是少数人,穷人也永远是大多数。“先富”和“后富”之间的差距存在历时性,“富”与“穷”之间的差别也存在相对性,就某个个人而言,谁都可以不再做穷人,都可以成功地鲤鱼跳龙门变身为富人,“脱贫致富”;当然,谁也都可以从富人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再次成为穷人,“由富入穷”。但是,从总量上说,作为少数的富人作为大多数的穷人是永远存在的。富人与穷人的并存局面将永远存在。那么,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就必须要给予一个明确回答了。如果我们永远不会成功,也永远不会致富,那么,我们会怎么去做?我们又应该怎么去做?

另外,犹如人们在致富之后所经常感叹的,富裕往往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快乐,贫穷,其实也绝非不快乐的理由。快乐,并不与富裕同行,但是也同样不与贫困相伴。快乐就是快乐。置身生活底层的贫者就必然不幸?就必然与“夕露沾我衣,鸡鸭桑树颠”的快乐日子擦身而过?当然不是,穷人,其实并不“穷”,只是不“富”而已。生活的困窘并不是、也不能成为失去快乐的理由——因为,套用一句流行语来说:“至少还有梦”。

“哀莫大于心死”。如果连代表着积极心态和健康精神的快乐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穷”,那也才真正是人生的大悲哀和大不幸。

那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穷人?

这,才是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所要给予后人的重要告诫。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重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无疑就可以读出新意了,也可以读出过去所没有读出的内涵。如果是在过去,我们会一边读一边想,我的天,这个小女孩,她过得多惨呀!富人在过节的时候,都躲在家里暖暖和和的,可她呢?稚嫩的小手里,只有几把火柴,她过得真惨!可是,在经过了前面的我的长长的铺垫和剖析之后,我们的大脑是否也会有一个脑筋急转弯?我们是否也会心存警觉地回过头来想一下:安徒生真是这样想吗?安徒生是否会与我们不一样?是否会另做他想?

事实还真是如此!安徒生自己就是个穷人,他一生都曾经非常努力,但是,却始终难称成功。学唱歌,把嗓子唱坏了;学跳舞,把这个身体跳坏了;写诗歌写小说,也没有成功。因此,安徒生自己就是一个不成功的人,当然,因此也就是一个没有能够致富的人。我们可以想象,那个贫穷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其实就是他——安徒生。那么,他会怎么想呢?他又会怎么去做呢?

首先,安徒生并没有归罪于富人。何况,我们哪怕是就只是去看一看巴菲特、比尔盖茨等人的表现,就会知道,西方的富人并非坏人,不但不是,而且还很可能更是好人。当然,各位也许会说,这只是个例。那么,为了说明问题,我现在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各位一定都看过《泰坦尼克号》吧?我常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泰坦尼克号》中的那个好莱坞模式的爱情故事并非意义重大,何况,它还是编撰的,真正的船上是没有这个故事的,说起来,在泰坦尼克号船上,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应该对中国人的意义重大。我们知道,因为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是当时欧洲最重大的事件,而且这艘船号称“永不沉没”,因此1912年4月10日的航行,在一等舱的337名乘客中,仅百万富翁就有57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船只即将沉没的瞬间,这57个富可敌国的富人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很有气节,他们都没有做辱没自己人格的事情。例如,阿斯德是当年全球首富之一,资产可以造11艘“泰坦尼克号”。当时,他的妻子马德琳才18岁,而且有五个月的身孕,在“泰坦尼克号”出事的时候,阿斯德曾对负责救生艇的船员说,能否允许自己也上救生艇去照顾病弱的妻子,船员回答:“不行,先生,除非所有的妇孺都先上了艇,否则不许一个男子上。”阿斯德再没有多说什么,立即退回了甲板,再如另外一个富人,美国“梅西百货公司”的创始人斯特劳斯。各位应该知道,“梅西百货公司”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公司,就在美国曼哈顿第六大道上。我2001年去美国的时候,还专门慕名去看过。但是,他已经67岁,因此有人跟他建议:“我保证不会有人反对像您这样的老先生上艇……”但是,他却回答,“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离开之前走上救生艇。”非常令人感动的是,斯特劳斯夫人当时已经上了八号救生艇,但是最后却改变了主意,她退回了甲板,对斯特劳斯说:“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生活在一起,你去的地方,我也去!”又如世界著名的管道大亨古根海姆,当时他穿上了最华丽的晚礼服,对随从说:“我即使是死也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遗言是:“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为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牲,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还有大亨阿斯德,当人们找到死去的他的时候,从他的兜里发现了2500美元现金兑换支票,要知道,当时的船上水手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20美元。看来,他并没有拿这笔钱去行贿。最后,尤其令人惊异的是,他们都是船长史密斯的好友,可是,却都没有要求船长“法外开恩”。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想你们应该已经知道,对于西方人来说,他是永远不会想到什么“朱门酒肉臭”与“路有冻死骨”的关系的,而是“朱门酒肉臭”就只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就只是“路有冻死骨”。换句话说,贫困的小女孩就是贫困的小女孩,跟富人的压迫没有任何的关系。而且,这个小女孩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贫困而去仇恨别的任何人。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小女孩也没有因此而就丧失了应有的快乐。当然,这也正是安徒生所孜孜以求地要教给我们的,那就是:穷并快乐着。

“卖火柴的小女孩”当然是一个穷人,就像今天的一个家庭贫困的失学儿童。“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她家庭的简陋:“家里也是很冷的,因为他们头上只有一个可以灌进风来的屋顶,虽然最大的裂口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年幼的她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寒冷的除夕之夜里,在“所有的窗子都射出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肉的香味”的时刻,还要赤着一双冻得“发红发青”的小脚为生计而奔走;她的旧围裙里有很多火柴,可是,“这一整天谁也没向她买过一根,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铜板”。

可是,真正值得注意的偏偏是在这一切之后。

在贫困面前,“卖火柴的小女孩”出人意外地转过身去。她没有象有些穷人一样埋怨世道不公,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消沉堕落,甚至滋生仇富心理,动辄要“翻身”、要“解放”,而是尽管身处黑暗,但是却仍旧渴慕光明。继续享受着生活的快乐、生活的乐趣、生活的幸福。

在这里,非常引人瞩目的,是那五把火柴。安徒生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去描写那五把火柴。我们中国的读者都是以为这是为了描写小女孩的悲惨,意在说明她拥有的已经很少很少,非常可怜,其实这完全并非安徒生的所思所想,从他自己的角度,他要告诉我们的是,尽管小女孩手里只有五把火柴,但是她仍旧可以借助这五把火柴营造自己的幸福,她也仍旧是快乐的。正如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说到的:“‘她想把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而在安徒生自己的自传《我的童话人生》中,他也曾经如实记叙了自己创作这篇童话的情形:当时,他正应邀在一位贵族家中做客,“户外是美的,户内是舒适的;在这种喜庆的和王公般生活的气氛中,我那篇记述匮乏和困难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姑娘》完成了。”显然,“在这种喜庆的和王公般生活的气氛中”,安徒生的创作并没有仇恨,“千年的仇要报,万年的苦要申”,这样的中国红色美学并不适合西方的安徒生。

换言之,在安徒生看来,快乐,是与富裕抑或贫困没有关系的,即便是一个穷人,也仍旧可以是快乐的。难道因为手里只有五把火柴,就要仇恨满腔,转而用它去烧富人家的房子?或者就要痛不欲生,每天捧着它以泪洗面?这当然不是安徒生;尽管只有区区五把火柴,却仍旧可以快乐,这,才是安徒生。

我刚才说过,形容安徒生作品的影响,只有一个成语是最为合适的:“不胫而走”。现在,各位是否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做“不胫而走”了吗?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风风雨雨以后,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中国读者都应该能读懂他了,说一句耸人听闻的话,如果在安徒生的作品被翻译进入中国一百年后,而且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以后,如果我们仍旧还是读不懂安徒生,那就完完全全是我们中国读者的失败了,也再也不能以历史性的美学误读来宽慰自己了。因为我们已经真实地知道了自己永远也无法进入富人的行列,已经真实地知道了社会的残酷、生活的残酷,而且,我们也已经真实地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快乐的权利,即便是已经穷得手里只有五把火柴。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会发现,尽管古老中国也有着自己的美学,从上个世界开始,一百多年来,新中国也在逐渐形成着自己的美学,但是,坦率而言,这些美学却毕竟是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存在着某种或多或少的隔膜的。而安徒生教会我们的而却完全不同。这是没有一个人都可能有的快乐的美学,也是每一个人都可能会有的快乐的权利。他的美学,让我们想起《圣经》故事中的约伯。记得雨果曾经被人问及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世界上的书全都必须烧掉,而只允许保留一本,你认为,应该保留哪一本呢?”雨果的回答十分干脆,他毫不犹豫地说:“只留《约伯記》。”《约伯記》是《圣经》里面的重要章节。其中记载的约伯是个著名的人物,他历经了种种磨难却从不抱怨,无论富贵或者贫穷,无论健康或者病苦,他始终怀抱感恩,富亦感恩,贫亦感恩,病亦感恩,苦亦感恩。对于上天的赐予,他总是觉得太多太多,也永远心存感激。

显然,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如此,有老祖母,有火柴,有在火光里出现的温暖的火炉、美丽的烤鹅、幸福的圣诞树……更重要的是有上帝,这就已经足够足够。要知道,她“是跟上帝在一起”的,这一切,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很少很少,但是,对于她来说,却已经很多很多。她没有理由不快乐,也没有理由不心存感激。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要说,安徒生当然不是丹麦版的杜工部,但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却确实是丹麦版的《约伯记》。这个小女孩完全就是西方的著名的约伯形象的儿童版。

而且,当我们把视线从这微笑的小女孩移向她的“父亲”——安徒生,我们会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深味。联想安徒生的悲惨的身世,他出生贫寒,命运坎坷,生活带给他的是诸多苦难,但苦难却无法阻碍他对生活的热爱。托尔斯泰就曾经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你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本来有资格成为一个坏人。当然,结果却是恰恰相反。安徒生也是这样。他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本来也有资格成为一个坏人。然而,结果也恰恰相反。为什么会如此?其中的奥秘,就是感恩。

安徒生曾说“我的经历就像一幅浓艳美丽的油展画,展现在我眼前,激励着我的信仰,甚至使我相信好事从不幸中诞生,幸福从痛苦中诞生,我感到我依然是幸运儿,那些辛酸悲惨的日子本身带有幸福的萌芽,我以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那些不断伸进我生活的手,也仍带给我很多好处。”

确实,是什么带来了快乐?是满当当的一只钱袋吗?还是一颗永远热爱生活,永远向往美好,永远充满希望的感恩的心呢?当然是后者。

再进一步,还必须强调,如果只是看到安徒生的故事是在告诉我们:穷也可以快乐,可以穷并快乐着,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安徒生告诉我们的还有更多。在他所带给我们的美学里,还有着更多的内涵,这就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快乐,穷人固然可以穷并快乐着,富人也可以富并快乐着,所有的人都可以生活着并快乐着。因为对于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都应该感恩。

所以,有人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送给穷孩子们一个美丽的梦,其实,这未免偏狭,我要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送给所有人的一个美丽的梦。就像《汤姆叔叔的小屋》不只是写给黑奴看的,《悲惨世界》不只是写给“冉·阿让”们看的一样;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会给所有的“富人”们带来启迪。不,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会给每一个渴望快乐的人都带来启迪。

生活从不完美,但是,我们要“好好活。永远好好活”(安徒生)。

是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生的不如意总是十有八九,可是,我们难道不正是因此才必须要常念“一二”?其实,并不是上天赐予我们太少,而是我们发现和珍惜得太少。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感恩,使我们变得善良;感恩,使我们变得博大。

知道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人类世世代代感激安徒生的理由,知道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有一个故事非常形象,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都犹如一个在茫茫大海里浮游的瞎眼的海龟,大海里漂浮着一块中间有一个洞洞的木板,这个瞎眼的海龟只有找到这块木板而且能够从中间的洞洞里面钻出来,才能脱胎为人。不难想象,这是非常非常之难的。令人欣慰而且庆幸的是,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已经成功第脱胎而为人。那么,我们岂不是已经非常非常幸福了,非常非常快乐了?我们还别复何求?我怎么就生当乱世?我怎么就生值穷困之家?我怎么就没有富可敌国?真的有必要这样地去无休无止地抱怨吗?

事实上,读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关键,就在于要读懂“感恩”。

中国人都知道报恩,可是,对于感恩却十分陌生。因为中国的“报恩”和“报仇”一样,无非是“善有善报”和“恶有恶报”的结果。因此“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冤有头,债有主”,因此也“投桃报李”、“饮水思源”,等等。但是,没有“滴水之恩”的时候,要不要“涌泉相报”?没有“投之以桃”的时候,要不要“报之以李”?

这,就是感恩的魅力所在了。

感恩的理由并不在于施恩。因此,不但要对幸福感恩,而且要对不幸感恩。即使身处困境,也应该既不怨天也不尤人。有一次,霍金被记者问到是否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有过痛苦时,他用自己身上唯一能动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这样一段话:“我的手指还能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的追求,有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试想一下,相比于霍金的身体状况,我们每个人不是都比他幸福太多太多?和我们相比,霍金不也是一个身体健康方面的“穷人”、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可是,霍金尚且对生活心存感激,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感恩”说“不”,对“快乐”说不呢?

回想一下小女孩最后点燃的那一把火柴,“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大白天还要明朗。祖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美丽和高大。她把小姑娘抱起来,搂到怀里。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显然,这正是安徒生为小女孩所指引的幸福之路——遗憾的是,这句话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是被删节的。关于“幸福”,安徒生曾经这样说:“使得人们幸福的并不是艺术家不朽的名声,并不是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人们对清贫的满足,存在于爱人和被人爱之中。”在这里,“对清贫的满足”就是安徒生所推崇的,而且,也是幸福的。因此,这个小女孩也是幸福的!因此,她不是“在痛苦中死去”,而是“在幸福中死去”。

而关于“死亡”,安徒生在记叙其好友科林夫人的逝世时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离开这个世界会是如此幸福,没有丝毫痛苦。我的魂灵中涌出一种虔诚,对上帝和对永恒的肯定;这种虔诚把这一瞬间刻在我的生命里,成为一座丰碑,……她的魂灵就是爱,她走向了爱和上帝”。这样,我们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就见到了中国式“冻死骨”含恨而亡时所望尘莫及的幸福之死——“她的双颊通红,嘴唇发出微笑”,“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也因此,我是否可以说,小女孩恰恰是死于感恩,而感恩的死,是幸福的。

有一位诗人这样劝诫我们:

别等到你把所有考试都结束再快乐,别等到你拥有完美的身材再快乐,别等到你拥有心仪的跑车再快乐,别等到找到爱妻再快乐,别等到你死了或你的下辈子再快乐……别等到一切愿望都实现了再快乐:

唱歌吧,就像不被聆听一样;

跳舞吧,就像无人欣赏一样;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伤一样;

工作吧,就像无需报酬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即是末日一样。

下面来看第二部作品——《海的女儿》。

说到这部作品,我相信各位一定是比刚才要谨慎一些了,因为刚才在开始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我看到你们眼睛中都有一种非常自信的目光。“肯定是在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现在再讲《海的女儿》,你们一定是不会如此自信了吧?因此,想必你们这次应该不会再像刚才那样自信地马上反应说“我知道《海的女儿》是写的什么”了。那么,既然如此,就让我来主动披露吧。

在我看来,我们中国的读者在阅读《海的女儿》的时候,仍旧是一直都在误读。例如,中国的语文教材、中国的所有研究论文在谈到《海的女儿》的时候,都是在异口同声地认定:《海的女儿》是在写爱情。可是,坦率而言,我每每私下以为:大凡这样讲的,都是属于连《海的女儿》都没看完的人。也许是因为他们在看《海的女儿》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就已经热血沸腾了,就已经认为不用再继续看下去了,就认为已经可以下笔写研究论文了?但是,要知道,《海的女儿》的最重要的内容、真正的内容恰恰是在后面的三分之一文字上,倘若在阅读乃至研究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后面的三分之一的重要性,那,实在是没有资格去乱发议论的。

简单地归纳一下《海的女儿》。在我看来,它讲的是不是爱情,而是——爱!

当然,《海的女儿》也不是并没有涉及爱情,但是,它的角度是完全西方的,我们中国的读者其实并不了解。就像我在前面讲的中国二十世纪的四大地主以及“为富不仁”的有色眼镜,谈到爱情,我们中国的读者也是戴着有色眼镜的。在我们中国的读者看来,所有的人都是可以得到爱情的,而且,世间最最美好的,就应该是爱情。

可是,安徒生也会做如是想吗?各位,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徒生本人完全只是一个爱情的失败者啊。在他的情感生涯里,总是一再受挫,总是频频被人拒绝。最令他难堪的是,有一次,他追求一个挺有名气的女歌手,他自己以为已经追求了那么长的时间,而且也费尽了心力,火候该已经到了,可以收获了,于是,他就开口求爱了,结果,他刚一开口,那个女歌星就勃然大怒:就你,也配跟我求爱,真让我丢脸。我一直拿你当马仔,可你还以为你是什么正经人物呢!你们看看,安徒生就是这样地在现实生活一直情场失意。也因此,如果他却在自己的作品里幼稚地由衷歌颂爱情,岂不是十分奇怪?!

安徒生首先就应该是一个诚实的人。前面我说过,他很穷,但是他没有欺骗自己,没有劝诫自己说,“致富以后就好了”,而是去直面贫穷、反省贫穷,最终,发现了人生的真谛:贫穷也可以快乐。现在也是一样,他仍旧是没有欺骗自己,说是面包一定会有的,爱情也是一定会到来的。安徒生再一次直面人生,而且终于再一次恍然彻悟,爱情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是根本无法得到爱情的。

我必须说,如此的反省实在是发聋振聩。乍听起来,因为打击的人太多太多了,真是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愉快。可是,我们就不去看现实生活本身了吧,就看看文学作品里面的事实吧,自古以来,我们看到的文学作品也真是不少了,可是,写白头偕老的爱情的可有成功的作品吗?因为什么?因为真正的作家都是诚实的。在他们看来,爱情固然美好,但是能够天长地久却完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作家们写的爱情往往与第三者、第四者甚至第五者有关,不是红杏出墙,就是红杏靠墙,那么,为什么呢?千万不要肤浅地以为作家们是对我们现在斥之为不道德的事感兴趣,不是的,这只是因为他们都是诚实的,他们知道,真正的爱情都是需要保鲜的。可是,任何一个东西,即便是你把它放在冰箱里,可是,它就能保鲜吗?买十斤猪肉放到冰箱里,二十天以后,你还敢把它拿出来吃吗?那么,爱情的保鲜究竟是如何可能的?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人们往往以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得到爱情。其实,这根本就是一厢情愿,也是一种理想。我们知道,按照柏拉图的说法,每个人生下来都是被劈成两半,而你这一生,因为无非就是跋涉千山万水去找那另外一半。可是,究竟有多少人在一生中能够找到呢?在我看来,这纯粹是白日做梦!各位,我们不妨做一个设想,你们把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认识的印象还算不错的异性朋友的名字都写在一张纸上,看看你能够写多少?五十个?那么,你所要寻找的那另外一半就在这五十个人中间吗?当然不应该是这样。谁规定你的另外一半就正好在这五十个人中间了呢?为什么就不是在非洲?为什么就不是在伊拉克?

关于爱情,柏拉图还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大意是,给你一片苹果园,让你去摘一个最大苹果,可是,只要给你两个规则,那你就永远不可能摘到那个最大的苹果了。第一,你只能往前走,不能倒退;第二,你只能摘一个。现在,我请问各位,你们当中有谁又能够摘到那个最大的苹果?

一开始,你肯定不会急于下手去摘,可是,有谁规定第一个苹果就不可能是最大的那个呢?一次我在某大学做报告讲到这个问题,结束后有个老师就跟我大发感慨:第一个苹果就是最大的苹果,我最有感受。真的确有此事!我问:那你一定是在幼稚园里就有个曾经青梅竹马的梦中情人了?他说,是,当时有个小女孩长大以后非常漂亮,可惜,我已经错过了。早知道如此,当时我就利用近距离的优势去先下手为强了。

再接下来,即便那个最大的苹果真的不是第一个,那你就能够摘到吗?猜想一下,一般人在前面一二十米是肯定不摘的,因为要先了解一下,另外,一般人在也不敢坚持到了最后十米才摘,因为怕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小苹果了。可是,有谁规定过,最大的苹果就不在前面的一二十米?或者就不在最后的十米呢?

因此,柏拉图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谁都永远不可能摘到那个最大的苹果。

那么,有谁又能够得到真正的爱情吗?

还回到《海的女儿》,在做了前面的剖析作为铺垫之后,相信你们已经可以很快地就发现,从爱情的角度去理解《海的女儿》,无疑是一种不可饶恕的误读。因为安徒生不可能如此幼稚。当然,爱情总是令人心醉的,尤其是在“戏不够,爱情凑”的中国。可惜,在古老的中国也自古就最不知爱情为何物,一位著名的台湾作家就曾愤愤然地说,中国文人连创造一篇像样爱情故事的能力都没有。因此,把《海的女儿》顺理成章地推上爱情的祭坛,其实也无非恰恰是中国某种美学模式的又一次泛滥而已。

显然,在其它国家,似乎不大可能出这样的事情,在俄罗斯,有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名著《金蔷薇》中有关安徒生的一则故事《夜行的驿车》可以为证;在美国,则有作家房龙的文章《安徒生--举世无双的童话大师》可以为证;在丹麦,则有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尽管从《灰姑娘》脱胎而来却没有以与《灰姑娘》同样的以有情人喜结良缘而告终可以作为例证,遗憾的是,在中国就一切竟然全都不然了。

当然,《海的女儿》也并非与爱情毫不相关:为了和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长相厮守,小人鱼失去了漂亮的鱼尾、甜美的声音,而且,还不得不忍痛在刀尖上跳舞……可是,这一切,她所深爱的王子却全然不知。这,当然是一般人所无法做到的,当然更是相爱中的每个人特别希望在对方身上看到的所谓“奉献”之美。而且,更令人感动的是,在爱情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究竟是杀死王子?还是——杀死自己?小人鱼作出的抉择让所有人为之感动。因为,她的答案是:只能杀死自己。因为杀死王子也就意味着杀死了自己的选择、杀死了自己的坚持、杀死了自己的爱情。因此,只有杀死自己,即便是变成泡沫,也仍旧要含泪向王子张望。

毫无疑问,这就是爱情!在爱情世界里有什么“应该”与“不应该”呢?只有“愿意”与“不愿意”!“愿意”永远大于“应该”。愿意就是一切。只要愿意,就是快乐,只要愿意,就是幸福。

不难想象,每次看到这里,曾经有多少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会湿润了眼睛。或许,我们没有理由不感谢安徒生?正是他,为人们打造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可以让无数痴男恨女有可能在《海的女儿》的字里行间一掬热泪?!

可是,我又必须提醒:这样的判断未免仓促了一些、草率了一些。

下面,且让我们认真地把《海的女儿》再通读一遍,而且——只需要通读一遍。

重读《海的女儿》,开篇就映入眼帘的,是小人鱼要“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

与之相对比的,是她的祖母:“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可是对于自己高贵的出身总是感到不可一世”。尽管当她的生命结束时,就会变成水上的泡沫,甚至连一座坟墓也不留给自己;生命就像绿色的海草,只要一割断了,就再也绿不起来;因为没有不灭的灵魂,死后也无法升到那神秘华丽的天堂去。但是,“我们放快乐些吧!”老太太仍旧说。三百年,“这究竟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我们也可以在我们的坟墓里愉快地休息了。”可是,小人鱼却心有未甘。她偏偏要向命运说:不!显然,《海的女儿》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成“人”故事,而并非一个爱情故事。向着“人”破茧化蝶,甚至不惜飞蛾扑火,这就是小人鱼的抉择。“只要我能够变成人、可以进入天上的世界,哪怕在那儿只活一天,我都愿意放弃我在这儿所能活的几百岁的生命。”

可是,既然是要“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那么,为什么会爱上王子?其实,老祖母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那是因为,只有当人类中的一员爱上了小人鱼之后,才会分一个灵魂给她,小人鱼也才有可能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小人鱼的一切努力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只是,她失败了。她并没有得到那个王子的爱,因此,小人鱼也就没有能够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

那么,小人鱼最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了吗?

答案却是肯定的。

可是,这已经与爱情无关。

所以,我在讲座的一开始就提示过了,大凡把《海的女儿》误读为爱情作品的中国读者几乎都没有去特别关注《海的女儿》的最后几段,虽然,每个西方读者一定都清楚地知道,那——才是作品的高潮:

“我将向谁走去呢?’”她问。

“到天空的女儿那儿去呀!”别的声音回答说。

在这里,在前面的“海的女儿”、“人的女儿”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天空的女儿”。“天空的女儿”与爱情无关,尽管她们也没有永恒的灵魂,可是,她们却可以通过“善良的工作”,尽力做完“可能做的一切善行”为自己创造“不灭的灵魂”。

答案已经十分清楚了:最终为小人鱼“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的,不是爱情,而是“善良的工作”以及一切“可能做的一切善行”,也就是——爱。

至于我们中国读者所津津乐道而且孜孜以求的所谓“爱情”,看来,在作品中则是一个亟待超越的环节。

说起来也确实是这样,我们都知道“爱情诚可贵”,然而也都知道:“‘爱情’两个字好辛苦”。相对于如何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的成“人”故事来说,爱情故事的困惑在于:不但是爱情极为难得,而且,爱情的美丽更每每为结果所困扰。稍加回顾,不难发现,古今中外的爱情名篇,大多都是一人在场,彼时彼刻,她/他尽可呼天抢地,酣畅淋漓,而一旦两人共同在场,则难免令人尴尬。也因此,我刚才才会说,经典的爱情往往都与婚姻无关,白头偕老的文学经典可还有人见到?道理就在这里。

小人鱼邂逅的也是这样一个困境。爱情中的她,“得到”,无疑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议题,因为,倘若得不到,她就无法成“人”。于是,她对王子的爱情等同于拥有他,像拥有一尊石像或者一件玩具,于是,她关注“王子是否得知我的付出(救援)”,超过了关心“王子是否获救”;于是,她太在乎“王子是我的”,至于“王子是爱我的”这个问题尽管更重要,却始终被她置若罔闻。于是,小人鱼遭遇了最为残酷的重创:王子并不爱她。

何况,还存在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小人鱼本来是要通过被爱来拯救自己,可是,这岂不正是把别人当成了手段?爱的对象被手段化,这究竟是在“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还是在毁灭着一个不灭的灵魂呢?!

而安徒生的全部聪颖就在这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爱情,可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人”。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够“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可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人”。显然,他的《海的女儿》是着眼于所有人的“成人”的,而不是着眼于极少数人的“爱情”的。

再联想一下我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安徒生的非常凄惨的身世:三次恋爱失败,毕生孤苦一人。细心的人是否立刻就会意识到:《海的女儿》正是安徒生的大彻大悟的见证。作为一个200年前的大城市里的打工一族,文学之路的成功与丘比特的爱神之箭的屡屡与之擦肩,使他幡然醒悟:爱情的失败,也并不就是人生的失败,而且,爱情的成功也并不就是人生的成功。只有一个热衷于把“得到”作为成“人”标志的国度,才会如此倚重爱情。而在一个坚定地将“付出”作为成“人”标志的国度,最受重视的,是——爱。因此,安徒生写的是爱的故事,而不是爱情的故事。

当然, “海的女儿”的故事完全可以看做她父亲安徒生的人生的翻版。小人鱼也曾经为了爱情的目标全心全意地奋斗过,可结果却是:王子根本不爱她,爱情失败了,小人鱼那凭借凡人爱情而得到不灭灵魂的梦想破灭了。这其实也就是说,有些人是十分幸运的是,就像有些人可以被天上的雷劈到一样,他(她)也幸运地被爱情之雷“劈”到了。不过,我们并不羡慕,因为我们毕竟只是普通人,被爱情之雷“劈”到这种幸运之事,我们并不预期,而且也知道绝无可能。胆识,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如果得不到爱情,难道我们就只有自杀吗?可会死,自杀又算怎么回事呢?记得卓别林在一部电影里演得让人印象深刻:,有个小女孩因为没有得到爱情而准备自杀,卓别林就跑去劝她,可是小女孩说:不行,我就要死!卓别林就说:你真是糊涂!你做别的事情,或许还能够算个英雄,可是,自杀算是什么英雄呢?你将来就是想不死都不行,你又何必自己去找死呢?小女孩转念一想,确实是很有道理。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也很有启迪。我们确实无法得到爱情,可是,我们也确实还必须活着。那么,我们有没有权利快乐?无疑,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为过去的美学所忽视了的问题。

所以,在《海的女儿》最后三分之二的地方,安徒生才公然地替海的女儿也是替我们大多数命中注定得不到爱情的人问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那么,我将向何处去?爱情固然美好,但是它只是针对某个具体个人的,因此需要别人的密切配合——心甘情愿的密切配合,如果只是单相思,那就没有什么快乐可言。那么,我们这些命中注定得不到爱情的人将向何处去?对此,《海的女儿》也做出了回答:去爱所有的人。也就是,离开爱情,转而走向爱!这样,因为我们不再需要别人的配合,因此,我们也就可以在爱中得到快乐。

所以,海的女儿不是一个爱情的故事,而是爱的故事。我们可以得不到爱情,但是,我们一定能得到爱。为什么呢?只要我们爱别人就行了。借用一句大诗人歌德的诗歌,应该叫做: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生死相契总是意味着

被咀咒的相遇和分离

没必要允许你

在三千弱水的盈盈中

看我作天堂与地狱的舍取

各位,我一直觉得,懂得了这句诗歌,也就知道了我们快乐的来源,知道了究竟谁才是海的女儿。答案是确凿无疑的:我们都是!我们得不到人类那种可歌可泣的爱情,因为我们需要白马王子的倾心配合,那叫做:我爱你,但与你有关;但是,我们仍旧可以快乐,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去爱所有的人使我们自己变得快乐。

而现在,如果我们再一次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天空的女儿”,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她们所教会海的女儿的,其实就是去——爱。这无异于为我们所有的人开辟了一条无限广阔的人生的康庄大道。我曾经在讲座后问过中学老师、中学校长,我说,如果我们这样去讲《海的女儿》,是不是你自己也会很快乐?因为就像你可以坦然地告诉所有的同学,穷也可以快乐,现在,你也可以坦然地告诉所有的同学,没有爱情也可以快乐!作为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我们都很失败,因为上帝没有眷顾我们,没有把甜蜜的爱情赐予我们,但是,难道我们因此就不能够享受爱的快乐了吗?可以呀,怎么做呢,去爱人类,去爱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去爱“爱”。

爱上“爱”,其实就是《海的女儿》所揭示的真谛。

海的女儿的最终发现是:可以“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的,不是“把我一生的幸福放在他手里”乃至不惜“对他献出我的生命”的所谓“爱情”,而是不断奉献着的“爱”。我爱,故我在,我不爱,则我不在。换言之,在爱情中,她转而学会了爱:爱,才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就是这样,她成“人”了。

其实,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最终发现。

而失之爱情的“东隅”,却得之于爱的“桑榆”。这,其实就是《海的女儿》问世的全部秘密了。

安徒生曾经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青春永驻的她,从大海\那又白又轻的泡沫中缓缓升起,\那美啊,只有上帝才能想象;\后一代人把前一代人埋葬,\但是,爱是永远不会死掉的,\女神永远活着!”

是的,“爱是永远不会死掉的”。

爱情不会长久,但是,爱将永恒。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

下面来看第三部和第四部作品。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两部作品我要讲得稍微简单一些了。

关于《丑小鸭》,我想说,在安徒生童话中,最能够使我们心灵温暖的是它,最能够使我们心灵冷漠的,也还是它。

“使我们心灵温暖”,这当然是因为作为安徒生童话的名篇,《丑小鸭》自问世后就不胫而走,风靡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且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使我们心灵冷漠”,则是因为就中国的读者而言,对于《丑小鸭》始终存在着严重的误读。甚至可以说,是“熟知”《丑小鸭》者众,但是,“真知”《丑小鸭》者寡。

在中国的读者那里,丑小鸭经历种种不幸却最终“化蛹为蝶”成为白天鹅的故事尽管令人心灵有所慰藉,但是,他们却把丑小鸭的命运转变归结为它自身“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于是,丑小鸭顺理成章地成了“笨鸟先飞”的后进生的典型,成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鱼跃龙门” 或“乌鸦变凤凰”的标兵,成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的丹麦励志版。

然而,偏偏为几乎所有的人所忽视的,却是《丑小鸭》中所蕴含着的深刻主题——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拯救丑小鸭并且使得丑小鸭重生的,就是爱—而且,只有爱!

因此,对于这样一部作品,我们还是必须从拨乱反正开始。

《丑小鸭的故事》,这部作品是说什么的呢?是只要奋斗你就一定会成功的故事?我们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讲过很多很多次了,现在虽然你只是一只丑小鸭,但是只要去奋斗,你就一定能成为白天鹅。可是,果真如此吗?我在很多场合都对我们的中学老师、中学校长说,请再去仔细看以看《丑小鸭的故事》。

我必须说,长期以来,我们养成了一种错误的人生模式,就是好人一定会成功。我经常痛心地说,在中国没有失败教育,就是最大的失败。犹如为富不仁,似乎是因为沾上了金钱,于是我们就说:只要是先致富了的,就一定是使用了不法手段的;可是,在成功上,我们却说,凡是成功的就一定是好人,好人就一定会成功。但是,难道好人就无法先富起来?难道坏人就永远与成功无缘?看看现实生活,我们都知道,这绝非真实。

其实,《丑小鸭的故事》所面对的问题是:假设一个人的一生无论如何都不成功,假设一个人一生中总是被所有的人看不起,那么,他能不能像那些成功了的人们一样快乐?他能不能成为一个像那些成功了的人们一样的让人尊敬的人,用中国人所熟悉的话说,他能不能成为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究竟能不能呢?简单说,《丑小鸭》回答的问题是:在被伤害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让我们一起来再一次重读《丑小鸭》的故事。

生命的初生源于偶然:出身的贵贱,容貌的美丑,才能的高低,心志的强弱,谁都无法事先加以选择;而且,尺有有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不是不可一世的巨人,——起码不会永远都是不可一世的巨人,因此也谁都无法事先加以预测。那么,正确的对策应该是什么呢?宽容,并且给每个人以自由发展、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

可是,丑小鸭的生存环境却并非如此。形形色色的动物都在自大的喧闹与争夺中生存,因为:“她们认定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刚出蛋壳的小家伙们只看了一眼,就惊呼“这个世界真够大”;鸭妈妈更是觉得牧场的花园、养鸡场就已经是“广大的世界”了;因此,他们无不自以为是,也无不自是其是:一只老鸭因为误孵过了一次吐绶鸡蛋而认定全世界上只有两种蛋——鸭蛋和吐绶鸡蛋;青年野鸭和公雁的世界似乎除了谈恋爱、结婚这类问题再没别的了,甚至为此弄丢了小命也浑然不觉;猫咪绅士和母鸡太太则在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的烟幕中各自陶醉,他们认定自己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而他们的主人,更是“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她更聪明的人”了。当然,这种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也不免会遭遇“碰碰车”:比如鸭妈妈就觉得不会游泳是严重的问题——不下水,那可怎么活啊?而猫咪和母鸡则恰恰相反,她们认为,下水游泳才是愚蠢透顶的主意——下了水,还有命可活吗?

“我们和这个世界!”这,就是他们的招牌语言。

那么丑小鸭呢?因为它还没有出生就是一个“老是不裂开的”蛋,出生后,又“大得怕人”、“一副丑相”,所以他们对它是既无同情的理解也无理解的同情:别的鸭子说:“呸!瞧那小鸭的一副丑相,我们真看不惯。”因此而不惜狠狠地啄他。理由很简单:“他长得太大、太特别了”,“因此他必须挨打!”鸡们看不起他,因为他不能生蛋,猫们看不起他,因为他不能拱起背发出咪咪的叫声和迸出火花。

“为什么你生得和我们不一样?”

可是,“我”又为什么必须和“你们”生得一样呢?是谁给予“我们”的权力,让无数个“我们”可以如此坦然、如此不假思考地去决定“我”的生生死死呢?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可悲的,但是最可悲的,是人认识不到自己的可悲,反而以为自己伟大高明。《丑小鸭》里面的动物世界恰恰就是这一“可悲”的写照。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误会如此之巨,隔阂如此之大,伤害如此之深,幸而,这并非丑小鸭的世界的全部。

丑小鸭碰到了一个充满爱心的好母亲。鸭妈妈错误地孵着一只天鹅蛋,但是她说,我已经坐了那么久,就是再坐一个星期也没关系。后来,鸭妈妈也发现了异常,但是她说:他并不伤害谁啊”“他不好看,但是他的脾气非常好。”

林肯曾说,我的一切都是圣洁的母亲赐予我的。我相信,如果丑小鸭忆及往事,一定也会如此表白。

在这里,“母爱”意味着对于“弱者”乃至“他者”的一种态度。生活中自己明明也是弱者乃至“他者”但是偏偏以强者自居并且随意去处置别人的事情,是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圣经》上有句名言:你们愿意人怎么对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而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人生,也都没有权利侮辱践踏他人的生命。

鸭妈妈没有去决定什么,更没有去侮辱践踏什么,这真是丑小鸭在不幸中的万幸。

当然,更令人感动的,当然还是丑小鸭自己。

在遭受到“被鸭子咬,被鸭子啄,被看管鸡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的种种不平等时,丑小鸭并没有丝毫的气馁。“他的脾气非常好”。即使“他太累了,太丧气了”也尽量对大家恭恭敬敬的行礼。并没有抬不起头,挺不起胸,迈不开步。他不因他人的打击诽谤而动摇信念,也不随他人的异样眼光而放逐生命,更不为他人的咬啄踢打而怀恨在心。他仍旧从容,仍旧恬淡,也仍旧坚持自己。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仍旧有着自己的期待与努力。

在动物的世界里,丑小鸭本来是被判了死刑的。那个“最有声望的人物”,那个“有西班牙血统腿上有一块红布条的老母鸭”曾经以貌似怜爱的口吻宣判说:“他们都很漂亮,只有一只是例外。这真是可惜。我希望能把他再孵一次。”

“再孵一次”?那——我还是我吗?“这时他想起了新鲜空气和太阳光。他觉得有一种奇怪的渴望:他想到水里去游泳。”“一天晚上,当太阳正在美丽地落下去的时候,有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林里飞出来,小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的东西。”“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向什么地方飞去。不过他爱他们,好像他从来还没有爱过什么东西似的。”“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被他们杀死,要比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鸡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好得多!”

在这里,“新鲜空气”意味着对于一个没有动物的自大的喧闹与争夺的世界的向往;“太阳光”意味着对于一个互相关爱、互相包容、互相温暖的世界的向往;“游泳”意味着对于一个自由发展、自由选择、自由生息的世界的向往;“高贵的鸟儿”,则意味着对于一个有尊严的生活世界的向往……总之,这一切“向往”我们都可以简单概括为:爱的向往。

于是,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动物的自大的喧闹与争夺中,丑小鸭毅然转过身去,“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也因此,它为“自己找到出路”。

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生命在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中重生。

不难发现,其实丑小鸭就是安徒生本人的写照,他不仅家庭贫困,而且事业不顺,爱情也屡遭坎坷波折。世界所给予他的,都是苦难,但是,他所回赠给世界的,却都是美好。而且,即便他本人,也恰恰是从这一切中凤凰涅槃,脱胎换骨成为童话大师。《丑小鸭》,其实就是安徒生的夫子自道。

美国大名鼎鼎的房龙曾说过:神的火花在这个沉默的小男孩的心灵中孕育,象一场暴风那样不可抗拒,凡是被上帝触摸过的人,不管他遭遇多么无礼的对待和多么巨大的困难,他仍能实现他的梦想。我必须说,安徒生之所以是“安徒生”,就是因为他是被上帝触摸过的人——被爱触摸过的人。正是在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中,安徒生才最终成为“安徒生”。

丑小鸭的故事也是如此。它告诉我们,最终决定了你和你的世界的,并非你的禀赋,而是你的选择。譬如小鸭,譬如天鹅,譬如猫咪先生,例如母鸡太太,其实,他们也同样可以并不故步自封,而是彼此互相理解与包容。各自都意识到自己的“特别”,同时,又能够理解他者的“特别”;各自都因为爱而理解,也因为理解而爱,最终在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中成就自己。当然,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能够这样去做。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正是丑小鸭的选择。

因此,《丑小鸭》并非一个“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一个“笨鸟先飞”的故事、一个“鱼跃龙门”或“乌鸦变凤凰”的故事、一个“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丑小鸭,但是,每个人又都是白天鹅,从丑小鸭到白天鹅,有万里之遥,但也只一步之差。究竟是“万里之遥”还是“一步之差”?其间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

任何一个人,不论强弱、不论贫富、不论贵贱,只要你禀赋着爱的向往与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浴爱重生。

安徒生的四大经典作品的的最后一部,是《皇帝的新装》。

在安徒生童话中,让我们忍俊不禁的是《皇帝的新装》, 引发我们沉重思考的也是《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愚蠢可笑,丑态百出,昏庸无能,朝中大臣的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让我们哑然失笑,使我们引发沉重思考。不过,也必须看到,在我们中国读者眼中,这则童话主要揭示了统治阶级的挥霍无度、虚荣愚蠢,于是乎,《皇帝的新装》成了揭示宫廷内部黑暗生活的故事,成了丹麦版反腐败的反面教材,成了中国官员引以为鉴的警示恒言。

也因此,在中国,正确解读《皇帝的新装》谈何容易。

具体来说,看中国人看《皇帝的新装》,你会觉得中国人真的十分可爱。我们中国人似乎总是有一种深深的因为我们中国人总是有一种深深的“毁”人不倦的情结,不过,这里的“毁”不是“诲”,而是“诋毁”。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似乎存在着一种道德的自我高估的潜力,总是觉得自己的道德是完美的,自己是好人,尽管自己可能刚刚犯过错误,但是他却自己宽慰自己说,这是偶一失足,是在为自己的成功交学费,而别人却是道德方面很有问题,甚至天生就是坏人。尽管别人可能也就是偶尔犯了错误,可是他却会说:这是绝对不可饶恕的天大的错误。

换句话说,我们的中国读者心目中往往存在着一种“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十分幼稚的脸谱美学。每一个读者都喜欢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好人”与“坏人”进行批判。

遗憾的是,这种脸谱美学势必必定造成美学判断的平面化。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责任蓄意予以解脱了,于是一代又一代,每一个人都没完没了地彼此控诉,每一个人都在没完没了地“怨天尤人”,每一个人都在揭露坏人中开脱自己的罪责,并强化自己的道德优越感。长此以往,就无法形成对自身的清醒认识,永远处于儿童心理,也永远不知道为自身灵魂的豆腐渣工程买单

可是,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最大的真实是,人是一个未成品,或者距离“完美”更近,或者距离“完丑”更近,但是绝对不会等于“完美”或者“完丑”。而且,在人的身上并不存在“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或者说,不存在“非美即丑”,而是“亦美亦丑”,马克思在谈到文学作品里的人性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精彩的话:“既不善,也不恶,就只是有人性”,确实是这样。狄德罗说得更清楚:“说人是一种力量和软弱、光明和盲目、渺小和伟大的复合体,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因此,“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脸谱美学是十分不可取的。

从这个角度去看《皇帝的新装》,无疑会有新的感悟。过去,我们看这部作品,往往只会发现皇帝的缺点,而且我们自己还往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快感。然而,现在再来看这部作品,却不难发现,过去我们是何等的狭隘。其实,这部作品写的哪里是皇帝的缺点,而是——人性的缺点。

例如,我们每一个人在看《皇帝的新装》的时候,都会觉得特别过瘾,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就是那个诚实的小孩,可是,请问谁是那个大臣呢,谁是那个皇帝呢,肯定都不会是在座的你们了,那么他是谁?难道是我么?可是,难道我一个人竟然可以又是皇帝又是大臣。那么,在座的还有哪位愿意承认自己是大臣?但是,难道你就没有虚荣过?难道你就没有弄虚作假过?难道你就没有因为想让老师表扬你而违心地做过什么?我们都不要把自己想象得那么纯洁,因为所谓“纯洁”本身就是很有问题的。中国有一句老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不干不净”的,也是“不好不坏”的。谁都不要把自己想得太美好,我们每个人比美好都还是差了一点点的,甚至差了很多的一点点。所谓的好人,坦率地说,无非就是比坏人好一点。例如我们这些人之所以还算好人,那只是因为有人比我们更坏。至于有些人被我们称作坏人,那也只是因为我们比他们要好了一点点。按照纪伯伦在《先知》中的说法,恶,不过是被饥渴折磨的善。

所以,关键在于,在每天的24小时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几小时当“皇帝”? 象皇帝那样,因为“想起不称职的人看不见那种布,心里觉得很不自在,还是先派人先去看看稳当”。而在犯过错误后,又不遗余力保全面子,“现在我必须坚持到底”,无奈地将游行进行到底;我们又有几小时做“骗子”?为了某种目的而去有意无意地欺骗别人;我们还有几小时扮“内臣”和那些“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 当问及“布织的怎麽样”时,我们又因为要证明自己的诚实而无奈的说谎“布非常漂亮,漂亮极了,多么华丽啊”,我们二十四小时中又有多少时间象看客一样,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布真是美极了”,还劝皇帝在游行中穿此布做的华丽的衣服,我们二十四小时又有多少时间象臣民一样,得知皇帝不务正业,不关心士兵,不理朝政,脑中就有一个念头:炫耀他的新装时,没有勇气向皇帝去进谏,去劝导,去指正,而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也许还有几分钟或者几秒钟,我们又是那个诚实的孩子,我们也许有可能真实地叫出一声“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揭示骗子所谓的坏人,大臣所谓的小人问题上,安徒生出人意料底转过身去,他没有象其他作家一样,浓墨重彩揭示骗子的骗术伎俩,诅咒坏人的丑恶罪行,讽刺溜须拍马者的丑态,甚至高喊打倒骗子的口号,设想一下,如果是中国作家,他们会怎样写?给骗子设定种种悲惨下场?写皇帝的幡然醒悟?写皇帝对不说实话的大臣兴师问罪?写皇帝大臣和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诚处罚了骗子?这一切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中国传统文学向来是有好人好报,坏人坏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坏人最终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安徒生却没有提及对于骗子的严惩,而是重点描写了皇帝和大臣的心理活动,详细描绘了他们的所思所想,这,又是安徒生的成功所在,原因何在?因为这些心里活动可能和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状态都有不谋而合。我们每个人都坚定不移地相信我们是个诚实的人,但当我们知道衣服的特点,“任何不称职或愚蠢的无可救药的人是看不见的”,我们身临其境,看到织布机上空空如也,我们是不是也像大臣一样,心想,“天哪,我会是那么愚蠢吗?我永远不可这么去想,也不能让别人知道,会是我工作不称职吗?不行,不行,我不能说我看不见他们织的布”继之,我们为了证明自己的称职诚实,也不得已地对皇帝面前对这看不见的布赞不绝口,“对鲜艳的颜色和美丽的花样满心欢喜,真是出色极了”;假若我们是皇帝,是不会是也会象他那么想,“这是怎么回事?我可是根本什么也没看见,那太可怕了!是我愚蠢吗?是我不配当皇帝吗?这实在是我遇到的最可怕的事”,为了说明自己的称职,内心的实和表面的虚形成鲜明对比,而不得不说“当真不假,你们的布深得我心”,随后又封骗子做“皇家宫廷织布大师傅”,而犯过错后,又千方百计遮掩自己的过失,“现在我必须挺到底”;假如我们是群众,面对皇帝着最高领导的爱物,是不是我们也要大夸特夸,迎合奉承,“衣服多么合身啊,皇帝的新装真正无与伦比,他那件长袍有多长的裙裾啊!多么合身啊!”因为我们不这么说,就会被判断为太不称职或太愚蠢。我们有时多像骗子,为了金钱,权势,身份,地位等利益,搞面子工程,华而不实,欺骗别人,编造出“任何不称职或愚蠢的无可救药的人是看不见这布的”的谎言,有时为了蛊惑人心,还故作姿态,“摆了织布机,装作工作的很卖力的样子”但是,“在空空如也的织布机上什么也没织起来”。

也因此,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也就是在读我们自己的人性的缺点。耶稣曾经对那些准备用石头砸死“坏女人”的众人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耶稣的话指出的是人类之为人类的本质上的罪性,因此当时自然没有人能够反驳,于是,他们“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确实,因为人自身与生俱来的不可战胜的人性弱点,因此而犯下的一切罪恶都是可宽恕的。不够强大、不够坚定,这实在不是我们自己的错。因为我们已经尽了力,但是却仍旧无力,所以,实在是令人悲悯的。何况,既然上帝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好人,那么,他又为了什么非要拿各种各样的欲望折磨我们?因此,真正的坏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上帝。

如此看来,我们每一个人自己都是有过失的,但是上帝却原谅了我们。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原谅其他的比我们过失更多的人呢?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学会去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学会把有罪的生命也当成生命?有“过”而可恕、有“罪”而可恕,这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所必须禀赋的悲悯情怀。因为太多太多的“坏人”,其实也只是为了能够在他(她)置身的恶劣环境里苟活下去,有的人或许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有的人或许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当然,也不排除还有一些人是在以自己为圆心而去“巧取”或者“豪夺”,从而铸成了千古之恨,成为人们所说的“坏人”。但无论任何,其实所有的人都是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只不过是由于条件的不同,在有些人的身上魔鬼的东西会表现得多一些,而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天使的东西会表现得多一些而已,

无疑,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对骗子的伎俩愤恨唾骂,对皇帝的愚蠢嘲弄讥讽,对大臣谄媚可鄙不屑,对街上人怯于实话实说而指责批判,因为他们或是为了能够在他置身的恶劣环境中苟活下去,他们或是为了捍卫自己的面子,他们或是为了争夺自己的利益,其实,我们和他们一样,都不是完人,都有无奈可笑的时候,都有心酸可怜的时候,都有犯错过失的时候,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悲悯和原谅这些这次尽管确实是比自己犯下的过失更多的他们。

同时,在终极的意义面前我们所有人都失去重量,只能扮演同一个小丑,玩弄各种把戏取悦生活养活自己。小丑的命运就是犯下种种或巧妙或愚蠢的错误,演出或严肃或轻浮的荒唐滑稽,所有人也一样,所谓“坏人”,不过是将小丑的面具带到了脸上而我们则将小丑面具深藏心底惟恐被人看见。因为不管你跑的多快飞的多高,只要你是人,你就逃不掉你脚下的人的阴影。而你的阴影,即使再小,也是这个世界巨大阴霾的组成部分,你就要为这所有的罪恶背上十字架,付出血和泪的代价。没有谁能幸免。莎士比亚说:“如果有一个人是谄媚之徒,那么谁都是谄媚之徒,因为每一个按照财产多寡区分的阶级,都被次一阶级所奉承,博学的才人必须多向愚夫鞠躬致敬”。高尔基也说:“生活就是一部关于人的英雄史诗,它描述的是世人寻求人生奥秘而不可得,有心通晓一切而无能为力,渴望成为强者而又无法克服自身弱点的历程”。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的过失诚实地看做自己的自由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并且去毅然承担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就是所谓的忏悔。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没有人是座孤岛,独自一个人;每个人都是一座大陆的一片,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缩小,因为我是处于人类之中;因此不必去知道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在重读《皇帝的新装》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所必须谨记的,正是:丧钟为我而鸣!

刚才我跟各位一起重读了安徒生的四篇经典作品,本来还可以重读得更多,可是,确实是没有时间去如此去做了。好在,中国人常说,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因此,我们尽管只重读了四篇,应该说,也已经足够了。

在结束这次的重读之前,我还有三点感想,借这个机会,与各位交流一下。

一、     安徒生为什么是“安徒生”?

安徒生的一生受尽了苦难,但是,却写出了最美的童话,而且,最终成为了为全世界所由衷喜爱的“安徒生”。记得托尔斯泰曾经对同样一生受尽苦难的高尔基说:你完全有理由成为一个坏人,但是你却成为一个好人。安徒生也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

关键的关键,是带着爱上路,是毕生与爱同在,

在这方面,安徒生犹如那个可爱的丑小鸭。刚才已经重读《丑小鸭》,各位已经知道,作为一个曾经的异类,丑小鸭为外在世界所伤害,但是,他却从来不曾回过头来伤害这个世界。换言之,生活曾经百般地折磨和蹂躏过安徒生,但他却始终是以爱去做回报,他做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他做了“丑小鸭”,他做了“海的女儿”。我刚刚在在华中科技大学讲了《水浒》,我当时就谈到过我的看法。我说,《水浒传》所教授我们的,其实是中国人应该如何面对伤害。遗憾的是,它的回答却是完全不及格的。被伤害以后怎么办?加倍地伤害对方;你伤害我一个,我杀你全家,这就是《水浒传》的回答!但是,《丑小鸭》的回答却完全不同。不管怎么被别人伤害,我也绝不伤害别人。不但不伤害,而且还仍旧去爱别人,仍旧去爱这个深深伤害过自己的这个世界。

在这方面,我还有一个自己的习惯说法,叫做“常念一二”。今年我在各地与高校做报告,有些听众在结束后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写一句话,我经常写的,就是这一句:“常念一二”。为什么呢?就因为人们都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去如何面对呢?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常念八九”,我必须说,这也是中国的主流美学所自觉不自觉遵循的潜规则,遗憾的是,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将我们引入歧途。例如,英国人做过一个研究,喜欢写日记的人往往会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往往喜欢把日记当做出气筒、下水道、垃圾箱,例如鲁迅笔下的狂人不就在《狂人日记》里写了嘛?“赵家的狗何以又看了我一眼呢”?但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从此你也就越来越像一个出气筒、下水道、垃圾箱,越来越像一个坏人。大诗人苏轼有一次跟一个大和尚开玩笑。苏轼问,你看我像什么?大和尚说,我看你像佛。苏轼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吗?大和尚就很天真地问,你看我像什么啊?苏轼就说,我看你像一摊狗屎。当时,苏轼心里很爽,我苏轼今天占了大和尚的便宜。可是,他回家就跟自己妹妹苏小妹一说,苏小妹反而一声长叹,他提醒苏轼说,你的智慧哪里如那个著名的大和尚啊,他为什么说你像佛呢?是因为他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因此他看谁谁都是佛,可是你为什么看他像臭狗屎呢?因为你的心里充满了臭狗屎。所以,就是因为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才偏偏要去“常念一二”。

被美国人称为“心灵女王”的奥普拉,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说过一句话:

当你受伤,就去抚慰受伤的人。

当你痛苦,就去帮助痛苦的人。

当你陷入一团糟,惟一走出迷雾的办法,就是带别人走出迷雾。这个过程,让你成为团体的一份子。

这句话说得何等精彩,不过,我还想补上一句话:当你渴望得到爱,那么,就去帮别人寻找爱。而且,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常念一二”,其实就犹如储蓄,我们都会去储蓄金钱、储蓄财富,但是我们却很少甚至从不去储蓄美好的东西,很少甚至从不去储蓄爱。但是,倘若一个人在人生的爱的银行里从来都是零储蓄,从来都不是一个先爱起来的人,那么,他又怎么能够从丑小鸭成长成为美丽的白天鹅?要知道,“只要你在天鹅蛋里呆过,你就算出生在养鸭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安徒生为什么会是“安徒生”?答案就在这里。

二、     安徒生的童话是爱的童话

再进一步,正是因为“常念一二”,因为带着爱上路,安徒生的童话成为了爱的童话。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安徒生童话称作:“文学中的文学”。因为在他的童话里充盈着一种终极关怀,是爱的福音与爱的百科全书。

我们中国的读者往往喜欢说,安徒生童话是批判现实的,安徒生童话揭示了黑暗的丑陋现实,在我们中国的读者看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才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因此,就也把类似的赞美安在了安徒生的头上,遗憾的是,这完全全全的只是对于安徒生作品的误读。

安徒生根本就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家,因为他面对的不是什么“现实”,更不是什么“现实的黑暗”,而是“人性”,而且,他的立足点也不是恨,批判,诅咒,而是爱,悲悯和同情。

真正的文学作品是根本不存在所谓“批判”的。最伟大的作品肯定也应该是最没有仇恨的作品。真正的作品一定是充盈着生命的悲悯。它一定是温馨的,给每一个人都带去心灵的温暖,它只会让每一个人的心灵更柔软,哪怕是面对罪恶,也绝对不会让你的心灵变得更硬。

我必须说,安徒生的童话也是如此。因此,在他的童话里,并不存在“现实的黑暗”,而只存在——温情和爱!

也因此,安徒生所讲述的故事完全不同于中国人所耳熟悉能详的刘胡兰们的故事,也完全不同于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小兵张嘎们、潘冬子们的故事,更与剥削、压迫、反抗、暴力无关,没有“春天的温暖”,也没有“秋风扫落叶”的无情。但是,它却是真正的故事、爱的故事。它是“没有画的画册”,也是“光荣的荆棘路”。它的主题,就是——永恒的爱:《卖火柴的小女孩》写爱的幸福,《雏菊》写爱的感恩,《海的女儿》写爱的升华,《野天鹅》写爱的坚忍,《丑小鸭》写生命在爱中重生……

安徒生在其自传《我的童话人生》结束时曾经深情地说:“直到这个时期我的童话人生就是这么丰富,这么美丽,这么令人欣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就连恶也生出了善,痛苦也生出了欢乐。这是一篇我不可能做出的深邃的诗文。我感觉我是一个幸运的孩子!我这个时代的许多最高贵的、最优秀的人都十分亲切、十分坦诚地对待我,我对人的信任极少有失望的时候!那些苦楚、沉重的日子之中也有能生长出幸福的幼芽!” “在我们走向上帝的道路上,苦楚和痛苦消失了,美留下了,我把它看成是黑天空中的一道彩虹。”

请各位务必注意,“苦楚和痛苦消失了,美留下了”;“那些苦楚、沉重的日子之中也有能生长出幸福的幼芽”;“就连恶也生出了善,痛苦也生出了欢乐”,这就是安徒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也是一篇他始终觉得自己所“不可能做出的深邃的诗文”。

但是,对于我们,安徒生一生所写下的童话,却已经就是一篇“深邃的诗文”、爱的诗文了。

三、     安徒生的童话亟待重读

面对安徒生童话,我经常在想,在中国,儿童还是一个没有被发现的领域,尽管我们常常赞誉“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但是,我们却从来不是一个好的园丁。我们所喜欢去做的,就是把他们教会成为什么什么家,什么什么经理,什么什么接班人,总而言之,我们都是在教诲他们“成才”,但是,我们又在什么时候去教会过他们“成人”呢?我们关注的永远是“十年树木”,而不是“百年树人”。而且,我们连计算机的教育都要从儿童抓起,可是,爱的教育为什么就偏偏不去从儿童抓起?!确实,所有的儿童都需要补钙、补锌,可是所有的儿童难道不需要补爱吗?!

西方有个文学史史家说,安徒生是丹麦发现儿童的人,这句话无疑并不为错,不过,我始终觉得非常不够,因为,我宁肯说,安徒生是丹麦发现爱的人,也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发现爱的人。在他的童话中,爱,作为人生的真谛,在全世界不胫而走。“没有爱万万不能”,这就是他所要告诉世界的全部话语。

契诃夫这样说过:他希望“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点一滴的挤出去”,然后,“在一个美丽的早晨醒来,觉得自己的血管里流的已经不是奴隶的血,而是真正人的血了”。我一直觉得,这其实也就是安徒生童话的全部的存在理由。他期望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点一滴的挤出去”,然后,“在一个美丽的早晨醒来,觉得自己的血管里流的已经不是奴隶的血,而是真正人的血了”。

遗憾的是,安徒生所希望告诉全世界的话语,却一直被我们中国的读者拒之于国门之外。正如我在前面所已经剖析的,我们中国的读者甚至花了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都还没有读懂安徒生的童话。安徒生的童话,哪怕是到了今天,也还仍旧是一个亟待重读的童话。

雨果有一句话,一直让我感触特别深,他说:

他们在哪里?

那些沉默在黑夜里的水手和船长。

熟悉安徒生的人都知道,他自己也非常喜欢将自己比作在茫茫大海中乘风破浪的水手和船长:“我的整个一生中,无论是光明的日子,还是黑暗的日子,其结果都是美好的。它好像是在一条固定航线上向某个知名的地点进发——我在掌舵,我已经选择好的道路,而上帝掌管着风暴和海洋。”可是,我又不得不说,尽管安徒生童话都已经进入中国一百年,但是,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安徒生童话却还仍旧是“沉默在黑夜里的水手和船长”。而在中国,我们所能够采取的向安徒生致敬的方式,也唯有去重读安徒生童话。

还是那个托尔斯泰,他还曾意味深长地问过高尔基一个问题:“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十年前,我没读懂,十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

“十年前,我没读懂”,文学大师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唯一足以告慰世界的是,我们一定能够在十年后、五十年后、一百年后慨然宣称:“我终于读懂了”——“我们终于读懂了”!

而为了那一天的来临,在座的各位,让我们马上就开始——在离开报告厅之后就开始——去重读安徒生童话吧,这,就是我在这次讲座中想跟你们说的最后一句话


2010,12,25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