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微信

《寻找•苏慧廉》作者沈迦北京讲座:愿这本书成为祝福广传福音

作者: 王新毅 | 来源:基督时报 | 2014年03月28日 15:46 |

《寻找•苏慧廉》是一本2013年出版、引起许多关注与好评的非虚构类书籍,它讲述了一百三十多年前在温州和中国传教服事三十多年的苏慧廉的人生。

3月,这本书的作者沈迦来到北京讲座,与一些神学生和老师分享这本书诞生的来历以及那个时代来华传教士对中国的爱和奉献。他非常感恩这本书能够得到不少人的关注和褒奖。他说,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这只能是上帝的工作”。他也期待这本书成为一个祝福,在这个时代广传福音。

讲座中,沈迦回顾了自己写这本书的过程。他出生于温州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祖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很小的时候祖母就带他到一个很老的教堂,那时他只知道这是一个传教士建立的,但到底是谁并不知道。后来到2000年,他当时担任《温州日报》副刊编辑,要编辑制作《温州百年回顾》专版,在温州图书馆善本书库珍藏的两本英文回忆录中找到一张由外国传教士拍摄的温州老照片,这张照片勾连起他小时候对教堂及祖辈传讲的传教士故事的回忆。2006年定居加拿大后,慢节奏的生活让他决定开始查找这个对温州贡献巨大的传教士的具体资料。“神给了我足够悠闲的时间干这事。”他风趣地说到。

虽然他创办的学校和医院都已经过了百年庆典,但是温州关于这个人的资料只有一张模糊的照片,这张照片其实也来自那两本英文回忆录。“ 此前地方史上对苏慧廉的记载只有300字,这300个汉字是我们再怎么减也减不掉的,因为这个人对温州近代史太重要。我们的历史可以把他创办的教会以及教会有多少信徒抹掉,但他创办的医院和学堂的历史,怎么都抹不去。”

于是,到底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曾经做过什么?沈迦开始在国外查考大量文献资料,比如到家旁边的UBC大学的图书馆,“早饭后揣着太太做的两个馒头,晚上五六点才回来,”查考的大量英文资料成为这本书的基础素材。沈迦还去苏慧廉生活的每一个城市寻找,并采访到了50多位和苏慧廉有间接关联的人。

这本书从2007年3月的开始寻找到2013年3月正式出版,总共花了六年时间。沈迦他写了30万字还原苏慧廉,照片也找到近百张。“ 过去100年,对温州人来说,苏慧廉就是模模糊糊的,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个人变得很清晰。“沈迦说:”我希望尽我之力把这个人勾勒清楚。“

翔实的资料和非虚构的写法,为这本书赢得许多奖项,比如“深圳读书月2013年度十大好书”、“《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2013年度提名图书”、“《纽约时报》中文网2013年度十一本非虚构图书”、“《南方都市报》2013年度编辑部十大好书”、“《南方都市报》2013年度十大传记好书”、“《经济观察报》2013年度十大好书“等。

沈迦说: “《寻找•苏慧廉》原以为是本很小众的读物,它是讲述传教士的,本来关心传教士的就是很小众的群体,这还是一位到我家乡温州的传教士,我的家乡是很小的地方。而且我还特地运用了大量的引文与注释以示严谨,这会增加阅读的难度。今天的时代很适合读于丹《论语》之类的读物,但没想到,《寻找•苏慧廉》竟然受到不少人的欢迎。”“我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期待,本来只是期待很小众的一些人看一看,比如研究温州基督教的人看一看就满足了,但没想到,不少人看了,而且还得了好些奖,完全在我意料之外。”

“这是神的工作。我期待这本书成为一个祝福,在这个弯曲悖谬的时代广传福音。”沈迦说。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